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选课制度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 与高校学分制相配套的选课制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选课制历经数次的反思、修订和发展,已基本能够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的选课制还不够成熟,目前亟需突破发展的瓶颈,本文建议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加强对学生雇佣性的培养,从提升宏观视野、突出“三全育人”、优化课程资源、加强课程融合、厘清课程递进关系等方面构建新型选课制度。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选课制 学分制
  1 学分制条件下选课制度的发展脉络
  1.1 学分制和选课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已逐步被普遍采用,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国近一轮学分制改革自90年代末启动,历经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几个发展阶段,逐步成熟。相对于传统的学年制,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以指导性引导代替指令性命令,它以“学习自由”和“个性化培养”为指导思想,倡导自由的个性教育和人的个性自我形成的教育理念,具有选择性、灵活性、有效性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符合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培养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选课制是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制度,是选修课制度的简称,又称选科制( elective system ),它亦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分制的灵魂和本质所在。修得足够的学分是一种外在形式,而所选择的课程才是核心价值。如在学分制推行过程中,只采用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而没有完善的选课制度去体现学生自由的权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选课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进行自主选课,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一所大学、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选择,本身就折射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经常被人们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黑匣子”。①这个“黑匣子”是各种高等教育思想、模式与实践的荟萃之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②
  1.2 学分制条件下选课制度的发展
  正是因为选课制度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国外大学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围绕课程改革展开的,视课程改革为大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改革问题成为每次大学教育改革辩论的重点,并且,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特定的选课制度具体呈现。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研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期,也需要及时沉浸下来,审视形势,总结收获,反思不足,进一步探索未来的改革方向。
  1.2.1 国外选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选课制度也最具代表性,历史上历次重要的课程改革事件都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土壤。1828年,著名的“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提出共同必修课程(common subjects),为了维护古典学科在课程中的稳固地位,当时制定的选课制度目标是提供人们心灵的训练,培养有良好教养的人而不是专家。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提出自由选修课程(free electives),通过不断压缩必修课程,使哈佛形成了自由的传统和对学生的尊重的校风。于是,1870-1910年,这40年期间,美国大学盛行自由选修。自由选修制在拓宽知识范围、增加学术自由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混乱,例如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浅学现象”,以及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的丧失等问题。③1909年,洛威尔(Lowell)出任哈佛校长后,针对自由学分制实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取消了在哈佛推行了40年之久的自由选修制,创设了主修课程(concentration),建立了主修、分类必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他认为,“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什么都懂一点儿,而对有的学科要懂得彻底”。④和这种选课制度相配合,美国大学陆续创立优等生学习计划(honors program)和独立学习计划(independent study),设立概论性科目(the survey course),并建立住宿学院制和学生导师制(tutorial system)。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思想的指导下,选课制度不断发展和更新,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在此后的改革轨迹中,哥伦比亚大学于1917年推出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概念;赫钦斯(Hutchins)校长1929年在芝加哥大学提出建立以经典名著(Great Books)为特色的共同核心课程;1945年,柯南特(Conant)校长领导委员会推出了鼎鼎大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Report of the Harvard Committee),使通识教育发展为全国性的运动,成为美国数百所大学新的课程改革浪潮的主要推动力;此后,博克(Bok)校长和罗索夫斯基(Rosovsky)于1978年提出《哈佛核心课程报告书》(Harvard 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以核心课程取代了原来的通识教育;2002年,哈佛学院院长科比(Kirby)又启动了自1978年以来哈佛最全面的以“学生将成为怎样的人,他们离开学院后要过怎样的生活”为主题的通识教育改革;2007年,哈佛大学《全面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出台,以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取代原有的核心课程,重新建立了八大范畴的课程体系,更加面对现实、面向世界、强调时代变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特点。
  纵观美国选课制度的发展历程,美国历次课程改革的思想都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更是西方人主流价值观相互博弈、取长补短的结果。当前,美国高校主流的选课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了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an educated person)。与普通通识课程只注重人类共同遗产相比,核心课程强调的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在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更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及课程的整合。⑤第二,“分布必修”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思路。它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这种设计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相结合,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变化。第三,“自由选修”部分选课形式多样,选课自由度大。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择任意感兴趣的课程,学校提供的选课菜单也非常丰富。在自由选修计划中,学校只作一个总体学分量的规定,而不对学生选课作任何限定,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确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但同时校方对学生选课会做有效的引导。第四,无论何种选课设计,都更加强调大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综合性。其核心是要将现实中独立存在的学科知识要素联结成一个结构性知识系统(或结构性课程体系),以实现学科、社会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平衡。通过多方式、多维度、多层次的联系,使各种独立学科知识要素被整合成一个立体型的知识网络系统,使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适应现实要求的素质,更具有长远发展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选课 融入 职业生涯规划 理念 探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