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期间羽毛球科研论文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一、前言
  目前,羽毛球在我国属于一种热点运动,关于羽毛球的科学研究很多,特别集中在羽毛球赛事、羽毛球技战术、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和其健身价值等方面,但是有关羽毛球科研现状的研究匮乏。因此,笔者对2010-2015年羽毛球科研文章进行统计整理并分析解读,望对羽毛球科研发展增添绵薄之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CNKI检索的发表在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2010-2015年关于羽毛球的64篇科研论文。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文章进行科化、系统地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作者基本信息分析
  1.性别与年龄
  在56人中,男性共34人,占总数的60.7%;女l}生共22人,占39.3%。其中小于等于30岁的有8人,占总数的14.3%;在31-35岁之间的有8人,占14-3%;36-40岁之间的有16人,占28.6%;41-45岁之间的有11人,占19.6%;46-50岁之间的有6人,占10.7%;51-55岁之间的有6人,占lO.7%:2010-2015年羽毛球科研作者主要为男性;31~-5岁之间的中青年人是羽毛球科研群体的主力军。
  2.学历与职称
  在64篇论文中,可获学历信息的有43篇(仅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其中学士学历有5人,占总数的11.6%;硕士有22人,占51.2%;博士有16人,占37.2%。有54位作者(仅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对其职称进行了标注,其中讲师有25人,占总数的46.3%;副教授有20人,占37.0%;教授有4人,占7-4%;其它(包括助教、教练和副编审等)的有5人,占913%。由此可知,2010年-2015年羽毛球科研群体的学历主要集中在硕士和博士;职称主要以讲师和教授为主。3.2论文基本情况分布
  3.年限分布
  在2010-2015年,6年间每年的论文发布量都有数量上的变化。在所研究的64篇论文中,发表在2010年的共11篇,占总数的17.2%;到2011年突然下降到7篇,占10.9%;2012年急剧上升到15篇,占23.4%;2013年,共15篇,占23.4%;2014年开始下降到10篇;占15.6%;2015年下降到最低点6篇,占9.4%。
  4.期刊来源分布
  16个期刊中,每个期刊的论文发表篇数都不相同,篇数的不同直观地反映出了其研究能力。64篇科研论文中,发表在体育院校核心期刊的有54篇,占84.4%;发表在非体育院校核心期刊的共10篇,占15.6%。其中《中国体育科技》发表的最多,共9篇,占14.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次之,均为8篇;
  5.基金项目分布
  在所研究的篇文章中,基金项目共20篇,占31.3%。国家体育总局基金项目有7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篇,省管基金项目7篇,院校基金项目1篇,其它基金项目3篇。吴卫兵、刘无逸等人于201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机能监控个体化分析与评价》占两项基金项目,分別为省管基金项目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6.被引用率分布
  论文的被引用率是指一篇科研论文被其它论文所引用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64篇论文中,被引次数在1-10次之间的有38篇,占总体的59.4%;11-20次之间的有10篇,占15.9%;而被引次数在21-40次之间的O篇;41-50次之间的有2篇,占3.1%;
  (二)研究方向分析
  1.教学研究
  根据羽毛球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可得知,羽毛球是一种可作为“终身体育”的运动,它不受场地、年龄和身体素质等的限制,适宜众多人群。本研究中涉及羽毛球教学研究的论文有4篇,占总体的6.25%,其中3篇发表在2012年,1篇发表在2010年。
  2.现状研究
  羽毛球研究现状反映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关于羽毛球现状研究的科研论文较多,一共17篇,占26.56%。何立夫教练2012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得出,美国人参加羽毛球活动的热情逐年增高,并且何立夫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羽毛球运动国际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2010-2015年羽毛球科研作者主要为男性,31-45岁之间的中青年人是羽毛球科研群体的主力军;作者学历主要为硕士与博士,职称分布主要以讲师和教授为主;《中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数最多;
  第二,羽毛球科研论文期刊来源主要集中在体育类院校,而非体育院校期刊很少;在所研究的64篇论文中,基金项目共20篇,占调查论文总数比例很大,可见国家或地方对羽毛球相关科研成果的重视度很大。
  (二)建议
  第一,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女性科研工作者应增加羽毛球科研的投入,中青年科研群体多引导年轻羽毛球参与者,协助老年羽毛球参与者进行研究,为羽毛球科学研究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高校应多协助有能力的本科生多进行羽毛球方面的研究。副教授在教学方面多进行科研分析,在有能力的期刊上多发表,为我国羽毛球的发展多多建言献策。

相关热词搜索:羽毛球 科研 分析 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