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分级诊疗开“药方”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是解决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之间不适应、不匹配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好医生”专场论坛上,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7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分级诊疗开出了新 “药方”。
“嵌合型”医联体解决基层医院建设难
民族地区医院骨干医师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四川少数民族地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一大瓶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建议,建立“嵌合型”医联体(区域医疗联合体),解决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他建议,把三级医院的专家、管理、医疗质量水平嵌入到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形成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薪酬体系、统一业务管理,将基层医院建设成为三级医院的分院,从“造血功能”的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定标准”优化各级医院设备人员配置
“县医院是完成基本医疗任务的主体单位,也是以县域带动乡镇来做健康管理的,责任非常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院长王宁利建议,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让百姓信得过家门口的医院。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标准,按照标准配置医院设备和人员。
“两延伸”加强癌症早筛与安宁疗护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直言,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对癌症主要集中在中间治疗环节,对早期的筛查和晚期的护理投入还不够。他建议,癌症医疗保障体系要向“两头”延伸,特别是癌症早期筛查应纳入医保范围。在三甲医院考核评价中加入安宁疗护的内容,使更多晚期癌症病人能够有尊严地离开。
“搭平台”网络远程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建议,集中力量搭建一个远程网络平台,来帮助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3个重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和人均寿命,“其中一半以上涉及妇产科医院,所以妇产科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
“组联盟”手把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邢念增表示,医生联盟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种方式。政府建立一种机制,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鼓励青年医生去贫困落后地区讲学会诊,手把手地指导当地医生,切实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病人外出就医的负担,只有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的。
“强人才”解决医生事业通道和收入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推动好医生资源下沉,核心是要解决医生的事业发展通道和收入问题。上海推进分级诊疗效果初现,通过医联体建设、“1+1+1”签约等举措,大力推动居民就诊下沉,已签约居民超过350万人,“延伸处方”超100万张。
“规范化”建立医疗培训体系储备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及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表示,我国中心城市和边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差距很大,国家对边远地区的帮扶除了政策倾斜、提供资金设备外,还应该考虑人才因素。对此,建立好的培训体系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没有合理的、完整的、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刘忠军认为,不同的医生接受的培训不同,对同样的疾病给出的诊疗方式也不同,很多患者到大医院看病,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治疗,而是为了“讨个说法”。
“沉下去”留下不走的基层医疗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表示,为了能使县级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让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张澍建议对需要帮扶的地区进行实实在在的培训,通过培训当地医务人员,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伍。
“立机制”双向转诊鼓励人才流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表示,应充分发挥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大医院要鼓励人才流动,并通过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不断壮大基层医疗队伍。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如果病人情况特殊,病情发生变化,还可以从基层医院回到大医院治疗,大医院简化相关手续,优先安排就诊或住院。
“保障好”基层医生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表示,我国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医生是医改政策措施的执行者和贯彻者,因此,一定要保护好医生的积极性。他建议,基层医生无论是职业、地位、尊严、收入都要从国家层面给予一定保障,这种保障一定和大医院医生基本相当。
“架桥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名誉教授林顺潮建议,鼓励真正有实力的民营医疗,特别是在好医生资源上,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要大体相当。“如果患者有经济能力,他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有信心的医生、有实力的私立医疗;如果没有经济能力,则会选择有补贴的公立医疗。这样来实现患者分流。” 林顺潮称。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