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通过对《生态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以“预习-展现-反馈”三大模块为主体的教学及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生态学;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92-02
一、引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学》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關系,使学生掌握生物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和规律,并在掌握生态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开设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通过对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以及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真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生态学》的课堂教学呈现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体性逐渐丧失,缺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只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生态学知识丰富,基础理论多,该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而目前的教学重点只放在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上,没有重视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没有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真理和掌握规律。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和案例思考,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刻。
3.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课堂教学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探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考虑得很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差异,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4.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生态学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内容死板,仅仅以理论考试考核学生的能力,忽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提高。
三、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目前由于课时的限制,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开设的《生态学》课程还没有开展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可以按照生态学的等级层次进行组织,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系统生态学各层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加生态学实践教学内容。贵州大学目前正在实施三学期制,即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及暑期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三学期教学制度。生态学实践教学可在暑期小学期,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开展的其他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调查方法,数据整理和识别群落的知识,并结合实际了解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掌握实习地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征。通过对实习地区不同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组成和变化的调查,充分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含义,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深刻意义。教师还可根据实习现场的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实习的目的和内容,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结束后,学生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疑点难点反馈给教师并提交实习报告和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展现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2.改革教学模式。对于生态学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而在应用生态学部分和生态学实践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以“预习-展现-反馈”为主体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及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和个性化。微信作为智能终端,可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视频、图片和文字,并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精彩内容和链接。在“预习”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利用微信工具,设计制作微课或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将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发布给学生,包括微视频、案例讲解、练习题、相关会议讲座、专家博文链接等。
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记录下疑点难点,在完成习题之后可以通过微信群聊,和班级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答疑,对重难点进行深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实例分析,升华对具体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进行知识内化,紧扣教学目标任务,以学生为主角,分小组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后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然后通过“说、谈、演、写”等“展示”方法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的周密安排和互动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并且这种以教材为基础的拓展、演绎和提升,可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体会深刻,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深透。
在“反馈”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动态、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适当评价,对学生在微信学习平台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也要及时答复。此外,“反馈”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进行反思和总结,要突出对“弱势群体”的检查,通过学生间相互帮助和学习的方法。
3.改革考核方式。生态学是一种思想、一种分析方法和一种解决方案,仅仅以理论考试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达不到考核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要避免成绩由理论考试决定带来的片面性,克服单纯验证性实验造成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现象,要加大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考核成绩时,按照课堂表现与互动占10%、随堂作业和测试占10%、实习调查报告20%、期末考试成绩50%,另外,在课程考核中增加以课程论文研讨的考核方式,在成绩中占10%,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专注课程论文设计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最后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此外,课程论文研讨部分让学生也参与评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仅由教师打分造成的不公平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锻炼其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实践成果可在总成绩之后进行加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其中成果的创新性加1分,撰写和展示创新性成果加1分,申请有关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加1分。创新性成果还以可以作为学校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时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四、结语
怎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提高大学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是现代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充分利用和整合现存课程的网络信息资源,并不断建设和优化资源库,探索课程教学数字化发展途径,研究“翻转课堂”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将是今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基于“翻转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充分利用生态学课程网站等网络教学环境,结合“微课”设计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对于全面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则需要学校足够重视,教师全身心投入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黄振艳,乌仁其其格.普通生态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8):82-83.
[2]杨慧,徐慕娟,朱正刚.基于微信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护理管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53-55.
[3]梁娟,伍贤进.普通生态学课程考核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5,(10):123-124.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