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现状与改革策略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一、前言
  高中体育课程的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教育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但如今的高中体育课却遇到了“学生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窘境,这个问题成为了目前学校体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既然如今的高中体育课还未加入高考的大家庭。还处于非应试教育的一个阶段,为何还要逼着学生去学习那些他们本不喜欢的体育课程,而不能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些同样可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高中体育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一致
  每个高中生都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且独立的人,当然他们的体育兴趣也会各不相同,然而面对当今有着统一的教学大纲的体育课,学生们难免会对体育课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乃至全部学生有兴趣上好体育课,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是学生和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而学生依旧是教学的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学生的想法和愿望得不到教师的理解,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不是主动的接受,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三)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方法过于陈旧,教材内容多年变化不大,灵活性和个性都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加上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导致教学效果无生机和活力。传统的教法忽视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没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下的教育改革策略
  (一)传统改革策略综述
  针对以上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大专家和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提供了解决策略,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力度,为体育教学提供载体保障。这些措施都将对解决“学生爱体育,不爱体育课”这一现状有所帮助,大大提升了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变教師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如今的课程改革的最主要出发点就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成为衡量课程改革好与坏的标尺。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认为这个情况在学校体育教育存在大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卢元镇认为,孩子们自发参加运动不一定是为了增进健康,可能是为了满足兴趣,或是培养品质、团队精神,产生的附加值使他们的身体变得健康而强壮。而现在的学校体育,是成年人把我们自己的“健康”动机强加于孩子身上,枯燥无味,这便导致了他们非常不爱好体育。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例如开学第一节课,在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能力范围内,提供多种体育项目,如篮、足、排等体育项目,让学生投票选择,选择出最受欢迎的一个体育项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授课项目,辅之以基础性的田径项目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评价体系的多样化
  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的表象特征,还应该把体现能力的增长作为内在特征。我们可以把学生在体育中考中的成绩作为原始成绩拿来对比,把他们的进步程度按照30%的比例纳入总成绩中;当他们进入高二时,把高一的成绩作为原始数据,依次类推。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利于调节和改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进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普遍较低,而对体育活动则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高中体育课缺乏趣味性致使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陈旧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是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学校体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功能,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力度;加强体育教学人才队伍建设;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这几方面入手,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应试 现状 策略 高中 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