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第一部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乡村爱情第一部篇一:乡村爱情

从《乡村爱情》看乡村类型剧热播的背后

摘要:近几年来,偶像剧、古装剧、都市剧热播风潮过后,央视以及地方电台刮起了一阵乡村类电视剧的风暴,特别突出的是以东北农村为题材的电视剧,除了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所带来的机遇外,此类电视剧在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也是其热播的重要原因。这里我们以《乡村爱情》为例,分析乡村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Abstract:In the rencent years,after the hot current play of idol drama,custoum drama.city drama,CCTV and local TV blowed the wind of playing country drama,especially,the northeast country dramas,except the opportunity that the national policy incline to country has brought.The unique of this drama and change of audience’s mentality are important reasons.We take <country love> for example,analyse reasons of hot play of country dramas. 关键词:乡村电视剧, 乡村爱情, 热播,原因

近几年来,偶像剧、古装剧、都市剧热播风潮过后,央视以及地方电台刮起了一阵乡村类电视剧的风暴,特别突出的是以东北农村为题材的电视剧,据央视索福瑞调查,《乡村爱情》的收视率在黑龙江是20个百分点,辽沈地区是10个百分点,南方是5个百分点,在重庆地区排在各电视剧的收视第一位,已超过当年播出的《刘老根》创出

了一个新高①。

一、我们以《乡村爱情》为例来分析一下此类剧热播的原因。

(一)、首先,乡村剧的成功制作渗透着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内容和思想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农村生活。

一部剧的创作必须跟随时代潮流,也就是说一部剧的成功不可能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是支配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思想的观念和表象的体系”, 阿尔都塞敏锐洞察到意识形态表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结构和主体认同活动,意识形态并不直接反映现实关系,而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体验和想象,而这种体验和想象又会通过一种混杂的意识形态表象呈现出来。放在社会结构当中去理解。我们看《乡村爱情》这部电视剧尽管向我们展示的是社会某一阶层(农民)的琐碎生活,但其文本的构建也在有意识地渗透着主流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一切大众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服务,因为这不仅为电视制作者和作为消费者的电视受众之间提供了共同点,也为不同群体之间的观众提供了共同点,使他们之间的分歧降到最低限度,我们知道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近两年是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希望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的,,所以电视节目在制作时特别是对于在自然状态下就贴近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就不可能不考虑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在该剧中,虽然拍摄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但经济文化建设这条主线始终是鲜明地贯穿其中的。情节展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在语言、行为、服饰、居住条件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和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所积极倡导的,也就是说,《乡村爱情》剧,成功播出的大前提是它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乡村爱情》所构建的文化框架与其受众的文化层相吻合,由于这种吻合性,受众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就拥有了一套文化能力,因此便会采取倾向式解读的方式。霍尔将受众的“解码”方式分为倾向性读解、协商式解读、对抗式解读三种,而文本与,众的文化吻合度是关系受众采取哪种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一部电视剧的热播我们都不能将原因简单地归于电视文本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研究这部剧背后紧密相关的文化层,受众在这里所处的社会位置以及他们本来具有的文化框架和文化形态决定了在面对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众多电视文本选择哪种进行接触。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并不是处于“文化赤裸”状态——他们在接触和思考这些文本前就已经有了自身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框架②。也就是说文本所构建的文化框架与受众所具有的文化框架有一定的一致性,接受者往往在感知到某一文本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与生活实践与自己多具有的文化符号和心理特质相似时,他就会积极地去接受。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红色经典受中老年人的欢迎,现代都市剧受到青年人的青睐,乡村电视剧容易被农村受众接受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接受模式,因为文化符号和文化框架在某一人群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不同团体中的文化是相互交织的,并且由于异团体中的文化与本团体中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一个团体的成员可能更愿意去接受另一个不同的团体文化。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某一文化团体的成员总是趋向于共同的文化取向。《乡村爱情》这一类型

