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和黑老大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女大学生和黑老大的爱情篇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

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现状

1.对爱情和学业的关系。调查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在对待爱情和事、学业关系上有了自觉意识和理智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女大学生虽然重视爱情,但是她们并不主张为了爱情而牺牲学业。

2.恋爱年纪低龄化。随着学生生理成熟期的提前,高中学生恋爱的数量已经较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健康的爱情可以激发恋爱双方专心投入学习,丰富感情生活;如果因为年龄太少,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甚至伤害双方的感情。

3.恋爱动机多样化。由于女大学生个人的经历及家庭情况的不同,她们的恋爱动机有很大的差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女大学生谈恋爱的数量多、但成功率低,究其原因,其中不乏一些学生并非为了爱情而恋爱。调查资料表明,女大学生恋爱动机多种多样,有希望感情上有所寄托的,有出于爱情为婚姻打基础的,有希望尝试恋爱滋味的,有借此了解异性的,有生活空虚寻找刺激的,追求时代潮流,有不谈恋爱怕被别人瞧不起的,有证明自身的价值的,还有因对学习失去兴趣,兴奋点转移及出于经济目的的等等。从调查的数据看,大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积极向上的,以追求美好与神圣的爱情为目的,但是也有小部分体现出对爱情的不负责任,她们过多考虑的是本人的内心情感或其他方面的需要,而很少把真爱奉献给对方。这样的恋爱是不稳定的,容易引起不幸和冲突,最终给双方带来极大的伤害。

4.恋爱行为自主化。在目前高校里,男女大学生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特别突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希望老师和家长过多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他们在恋爱观上,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点,崇尚自己做主,主张恋爱自由,强调自身的感受,期待打破传统的模式与观念。但因为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及事业未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这恋爱自主的过程中也会承受心灵或其他的伤害。

5.择偶标准多样化。人们选择配偶总是要考虑一定条件,如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性格特征、职业性质、兴趣爱好、经济状况以及体态容貌等等。在有关调查中,“请依次选出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问题中,调查的结果:女大学生的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依次是感情、经济基础、性格、共同理想以及人品。

6.恋爱观念开放化。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呈现日趋开放化的倾向。有关调查结果表明42.7%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恋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贞操观在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可以看到当代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西方性解放观念斗争的结果,使得女大学生的贞操观处于一种疑惑和矛盾之中。许多女大学生理性认识上觉得应该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所以在对婚恋道德尤其是性问题上女大学生存在着模糊认识。

二、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现状的成因分析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纯。”作为一名生理成熟的女大学生,每个女孩都曾梦想过美丽的爱情,期盼“邂逅”一个英俊潇洒、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宽厚又深情的男子,最好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长袖善舞,事业发达。然而现实生活毕竟不是童话,它受到方

女大学生和黑老大的爱情

方面面的因素影响和左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因素

(1)女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现实的需求

国际著名的女性问题研究专家、学者李小江教授认为,女大学生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

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从其自身因素来看,在这个年龄阶段,女大学生一般处往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心理逐渐平稳,感情比较真挚,爱情意识已经萌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践。客观因素方面,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和就业等都给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上现在的女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女,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这突如其来的新情况与新变化使她们情感上失去了依托。因此,为了寻找情感寄托,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关心,这部分女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

(2)女大学生个性意识的增长

大学生都是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考进大学。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而被压抑的青春期情感此时得到了释放,生活的诸多诱惑使大多数人跃跃欲试,尤其是她们大多远离家门,己经摆脱了家长的约束,自己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希望按照个人的意愿去生活。她们愿意与男性交往,所以很多女大学生在独立时代开始显示独立自主的个性和满足自我需求的强烈愿望,渴望情感的满足,渴望个性的张扬。

(3)女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恋爱在这个方面尤其突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她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的不正确的心理支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女生,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男性朋友。

