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衔接。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制定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7. 087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3 - 0194(2018)17- 0218- 03
  1 前 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供给远没有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供给质量与人们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就必须改善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重复设置、不成体系的“单打独斗”现状以及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脱节的现状。因此,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标准相适应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本文以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分析了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制定课程标准。
  2 中高职衔接的财务会计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2.1 开展调研考察,确定职业标准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会议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方式,走访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地及周边地市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施工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50余家,了解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职业标准,为中高职衔接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分析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明确会计专业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为收银员、出纳、办税员以及小企业会计核算员;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税务核算、成本核算、审计稽核、会计主管等。通过分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定中职和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见图1。
  2.3 确定衔接课程,制定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的专业课中,将成本核算基础、财务基础知识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将中职的财务会计、税收基础、会计电算化基础与高职的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衔接。“财务会计”课程是核心课程,以“财务会计”为例,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标准。
  3 中高职衔接的财务会计课程标准制定
  3.1 课程目标的衔接
  制定课程标准的关键在于确定课程目标。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中职阶段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职阶段的课程目标是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强化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会计技能的训练,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结合。
  3.2 课程内容的衔接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和课程目标的要求,中职和高职阶段的课程内容可分为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投资等10个模块。具体如下:
  (1)货币资金模块中职阶段要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能进行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基本账务处理。高职阶段需要熟悉各类银行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和方法,能规范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能进行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2)应收及预付款项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能进行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核算;掌握坏账准备的核算。高职阶段需要掌握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的核算,能进行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的账务处理。
  (3)存货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和结存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高职阶段需要掌握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原材料发出计价的方法;掌握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的会计核算;掌握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理解存货期末价值的确定。
  (4)投资模块中职阶段不要求掌握。高职阶段需要掌握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能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持有、出售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5)固定资产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固定资产增加、折旧、减少的核算。高职阶段需要掌握固定资产的核算,能对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处置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6)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的核算。高职阶段需要掌握长期待摊费用等业务的核算,能对无形资产取得、后续支出、摊销、减值、处置和报废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能进行长期待摊费用等资产的账务处理。
  (7)负债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能对债券的发行、计息、偿还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高职阶段需要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和应付债券利息费用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等流动负债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进行非流动负债业务的账务处理。
  (8)所有者权益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的核算;会进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高职阶段需要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及留存收益的核算;能对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及留存收益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9)财务成果模块中职阶段需要掌握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及账务处理;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会对利润、利润分配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高职阶段需要掌握收入、费用、利润形成等业务的核算;能对收入、费用及利润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相关热词搜索:衔接 高职 职业教育 供给 视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