剧,由于它所定位的受众比较明确,而且同时受众的文化框架文本构建的文化框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乡村爱情》构建的是农村文化及农村生活实践,这与它的巨大多数农民受众是一致的,那么在进行解读时,受众就具有了解读的文化能力,这种文化能力包括深刻理解文本以及构建文本的常规,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运用与节目有关的文本体验和社会体验,它还包括这两种体验之间不断进行的微妙调整与再调整③。

(三)、传播环境为农村题材剧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里我们说的传播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国家正在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更加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基于农村和农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鲜的资讯。农村剧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因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而受到国家和传媒机构和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其次,受众需求环境也是导致其热播的原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他们需要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同时也关注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四)、文本与现实具有很大的接近性,可读性强,同时又高于现实,观众又有期待性。

电视剧作为一种客厅里的消费,本身是很家庭化和生活化的,迈克尔.奥肖内西指出:“电视必须跟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包括现实生活和想象中的生活,如果电视中看不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愿望及梦想,那么电视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④作为乡村剧的受众平民化更是

明显,他们的生活更为现实、琐碎,因此乡村电视剧在构建时如果要被受众所喜欢就必须还原生活,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提供给受众一个亲切、自然的乡村生活,这就是文本的接近性对受众的吸引,《乡村爱情》这一文本就充分体现了文本接近性的成功,同时我们讲电视剧也是一种艺术,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地、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电视文本与现实生活的接近性不可能等于百分之百。如果电视剧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那么它对受众就没有任何新鲜感和吸引力,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也是一样,它的创作一方面必须让受众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又能使受众感觉到高于生活的成分。我们看《乡村爱情》的语言是朴实的农村人说出的话,但又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特点渗透了幽默的成分,虽然场景设置都在象牙山的乡户里,但又不完全展示农村生活的无趣,而是通过爱情这一展示美的主线来表现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五)、从内容分析看,《乡村爱情》成功要素的构建。

(1)平民化、通俗化同时又带有艺术性喜剧色彩的个性化语言。在以往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影剧、电视

乡村爱情第一部

剧中,语言通常作为故事和情节发展的台词出现,也就是说它作为辅助因素出现,而在情景剧中,语言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它就成为重点突出的一部分,是整个剧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组成部分,比如说《家有儿女》这样的情景剧,由于故事情节性不强,剧集都是琐碎生活的情景,而且场景设置比较单一,剧本所表现的形式比较单一,那么细节的刻画就比较重要,《乡村爱情》作为乡村剧,它的场景设置也比较单一,整部剧几乎都集中在象

乡村爱情第一部篇二:乡村爱情经典台词 [1500字]

乡村爱情经典台词

乡村爱情第一部经典台词

王木生:我一闭眼就是王小蒙,一闭眼就是王小蒙

刘英说赵玉田:你长的跟虾耙子似的,

刘英:看你拿的那一把干巴花吧,噶啥去啊

永强姐夫对他老婆下跪忏悔时说的“我对着管灯发誓”

刘能:“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

大国看到王小蒙时说的:这哪是人啊,这是神啊!

谢广坤对齐镇长说:你吃我家多少只鸡了??快一车了??

王木生: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

谢兰:你们学校那女老师要二年不生,永强就二年不用上班了呗

大脚:我保证给你们介绍一个好对象。

大拿:你埋汰我呢啊,再咋地我们爷俩也不能用一个对象啊

人呢--

大拿:你说人家都不同意了,你想你人家谢大脚儿干什么玩硬儿? 木生:你。。你。。。想谢大脚了,是不是!? 王木生:在家看张柏芝好不好啊~~~ 别用这个咱有金砖 王木生看电视流着泪说:太感人了-------- 王大拿听大脚电话准备关电视,王木生紧张地说:干啥玩意儿,正感

大拿:你谁啊?

谢大脚:我是谢大脚!

大拿:多大脚?

范伟扮演的王木生对他爹赵本山说:“五十五的都光棍我三十五愁啥!”

村主任长贵口头禅:“事就是这么个事,情况就这么个情况!”

