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桑蚕生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 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通过种桑养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快速脱贫致富,还可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对促进东兰县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东兰县发展蚕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当前制约蚕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科技兴蚕”的主要措施与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对桑蚕生产的领导;2)制定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3)合理布局,连片开发;4)依靠科技兴蚕;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桑蚕生产发展需要;6)善种桑养蚕的服务体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优质服务。
  关键词 蚕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东兰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9.054
  东兰县地处桂西北山区,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国定深度贫困县。其境内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均收入低,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 074元,远远低于全国和广西的平均水平。为尽快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借着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和扶贫攻坚的机遇,对全县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经过论证筛选、重新定位,确定把种桑养蚕作为全县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支柱产业来抓。2015年桑蚕面积达到1 400 hm2,养蚕4.6万张(盒),蚕茧产量2 140 t,总产值6 000多万元。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通过种桑养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其快速脱贫致富,还可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对促进东兰县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东兰县蚕业生产现状
  1.1 东兰县发展蚕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1.1 气候条件适宜
  东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3 ℃,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32.8 ℃、极端最低气温11.6 ℃,年平均相对湿度80.3%,最大极值88%,降水总量为2 294 mm,月平均191 mm,雨热同期,无霜期长,非常适宜桑蚕生长,经过20多年来的养蚕实践证明,每年可养蚕6~8批,且蚕茧质量好。
  1.1.2 有可开发的宜桑耕地
  全县土地总面积24万hm2,以农林渔业等为主的农用土地总面积占97%,其中耕地面积1 400 hm2,随着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及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兰县拿出1/4的耕地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可行的,预计可利用种桑土地达3 333 hm2以上。
  1.1.3 县乡村交通十分便利
  随着扶贫攻坚步伐的加快,东兰县境内20户以上村屯都通了水泥硬化公路,境内道路联网、交通便利,为种桑养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了方便。
  1.1.4 技术力量雄厚
  东兰县桑蚕办现有技术干部14人、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5人、技术员6人,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先后请区内外有关专家来指导桑蚕生产,并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技术骨干,近年来培养了农村一大批养蚕能手,目前技术力量足以适应本县桑蚕业大规模发展需要。
  1.1.5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鼓励
  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桑蚕生产的发展。1998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发展桑蚕生产的有关政策,协调理顺了县桑蚕办、各乡镇人民政府与东兰丝绸有限公司的关系,东兰丝绸有限公司与农民签订保价收购合同,使蚕茧价格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并给种养大户给予奖励,2016年开始蚕农每出售500 g蚕茧给公司,县人民政府补贴1元钱给农户,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了蚕业生产的发展。
  1.1.6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丝绸的主要生产国。自古以来,我国蚕丝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丝绸是我国的出口商品,厂丝出口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根据专家预测,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丝绸市场仍未饱和,特别是优质的高质量丝绸仍然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国内市场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量亦会与日俱增,市场广阔,前景看好。
  1.2 当前制约东兰县蚕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1)有些干部群众对种桑养蚕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东兰县的蚕业生产早在1991年就已铺开推广,由于部分干部群众对该项目的认识不足,没有把种桑养蚕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只当作农业生产的闲在补充,因此,一些乡镇干部认为,發动群众种桑蚕是农业局的事桑蚕办的事,与乡镇无关。农民怕种桑养蚕失败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生活,因此有些农民都把桑苗种在瘦瘠的山坡上,舍不得投入致使桑树生长不良,产叶量低,叶子质量差,养蚕效益低甚至无效益。
  2)规模小,蚕区分散,不利于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东兰县蚕业生产自由种植、缺少规划,没有形成区域开发、规模经营生产的格局,而是遍地开花,不利于统一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全县现有桑园面积约2 133 hm2,分布在14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种桑不到153 hm2。由于蚕区没有形成区域开发,规模经营,蚕区分散,不利于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3)重养轻种,投入不足,管理粗放,亩桑饲养量低。由于大部分农户为了避免桑粮争地的矛盾,把桑树种在土地瘦瘠的地方,舍不得用好田好地和用肥料去种,即使种下去,也不及时护理,如有的农户在清明节过后才开始护理桑园,有的甚至在芒种过后才开始护理桑园,追肥量少,满足不了桑树生长的需要,桑园产叶量较低,每667 m2产桑叶不足1 500 kg,导致了亩桑饲养量也很低,2015年全县1 400 hm2桑园,年养蚕4.6万张左右,每667 m2均养蚕不到3张。
  4)养蚕设备简陋,消毒防病跟不上,目前全县除小蚕共育户有专用蚕房外,大部分养蚕户没有建造专用蚕房,普遍存在人蚕共居、蚕房面积不足、卫生和通风条件差的现象,加上养蚕批次重叠,消毒防病困难蚕病发生较重,造成有的蚕户无法养蚕,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东兰县 桑蚕 发展 对策 现状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