2·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

①个性化取代社会化

迪尔凯姆曾经说过:“社会学研究方法要以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避免还原主义,即避免从组成整体的个体层次上解释。”对于女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也应当从社会层次面去寻找原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新的思想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恋爱观,有人把竞争、发挥主体意识等经济领域中的原则错误地渗透到恋爱、婚姻领域,道德的制约与情感的宣泄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近年来,社会多元价值观日益形成,人们都倾向于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去做事,自主意识增强,不想让别人包括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

②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了恋爱的快节奏

在当今竞争、进取的时代背景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的时效观念增强,反映在恋爱问题上“时间的考验”已不是衡量恋爱情感的试金石了。他们有情则爱,无情则散,毫不掩饰。

(2)国外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渗透

①不健康书报和影视作品的影响

不健康的书籍、报刊、影视、网络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直接的感官刺激,还改变了她们的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曾在一本叫《大失败》的书中指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地下流行的暴力、黄色音像,正在迅速动摇着人们的信仰,改变着人们的追求。”他说“音像传播比手拿炸弹冲进人群更易于被人们接受,而且更为有效。”

②受西方性自由和性解放观念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不断渗透,人们的价值、伦理、道德观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大学校园一向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一方面他们有着父辈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思潮的强烈冲击,倾向于追求更自由更个性的生活方式。处在青年期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已经具备各种条件承担成年人所能承担的很多事。西方思潮在多方面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恋爱心态,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恋爱意识和行为的开放,盲目追求所谓

“西方式”的恋爱,认为这就是“个人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随心所欲,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婚外恋及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和认可的女大学生基本上持这种态度。

③大众审美文化的偏差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整体文化无不影响到校园的局部文化。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原来被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传统道德文化渐趋弱化,大众审美文化出现了某种偏离,人文精神有所失势。目前大众审美文化正在由追求文化的严肃性向追求文化的“感官快适”方向发展,迎合的是大众的某种消费口味。大众审美文化的偏差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地震撼了校园文化的氛围。随之社会上的流行的许多思潮与不良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想不劳而获、贪慕虚荣以及“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冲击和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大众审美文化的偏差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为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创造了“适宜的生存土壤”。

(3)学校和家庭有关恋爱观教育的缺失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的第二家庭,而且是一个对学生理想、道德、情操、品质、作风等方面以深刻影响的系统,兼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熏陶和发展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中,爱情文化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当前大学校园爱情文化应是开明、健康、科学的,在这种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学校更是应义无返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行为与辅助引导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后女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女大学生恋爱行为与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其青春的特质、生理的变化、心理的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女生尝试着在大学恋爱,在她们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呈现的特点

1.情感性的需求

高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从人类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她们在生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加之学校、社会系统教育的引导,她们的心理也日渐成熟,从而对爱情有着正常的向往和需求,另外,个性意识,对爱情体验的渴望与好奇也使得女大学生在思想与情感上充满了对恋爱的向往。

2.积极性的促进

高校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秉持传统的恋爱观念,倾向于从同学、朋友慢慢相处成恋人,对爱人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为人,是否有上进心,是否有正直、善良的品质,这些女大学生的恋爱往往能带来较好的过程和结果,能在恋爱过程中控制自身的行为,在学习上、工作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思想上有良好的沟通。

3.盲目性的寻求

一些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从高中紧张学习的状态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的状态,一开始的不适应让人无所适从,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在空闲、无聊的大学生活中,在还没有树立大学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开始盲目的寻求情感的慰籍,遇到对自己有好感的或对自己好的男生,不能理智分析自身的情感需求,就选择接受,这类女大学生一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

么,生活过于随意,甚至对男女恋爱中行为的把控能力也比较弱。

4.幻想性的体验

高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是“90后”,正值青春的年华,对爱情充满幻想与渴望,偶像剧的追逐让她们多了很多对爱情的向往,于是,在大学里,一些女大学生就开始带着幻想体验爱情,在她们看来,恋爱是浪漫、美好的体验,是纯粹无暇、无忧无虑的美好过程,但当她们处在恋爱中,就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性格、兴趣及观念不同会产生各种矛盾,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不快,最终导致争吵或分手。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恋爱让一些女大学生只注重精神慰籍而缺乏爱情责任意识。