谢广坤要把永强从小蒙家叫走,每次必说:“永强,电脑还没关呢啊!”

李大国的自我介绍:“李大国,城里人儿,现在在刘一水的养殖场担任一个重要职务——司机。”

执照该换了。”

长贵在谢大脚的小店被人看见,怕被人识破私情,一次次说:“你这个王木生: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什么非得把有夫之妇找。 要形象有形象要个头有个头,不就口齿有点问题吗? 刘能问大脚:昨晚你和李福睡的? 大脚:没有,他走了 刘能:那长贵来了吗? 大脚:来了 刘能:哦,你俩在一起住的

乡村爱情第一部篇三:乡村爱情故事剧评

乡村爱情故事剧评

毋庸置疑,老赵最近有些不招人待见,先是春晚的《捐助》,然后《乡村爱情故事》。其实,对老赵,打从有了网络后,对他的争议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一个演员来说,在中国能受到如此“高规格”待遇的人还真不多见。至于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有话要说,“人五人六”就不赘述了。但就《乡村爱情故事》而言,凭良心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上乘之作。该剧一如既往地秉承了老赵的喜剧风格,那就是“俗”。但老赵这次俗得有道理,俗得有理由,而且俗出了严肃,俗出了咱们嘴脸,更俗出了咱们的痛处。它像一面镜子,它让咱们看到了咱们自以为很骄傲其实已经腐烂不堪的东西。作为一部文化载体,其对中国社会之意义绝不会低于任何同时代的文化产品。原因如下:

1、绝大多数的男人在对待感情问题上都是端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而且自作多情。 谢广坤和上海杨总照了一张像后对杨总是念念不忘,回到家后对妻子是左看右看都不顺眼;中心小学对面的商店的老板在和皮校长的老婆一次交谈后也是邪念顿生,猥琐之极;刘大脑袋更是明目张胆,设法将家里的水果偷给谢大脚吃;赵玉田见异思迁、皮校长心怀鬼胎无不证明了男人的这种本性。在当今包二奶、小三、偷情、插足充斥着你我眼球的社会里,我只能说那些貌似看起来很美的人和文化是多么的可笑。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装下去么?

2、极端地自私和拜金主义

刘能借女儿怀孕收礼(这当中都是因为谢广坤买车得瑟造成的)、尤其是刘能多次让媳妇赶走在自家“白吃白喝”的郎中充分说明了这点。很多人对这些都不理解,认为是编剧瞎编的。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人非常多,尤其在农村,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就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表面上跟你很亲热,实际上你在他家吃一顿饭他就要算计得与失。

3、亲戚与亲戚并不友好

《乡村爱情故事》在这个问题上到后来是做了一些让步,我认为这还是出于和谐的考虑。关于亲戚与亲戚之间的关系,我想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就说我几个表哥吧,他们都在杭州做生意,平时相互攀比很严重。一次我问其中的一个会不会一起回家过年,他说算了,别到时回到家喝酒话多打架。总之,一言以蔽之,亲戚与亲戚之间尚且如此,刘能与谢广坤的那些琐事算个什么呀?

4、人的虚伪到了极致

有人说谢广坤买车显摆不现实。我只能说你是在北京。

中国的第一生产力要我说既不是科学文化也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邻居的目光。试想,有多少人买车不是因为邻居买车了?有多少人买房不是因为隔壁买房了?有多少人考大学不是因为别人考上了?现在包二奶也都比着来,你五个那我就十个,就是掉脑袋也在所不辞。刘能和谢广坤争主任,到后来刘能当上了而谢广坤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要自杀的样子不正将咱们的那些“底子”晒出来了吗。只不过咱们争的可能是经理、局长啥的,格调似乎要高一些,但道理《乡村爱情故事》说得似乎太明白了,让咱们含蓄已久的心一下子无法接收罢了。

