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通过对体育课程及体育教学的阐述分析,提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哪个能代替另一个,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体育 课程 教学 关系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研究长期受前苏联的教育学模式的影响,使很多人把体育课程和教学问题混为一谈,总是只谈教学内容而不谈课程,总是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研究体育课程,将教学内容来代替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模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
什么是体育课程?
首先,什么是课程?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它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从科学视角看,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因为二者研究对象及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种形式的课业及进程,后者研究教与学;前者涉及课程研制、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核心概念。而后者涉及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核心概念,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论研究从属于教学论研究,课程只是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来研究,忽视了课程研制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区别。教学论与课程论发展至今已是各自独立的学科,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如坦纳夫妇在《课程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一书中指出:“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奥苏伯尔在谈到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时指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也是如此,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虽相互独立,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既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他们之间又是有关联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不仅仅是平面的单向的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课程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它们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联系。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课程设置的好坏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有学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体育课。其原因是课程设置死板枯燥,种类繁多,而且为了达标测试,老师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冷下心肠,布置一些运动量大,重复性高,简单枯燥的练习,如此恶性循环,学生怎能喜欢,不喜欢没了积极性,又怎么能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下降了,不喜欢体育课了,这种情况来自多方面,但课程的设置占了很大的原因。学生们不愿意单纯的学习跑、跳、投。他们认为例如篮球运动就很好,队员在场上不停的奔跑,快速反击,即练了耐力也练了变速跑,长传,投篮练了上肢力量。同样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但却享受了运动的乐趣,有了锻炼的积极性。
当然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课程也非常重要,课程设置好了,再有好的教学,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造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通过教学交往传递信息、增进了解、交流感情,同时,在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人格力量的示范和感召下,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受到触动,从而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正确认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哪个能代替另一个,但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钱耀庭等.学校体育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Z].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
[2]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张学忠.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3.3.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西安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