5.冲动性的崇拜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即个人的认知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高校的女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似,当看到周边的同学或朋友都开始恋爱时,心底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与相同命题的渴望驱使着她们崇拜的冲动,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因为想恋爱所以恋爱,步入恋爱的圈子。

6.利益性的追求

因为成长环境和思想观念所致,一些女大学生对恋爱进行了功利化的塑造,把恋爱当作某一目标的跳板,她们认为有力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自己未来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通过攀附高枝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功利性的恋爱追求缺失了真善美的爱,也让女大学生缺失了提升自我的思考与动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在恋爱中如何达到目的的伪装与应付中。

二、高校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了诸多的特点,身处象牙塔中的女大学生恋爱行为普遍比较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女生在恋爱思想与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沉迷影响学业

有些女大学生崇尚恋爱至上的理念,将恋爱视为肯定自我的一切,享受恋爱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与慰籍,希望课余时间都能和对方在一起,过度沉迷于恋爱中不能自拔,整日思忖着如何浪漫,一旦遇到分手的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2.恋爱受挫导致失常

在恋爱过程中,有部分女大学生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争执,不能很好的调适自己的状态,导致情绪低落,反复无常,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大学生活,有一些女大学生不能忍受对方提出分手的决定,情绪异常激动导致失常行为的发生,如自残、自杀、酗酒等,如2010年10月某高校在一女生因感情受挫跳湖自杀。心理学专家陶云曾说:“据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很多,而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而轻生的占了75%。”

3.恋爱导致交往缺失

过于注重与男友的相处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忽视与同班同学、同性朋友的相处,在人际交往方面欠缺主动性,久而久之,就缺少了周边的朋友,当恋爱不在或者不再恋爱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朋友可以诉和分担,导致失落情绪的叠加和蔓延。

4.功利观念导致分歧

功利化是有些女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将恋爱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阶梯,通过不断的讨好和迎合获取对方的心意,这种恋爱往往让女大学生丧失个性,一味求全,甚至伪装自己,在没有自我的恋爱中,迟早会出现问题,如若对方发现她对自己的好仅仅是出于利益所求,那往往这段感情会无疾而终。

5.行为大胆形象受损

有一些女大学生大胆开放,和男友相处不分场合,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亲热举止,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女生而言,这种形象的否定就等同于对她整个为人的否定,更不用谈在学校的个人发展了。

6.两性生活影响身心

开放型恋爱观让现如今的女大学生追求个性,享受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直接表达,一些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两性问题,对于对方的需求不能拒绝,觉得有性的恋爱才是有爱的爱情,于是,一些女大学生过早的偷吃禁果,在不知道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情况下,出现怀孕、流产、妇科炎症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思考有效引导的教育对策

1.加强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引导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宣传媒体、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手段,在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大学时光吸纳知识、增长才干,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恋爱,提倡慎重的选择,提升责任的意识,摆正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女大学生自尊自爱,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影响。

2.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的校园活动

高校应着力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各项校园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女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女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展大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学业生涯学习培训,帮助女大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上。如一些高校开展的女生节,会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女生的小贴士、风采展、服务资讯等,有效的提升了女生的被关注度,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爱意识。

3.开展女大学生的系列礼仪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可以开展中外礼仪文化等有独特文化底蕴的知识学习,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注重言行举止的文明。通过系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恋爱观,时刻注重女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得体的行为、应有的德行会教会女大学生适时而为。