5、嘴上输赢胜过一切

《乡村爱情故事》中,最常见的一幕就是刘能和谢广坤斗嘴,斗嘴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斗嘴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都十分在乎斗嘴的结果。现实中的国人难道不是这样吗?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咱在别的地方可以让步,但在说话的问题上就非得分个高低。而且喜欢话中有话、指桑骂槐,要是某一句话被人反驳了,即便是狡辩,那你也是彻底输了,甚至还可能成为笑谈。看电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每当听到说某外国人被咱一句话驳得哑口无言时就觉得堵得慌。

6、目光是短浅的

谢广坤总是希望儿子永强去山庄打工当副总,谢广坤认为,读书就是找工作,读书就是脱离农村,所以他对儿子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也不支持。像这种现象还少吗?我想看我帖子的你也许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即使在城市,持有“读书无用论”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天知道,我无话可说。

7、40岁以上的男人大部分不诚实,不敢承担责任。

《乡村爱情故事》已经将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我就不多说了,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在心里过一遍你周围的人。

8、男人的小肚鸡肠折射出女性的伟大

刘能的老婆、谢广坤的老婆、赵四的老婆、王老七的老婆也许长得不漂亮,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们刚毅大度任劳任怨的性格无不彰显出女性的平凡和伟大。相反,象刘能、赵四般的因为一点小事就怀疑妻子的人格的男人就显得很小肚鸡肠。现实中,这类人大有人在,这主要表现在男人比女人小气,男人比女人脆弱,男人比女人软弱。我想这些跟儒家思想有关系。自古以来,中国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一直笼罩在国人头顶上,或许这些思想在封建社会是可以接受,但随着海外文明和科技发展,这种思想就成了诟病。相反,一直处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妇女练就了世人都为之倾倒的刚毅坚强的性格,无形中男人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有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所以生活中难免会表现出不如女人的一面。中国妇女的可贵之处还远不止这些。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家庭,即便是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妇女不但要承担着所有的家务,还得承担着丈夫富裕后出卖自己的风险。这不正是我们周围的亲人吗?只是咱们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罢了。

9、忍和懦弱没有界线

谢广坤送了无数只鸡给齐镇长,但齐镇长就是没有给谢广坤办事,最后谢实在忍不住,说出了平时不敢说的话,甚至要和齐镇长断绝关系,齐镇长这才良心发现,麻溜地让谢的女婿如愿当上了中心小学校长。而长贵则不然,因为平时在齐镇长面前唯唯诺诺,一副孙子模样,最终导致女儿差点被王天来挤走,自己还得重新回到象牙山兼职村主任。现实中,尤其是某些乡干部,官僚作风严重,那种高高在上的思想一直存在。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父母,农民是儿子,所以即便是按章办事,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做好事,农民就该欠他的,所以说话办事很难从别人的角度考虑。对待这样的干部,就应该像谢广坤一样点破他,不给他面子,打破他自己为自己设计的光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回到公仆的身份。话说回来,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中估计是没有人敢这么做了,大家能做的只有一个字,忍。还有赵四,自打在上部戏中被刘能打败后对刘能是惟命是从,观众很难看出这种心理是出于忍还是害怕,而这种心理国人普遍都存在。

10、人应该学会不计前嫌

《乡村爱情故事》化解矛盾的方法基本上就是不计前嫌。比如赵四刚和刘能打完仗,没过多久两人又情同手足。刘能跟谢广坤更是,这边刚吵完,转身又和好了,跟小孩子一般。这与中国人的性格是不相符的。国人喜欢记仇。当面打不过你,但事后很难说不会报复你,更别说转身就和好如初了。在一些影视剧中,那些反映世代不友好的家族相斗的故事屡见不鲜,现实中,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动刀子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充分表明有些国人心胸十分狭隘。而《乡村爱情故事》的主角看起来不够大气,但那些孩子气表明他们的心胸又是宽广的。当然,作者这么处理肯定不是为了和谐的目的。不管怎样,如果国人都有《乡村爱情故事》角色那样不计前嫌,转身如初的孩子气,我想这个社会即便是吵得不可开交,那也是很有趣的。

