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面向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国情国史教育的重要功能。针对教材内容、课程特点,建议采用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通过组建“个人-小组-自然班-大班”的教学主体、依托历史人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增强大班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0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等内容。《纲要》是一门史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亦旧亦新”“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层面”等特点,因此,如何实现和中学历史教育的有机衔接,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呼吁新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现状中存在“三大困惑”
  1.教材统编,内容存在“三大重复”,增加了授课难度。所谓“三大重复”,是指与中学历史知识的大面积重复,与历史题材影视剧的重复,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些章节内容非常接近,只是阐述角度不同。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部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史实没有新鲜感,甚至存在固有的偏见;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不感兴趣,缺乏共鸣;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沉溺玩手机等各种娱乐,对课程的讲授不关心。
  3.教学课时少与内容繁杂的矛盾。目前,《纲要》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只有32个学时,而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庞杂,分为上、中、下三编。尽管教材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但专题较多,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史论结合、体现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历史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大班授课存在诸多不足
  当下的中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100 人左右的大班授课。人数多、空间大,大班课堂教学在实际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如课堂秩序差、氛围凝重压抑、质量难以控制等。
  尽管从“05新方案”开设以来,很多教师进行了教学研究,但大多数教师还只是着眼于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运用专题讲授法、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红色经典”教育、讨论法、历史人物评价法等方法来改善教学的质量。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在我国学术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很多学者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构建了翻转课堂的不同教学模式,探究其本土化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基于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吸收翻转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学习,课上讨论”,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强化“以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大班混合型教学的模式。
  二、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
  吸收翻转课堂的优点,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促进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推广,最终增强大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是在大班授课的基础上,通过组建“个人—小组—自然班—大班”混合型教学主体,依托慕课教学资源与手段,以团队项目的实施为重点,充分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以推进实现大班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二)“个人—小组—自然班—大班”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
  《纲要》课程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辨别历史是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进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能力。通过组建“个人—小组—自然班—大班”混合型教学主体,依托团队项目,能够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提高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
  1.学生登录在线课程中心选择课程学习。在线课程中心由任课教师团队集体建设,依托在线课程网站,建设慕课。拍摄、上传教学内容的视频,建设在线测试题库等。学生在在线课程中心网站点击课程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由学生个人选择实施。
  2.每个班级组建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结合教师布置的团队项目开展团队学习、研究与实践。在团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组长作为第一负责人,填写团队项目实施表格,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课题讨论、分工与协作。每个团队项目都要有计划、有指导、有记录。团队项目包括两个。一是理论研究——历史人物评述。历史人物主要包括林则徐、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慈禧、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秋瑾、蔡元培、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分工,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相关历史人物的传记,搜集其著作、言论,了解同时代人以及后人对该历史人物的评价,最后得出小组的评价结论;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好发言讲稿,在讨论課的时候在课堂上展示。二是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家乡红色旅游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报告;家乡农民收入调查;宁波市历史遗迹调研;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实地考察;名人故居实地考证等选题。在确定选题后,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到相应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进而撰写调研报告、制作课件、准备发言稿,在课堂上展示和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学习者 大班 教学模式 混合型 中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