4.加强女大学生的青春知识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的青春生理、心理知识教育,虽然现今网络发达,很多知识学生都可以从网上得知,但处于恋爱中的女生往往缺少理性,很多都是冲动而为,高校应通过邀请医生专题讲座、班主任会议、女生会议等途径传达相关的知识,应坦诚的从专业的角度和女性自我保护的角度去谈,也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导师团培养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宣讲一级一级分层分类的去影响其他学生。

5.成立女大学生关爱服务中心

目前,高校大都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针对的群体泛泛,很多学生理解为心理有疾病或有问题的人才去咨询,因恋爱问题受挫自主去心理咨询的女生不多,何况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一般没有针对女大学生生理知识的供给。高校针对女生设立的关爱服务机构很少,因此,设立该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女大学生关爱服务中心可邀请专业的女性医务工作者和心理专家一并工作,开设电话专线和网络匿名咨询,做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服务,也可设立女大学生关爱服务专题网站,及时上传一些女性知识,宣扬健康向上的交友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普及,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恋爱观,引导更加正确的恋爱行为。

女大学生和黑老大的爱情篇二:当代女大学生恋爱问题现状调查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报告

---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

□熊润青(教育科学学院1202班)

【摘要】本报告主要考查的是当代女大学生恋爱问题,立足问卷调查、访谈,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恋爱 恋爱动机 恋爱行为 环境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在校女大学生人数的日益攀升,尤其是师范院校,这一高学历和高素质特殊群体的恋爱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其中的一员,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分析,目前在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她们对爱情的不同体验、不同选择直接关系到自身发展及校园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导向。因而,能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校大学生对恋爱本质、择偶原则和标准、性行为以及恋爱行为和消费的认识与评价,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的具体体现,将直接影响其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及身心健康成长

二、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探究其在爱恋中的种种困扰。

2、在找出现代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 策。

3、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调查对象:湖北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在读女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我们小组共十个人,先后经过了三次集体讨论,拟定了问题的四个维度,围绕四个维度分别提出几个问题,问题的选定,在最后对问题的修改与完善。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我们将调查小组分为三个组分别对文科,理工科,以及文体科进行问卷发放。

2、访谈法:为了使访谈取得更好的效果,先由本次所有调查成员共同讨论通过后,拟制了一份有十个问题访谈提纲,并且对在校的几名女大学生进行了直接访谈,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四)调查过程:

(1)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65份问卷,回收265份,其中我们对大一至大四的学生都进行了调查,大一72份,大二73份,大三75,大四45份。

(2)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整理相关文字资料

(五)数据分析:

我们主要从四个维度,我们将问题选项定为统一的“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的五个不同程度的选项,使问卷更加的简洁明了。如表1

表1

现在我们分别展开论述:

1、恋爱动机:

我们对恋爱动机设置了六个问题,在整理问卷时,我们发现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单纯性:在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谈恋爱主要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两人可一同为了未来奋斗)中,高达66%的女大学生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可见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都十分的单纯与崇高,并不是因为空虚无聊而就随便开始一场恋爱,她们希望在恋爱中也同样可以取得进步与提高,如图1。

图1

(2)模糊性 :在2、3、4、8题中,女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选择都是一般居大多数,说明这些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恋爱动机没有明确的定义与界定,她们对恋爱动机的意识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并不知道因何而恋爱,或者为何要恋爱。或许当一段恋爱即将来临的时候,她们会因为动机模糊而变得摇摆不定。

2、择偶标准

(1)学历:在校女大学生大多数对于学历并不是那么看重,有36%的女生对“我只能接受与我同等学历或学历比我高的伴侣”持一般态度,还有21%和16%的女大学生分别选择“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就证明了男生的学历高低与否并不能影响女生对于伴侣的选择,女生可能会注意到伴侣身上其他的闪光点而不是学历。

