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理论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以学科中心理论为指导、结合心理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导向,从宏观上把握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从中观上合理构建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科课上程,在组合方式横向组合与纵向组合相结合,做声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 学科从属 课程内容 课程组合
一、 声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研制的理论基础
(一) 学科逻辑为指导
课程的学科逻辑,是指根据学科内容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中心课程论的重要代表人菲尼克斯认为,唯有学问,在其本性上,才能勾陈最有效的教学所需要的有组织和有效的知识总体。声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研制的理论基础,以学科逻辑为指导,应该从它的从属学科和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出发,探究其课程结构理论及实践。
1. 声乐表演艺术的从属学科
“声乐表演”属于“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在音乐学所属的学科大范畴中,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包含了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音乐批评学、音乐史学等十几个分支。
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复合性质,它是由音乐学和表演艺术学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声乐表演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表演艺术学的分支,又具有一般表演艺术的共性。
2.声乐表演艺术的交叉学科
(1)声乐与声学。声乐与声学并不应该单纯的停留在人声的研究,则更应该综合乐律学、乐器发声特点、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戏曲等)混音特效等,帮助演员在声音表现能力上训练提升。
(2)声乐与生理学。因为演唱处于人的生命机体的协调运动。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解剖构造是创造新的艺术性发生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声乐生理学知识和训练方法,也就不能使嗓音得到健康的适应性的控制和创造。
(3)声乐与心理学。音乐表演艺术学与音乐心理学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高低、顿挫等实际上音乐表演的外在生理表现,其实是内心理情感的发挥。我们所谓的‘声情并茂’其实声指生理的外在表现,是音乐表演的艺术辨证观。
(4)声乐与教育学。在技术性的表演规律的掌握与训练方法的传授上必然离不开教与学理论的导向,它通过音乐表演艺术教育,才可能有效地培养音乐表演的艺术人才。
(5)声乐与表演学。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结合于脑力、体力、想象力、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声乐表演艺术与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服从于一定的审美意识,讲求美学原理。良好的演唱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是先天的好嗓音及与演唱相关的身体机能的敏锐性与协调性;二是后天的努力及训练。它要求演唱者不畏艰辛、长期磨练,甚至是终其一生不间断地学习来完善演唱的技术技巧;拓展心理文化结构,包括智力结构、伦理道德和审美能力;均衡人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促进联想与幻想能力的发展。
(6) 声乐与语言学。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民歌和民歌风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但是地方语与汉语普通话的总规律是相同的,因此用普通话来演唱也是行得通的。
(二) 心理逻辑为指导
课程的心理逻辑,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针对传统教育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主张。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布鲁纳的自我批判理论是心理逻辑课程结构设计的代表,又称为“情意教育论”。
人本艺术教育论认为,艺术教育的问题不是学生不愿意学习或缺乏学习潜力,而是在于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创作,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应当借鉴艺术教育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打造观察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科学体系。
心理逻辑为指导的声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组合方式上,结合学科逻辑指导的课程内容,遵循学生心理逻辑发展规律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二、 声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建构
(一) 中观层次
中观层次课程结构是指各大类课程所属具体课目及主题或活动项目及主题极其相互关系。中观层次的是指结构分别涉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等。
1. 学科课程
(1) 声乐与声学的相关课程
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计算机音乐制作、合唱、独唱、
钢琴基础、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等。
(2)声乐与史学的相关课程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声乐发展史、西方声乐史等。
(3)声乐与语言学的相关课程
正音与台词、外国语音(意大利语)、外国语音(德语)、外国语音(法语)等。
(4)声乐与民族学的相关课程
中国民歌概论、中国民族器乐、传统戏曲、地方戏曲等。
(5) 声乐与表演学的相关课程
表演(重唱)、表演(歌剧排演)、正音与台词、舞蹈训练(现代舞形体与舞蹈、舞蹈训练(民间舞)等。
2. 活动课程
实践教学、毕业展演、毕业实习等。
3. 隐性课程
学术音乐会、演唱会、歌手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音乐节等是声乐表演专业的隐形课程的最好表现方式。这样的隐形课程无形中影响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探究音乐技能,追求舞台表演艺术的更好演绎高度,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微观层次
微观课程结构主要指各单元、各学期、各学年教材极其相互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等。课程的形式与实质结构是相互联系的,形式结构决定了课程的外在表现,实质结构则在深层次上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导向和具体内容,才能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