11、功过得失两重天

刘英因为误认为自己怀孕而在赵玉田家理所当然地坐享清福,赵家也认为刘英怀孕而自

愿为其效劳。后来东窗事发,刘英立即被打入“冷宫”,不但要干活,还要帮赵玉田洗脚,前后生活对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看起来这种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好像只有《乡村爱情故事》里才有,其实不然。我老家有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可以说两个儿子都十分懂事,也非常有出息。后来大儿子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而二儿子没考上。开始,父亲十分喜欢大儿子,觉得大儿子为他争了气,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大儿子。二儿子受了冷落便出去打工。几年后二儿子开着车回来了,可想而知他的父亲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慢慢地又开始喜欢二儿子冷落大儿子。因为这几年大儿子在农村中学教书跟种田没有两样,那种刚考上学堂的自豪感在清贫的日子里消耗殆尽。后来大儿子在冷落中离开了家也离开了学校,至今没有回去过。我想说的是,“刘英两重天”现象在农村很普遍,这重样是一种陋习。

乡村爱情的故事到今天已经拍摄了四部,几乎保持了完全一致的水准,这当然可以证明创作者与乡村故事之间的极为贴近的关系,那些故事如同一粒粒瓜子,源源不断从他的裤兜里掏出来,甚至没有哪怕一点可能掏完的迹象。作品当中随处可见的那种从容不迫的节奏,让你不得不相信,只要愿意,这个故事可以永远这样讲下去。还是那几个人,还是那个小村子,还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他们偏偏还是能讲的那样津津有味,这有点像是种庄稼,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四季交叠之中一年又一年重复着,生活原本就是如此,他将你纳入到固缓缓敲响的节奏当中,慢慢的体味安于现状的乐趣所在。所有的喜怒全都可以熬进稀粥,所有的哀乐都可以变成酸菜,再悲催的结果也无非是柳荫下的一盘死棋,过路的看客沉溺其中,半晌过去抬眼一看,下棋的人早已走了。这无疑是种难得的境界,看透了那些大喜大悲不再纠结孰是孰非,只是心安理得跟你唠两段家常,他那里尚在不动声色,你这边早就不禁莞尔,在电视荧屏上,你目睹的不是乡村爱情交响曲,是中国乡村智慧和幽默在现而今的最高形态。

可乡村爱情交响曲中的乡村又是极不真实的,这个系列拍到第四部,距离现实已经愈发遥远。即便它令你身临其境,手触泥土,如沐田野里的风,闻到炊烟的味道,但有个声音却在告诉我们,这大部分都是假象,尤其是当真正的乡村愈发衰败,愈发冷清,愈发残酷的时候,我们凭什么相信这其中的那些精致的浪漫和美好?乡村里还有多少爱情?还有多少年轻人常年生活在那里呢?没有青春的乡村里面,爱情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或许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年轻人的心是一片片荒芜干旱的焦土,生活的重压之下,婚姻和爱情被朝不保夕的焦虑环绕着,还有多少心安理得的乡村爱情呢?

赵本山的电视剧,基础仍是二人转,不过我们看到舞台化的精髓被生活化的表象有效掩盖,二人转是一个男女关系,爱情同样如此,女性人物是被动的因素,但同时又是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看到在乡村爱情交响曲以及其前作乡村爱情故事里面,女性人物永远是貌似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实际则完全掌握着情感的方向,男性人物往往是随性而为,不负责任,与之相对应的女人则是理性与母性的完美结合,她们会包容男人的那些可以包容的过错,同时亦会在心中为自己保留几分,这是乡村爱情故事当中最美好的东西。时代变化多端,人心不古,善良难觅,男人的心坏了或许还有救赎之路,但女人的心就一定不能坏,因为女人要为我们养育孩子,她们能够保持善良和高贵的母性,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第一部 乡村 爱情 乡村爱情第一部全集 电视剧乡村爱情第一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