(2)相貌:绝大多数在校女大学生对于男生的相貌还是比较比较看中的,在对问卷的结果分析中,发现45%的女生对于回答“我在意另一半的长相”的选择都是“一般”,还有33%的女生选择“比较符合”,甚至还有8%的女生选“非常符合”,这就证明了大多数女生都会在意男生的相貌,有一点“外貌协会”的倾向,这些女生在择偶标准上比较注意男生的外在,有的女生将伴侣的外貌视作择偶的绝对因素。

(3)物质条件:在校女大学生一般都处在无拘无束的校园环境里,她们的思想都比较单纯,没有面临经济的困扰,所以许多在校女大学生对伴侣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相当看重,有51%的女生选择“一般”,还有的女生根本就不看重男生的家庭条件与物质条件,24%和5%的女生选择“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有可能就是大学里的恋爱都是比较单纯的恋爱的原因,因为没有掺杂经济因素和家庭及社会因素,而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就是

大学里的恋爱为什么在毕业后都面临分手的原因,因为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撑,恋爱关系可能难以再维持下去;当然,也有18%的女生比较看重对方的家庭条件和物质条件,她们考虑的问题比较现实,在择偶标准上对伴侣的经济要求比较高,可能在开始一段恋爱时,她们先要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如图2。

图2

(4)异地问题:大多数在校女大学生对于异地的问题没有概念,很多女生觉得伴侣及时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也没有关系。因为呆在大学的校园里,很多女生都没有面临异地的问题,所以她们对于异地恋这个词体会得比较淡薄,很多现实因素也没有考虑到择偶标准里面。

3、恋爱行为

师范学院的女大学生对于恋爱行为都比较慎重,很多女生可以接受与伴侣拥抱、接吻,但绝大多数女大学生都不接受与伴侣发生性关系或者与伴侣同居,说明师范学院的女生对于恋爱,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她们的思想都比较纯洁和单纯。

4、外部环境

大学生的恋爱关系比较不稳定,或者说容易破裂,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恋爱会缩小自己的朋友圈,或者会因为伴侣打游戏而影响彼此的感情,并且还有很多女生会因为来自家人或者朋友的舆论压力而与对方分手,所以大学生的恋爱关系一般都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大二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因为空虚而爱。

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二)好奇心较重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三)不注重恋爱的后果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四)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五)物质至上

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

女大学生和黑老大的爱情篇三: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情感特征分析

恩格斯曾把人的心理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女性的心理活动则是花中之冠。女性心理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比男性富于感情。这是因为女性的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兴奋性,对任何刺激反应都比较敏感,无论是愉快的,或是厌烦的,都会通过表情和姿态表达出来,如脸红、哭、笑、发怒、喊叫等等。女性最容易接受暗示,各种形式的催眠术对她们容易成功,因此女性常被迷信活动所迷惑。女性因其母性本能,多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她们往往在慈善事业的和人道主义活动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女性的弱点是脆弱、胆小,藏不住话,做事不敢冒险,好背后议论人。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犯罪明显少于男性,一般估计为1:6。但有时妇女一旦成为罪犯,其情节往往极为凶恶、残忍。

爱美是妇女的天性。她们举止文雅、娇柔,在社交活动中最受人爱慕。她们的形象思维强于男性,适于从事音乐、戏剧、美术、舞蹈,唱歌等艺术工作。

女性的虚荣心和自尊心较强,不愿意别人说她的短处,对伤害过自已的人往往耿耿于怀。一旦做了伤害别人的事,心后悔,但不愿意公开道歉。现代化的家庭,女性由从属地位变为主权者,丈夫对她言听计从,往往使一些女性产生自我优越感。如果她们自不量力,对丈夫示全责备,势必影响夫妻感情。因此,现代女性更就注意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经常有学生来心理咨询室问我们,老师,为什么好多女孩子一进大学就开始找男朋友?你说我们现在能谈恋爱吗?

一、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原因:

1、生理成熟;

2、高中阶段的压抑;

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

4、环境的影响;

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

6、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

二、女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2、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相关热词搜索:女大学生 黑老大 爱情 东北女黑老大 纹身女黑老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