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计算教学,彰显课堂活力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1—0110—01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既简单又容易,于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钻研教材,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算法轻算理、重模式轻能力的现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算理与算法并重,以算理理解算法,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算出精彩,以增强计算教学的效果。
  一、引导迁移——探究算理
  心理学家奥功伯尔说:“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注重迁移,借助旧知吸纳、同化新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结构的重建。
  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有15 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44 户,问这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学生读完题,很快便列出了算式“144×15”。但这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么算呢?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积极思考后提出了“分开算再相加”的建议。其中一种是先算5 幢有720 户,再算10 幢有1440 户,算式是144×5+144×10=2160(户)。教师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并让他们观察豎式:用5 乘144,先算5 幢楼的户数,再用十位上的1 乘144,算的是10 幢楼的户数,然后进行相加,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算理是一致的。实践证明,教师借助情境图,激活了学生相关的认知经验,并鼓励学生探讨算法、算理,不仅让学生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
  二、注重转化——掌握新知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把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能解决或难度不大的问题,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转化思想,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理解算理。
  如,教师出示例题:妈妈买鸡蛋用去7.98 元,鸡蛋每千克4.2 元,妈妈买了几千克鸡蛋?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7.98÷4.2”,教师首先复习了“7.98÷42” 的笔算方法,进而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便发现:第一个算式是小数除以小数,而第二个算式是小数除以整数。教师让学生探讨“7.98÷4.2” 的算法,并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突破算理:把7.98 元和4.2 元都化成角作单位的数:7.98 元=79.8 角,4.2 元=42 角,79.8÷42=1.9(千克)。也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 倍,变成“79.8÷42 ”计算就可以了。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除数扩大10 倍,商就缩小10 倍,7.98÷42=0.19,0.19×10=1.9。教师通过生活化问题的引入,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注重迁移,利用旧知掌握新知,这种转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索算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了转化思想。
  三、丰富形式——提升能力
  计算题在学生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枯燥而单调的,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依靠“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对学生而言,肯定毫无兴趣而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计算题的形式,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多样性,给学生探索、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教师运用多媒体采用冒泡泡的形式,每个泡泡里面出示一道题,设置好每个泡泡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到了规定的时间,泡泡就飞走了。学生不想错过做题的机会,注意力都会很集中,同时对下一道题也会充满期待。这样的练习形式,激发了学生计算的热情和好奇心,这不像是在做枯燥的计算题,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比赛。
  总之,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做到计算题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定西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计算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谢颖丽

相关热词搜索:彰显 课堂 活力 优化 计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