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MOOC学习者自由对其持续学习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MOOC能否让学习者投入其中以实现其教育成效,关键在于学习者对MOOC的接受、使用和持续使用的意愿以及努力程度。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林(Jack W. Brehm)提出的心理抗拒理论,将感知稀缺性和感知缺乏控制两个变量引入到限制MOOC学习者自由与其持续学习意向的关系分析框架之中,并构建了研究模型。通过情境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127名MOOC学习者,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研究模型与相应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当MOOC学习者体验到较强的感知稀缺性与感知缺乏控制(即自由受到威胁)时,会增强其心理抗拒感,而较强的心理抗拒感会正向影响其对视频讲座的专注程度与持续学习的意向。
[关键词] MOOC; 学习者; 限制自由; 心理抗拒理论; 持续学习意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继元(1979—),男,江苏铜山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E-mail:wjy@cslg.edu.cn。
一、引 言
过去的几年间,在e-Learning的实践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创新,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当属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一个具体的新方案,就是日益普及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环境,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允许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参与,无须满足任何形式的入学要求,也无须缴纳任何费用。在此过程中,由于学习资源的易访问性和可重复性,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通常由学习者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有鉴于此,MOOC的出现被描绘成“教育界的一场革命”“为促进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MOOC的这些潜力已经或正在转变成现实。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集中在MOOC居高不下的退学率。现有研究表明,MOOC高退学率的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1)平台与课程的特点。平台与课程的知名度和开放性能够显著提高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的意向[2]。平台与课程提供的及时有效的教学支持、反馈与激励措施能够有效阻止学习者的辍学[3-4]。姜强等研究发现,MOOC的设计质量是提高完课率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其具体体现在关注课程内容的组织,提供符合学习者期望的信息架构,并且关注细节设计[5]。杨根福认为,MOOC的内容质量会对学习者的持续使用行为产生影响[6]。
(2)学习者的能力与水平。姜蔺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是完成课程的内在因素[7]。方旭认为,MOOC学习者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对MOOC的感知易用性就越高,进而其持续学习的意向就越强烈[8]。Freitas 和Barba等研究发现,如果MOOC学习者缺乏积极的兴趣、足够的动机和承诺,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则会影响其课程的完成,甚至发生辍学[9-10]。另外,MOOC学习者的学历(教育经历)、英语语言能力和完成率正相关[11-13]。
(3)学习中的社会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可以让MOOC学习者坚持学习,不仅提高了成绩[12],还有效降低了退课率[9]。张喜艳等的研究同样表明,进行有效的社会性交互可以维持MOOC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融入学习者群体,增加课程黏性[14]。还有研究者从MOOC学习者在课程论坛上的活跃程度出发,考察互动与完成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课程论坛上发帖和评论的数量[11,15]或活跃程度[4],可以视作MOOC学习者能否完成课程的显著的预测地。
虽然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者对MOOC的高退学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其中的某些观点或思路不乏真知灼见,但尚未形成定论性的观点,且许多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因此,仍然存在着在新的理论、新的视角下继续言说的空间。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聚焦于MOOC开放的本性与学习者的自由,并以美国心理学家布林(Jack W. Brehm)提出的“心理抗拒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MOOC学习者自由的调节变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操控”学习者自由的;第二,限制MOOC学习者自由如何对其持续学习意向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
二、研究模型与假设
为了寻求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首先阐释“心理抗拒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
(一)研究模型
1. 心理抗拒理论概述
1966年,布林在《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论[16]。简而言之,心理抗拒理论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自由?在这一理论中,自由不仅指行为,还指情感和态度。布林将“自由行为”视为一系列现实可行的行为,而且人们在从事这些行为时必须具备生理或心理上的能力和相关行为的知识。(2)自由是怎样受到威胁的?一般来说,自由受到威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部威胁,即由选择特定的选项和拒绝其他选项所产生的自我威胁;二是外部威胁,通常来自于客观情境因素偶然创造的对个人自由的障碍,或者来自于针对特定个体的社会影响的冲击。(3)自由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心理状态(抗拒)是如何表现的?当自由被限制或受到威胁时,个体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机状态,即通过行为或行动来保护或重获自由。这一心理状态就是抗拒,其过程大致是:对自由受到威胁或限制的感知→抗拒被激活→采取行动以减少或消除抗拒。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心理抗拒理论的大意,这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某种自由,如果这些自由减少或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会采取规避或对抗的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自由”[16]。不同于“酸葡萄心理”(即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心理抗拒会产生一种“飞去来器效应”①,从而增加受限或受威胁选项的感知吸引力(即禁食的果实分外甜)。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