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一、案例背景
《管仲列传》这篇文章属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主题,旨在了解“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史记》是文言文中的典范之作,其中存在的文言现象和文言知识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通过对选文认真研读,一定可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篇幅比较短小,相对难度不大,教学应立足于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一些问题,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熏陶与艺术魅力,体会人物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
我所带班级大多数同学文言基础知识较为欠缺,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较差,对文言文阅读学习存在畏难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内容有意思的,字词容易点的,才能投入学习。在学习上也较为被动,受情绪影响较大,专注力不足。因此我尽可能将文言文的教学重心放低,落到“实”处,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易到难,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但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案例实录
本课教学中,从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故事切入,易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有利于对文意的理解,尤其是对齐桓公任人唯贤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展开交流,看看管仲的人格魅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互动教学强调创设情景,强调背景知识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文脉、层次,再进行合作研讨,于是较为准确、迅速地概括出了管仲的人格魅力特征。
师:本文题为《管仲列传》,为何要用大量笔墨叙述管鲍之间的交往和友情呢?
生1: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知己之交,友情深厚。
生2:管仲靠鲍叔牙的推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鲍叔牙是管仲生命中有重要影响的人,写传记当然要写这些。(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互相补充)
师:知遇之情难能可贵,所以管仲由衷地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哪位同学愿意以声传情,让大家能共同感受到那一份感激之情?
一学生朗读。
一学生点评:总体语调太平,语调高低处理不妥,比如“吾始困时”“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吾幽囚受辱”等处,自叙过去艰难困苦,心中不免痛苦感伤,语气要低沉;“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要有志在千里的慷慨;“知我者鲍子也”,语调要上扬,“鲍子”要重读,表现自己对鲍叔牙的推崇与赞美之情。(学生鼓掌)
师:掌声说明一切,下面我也读一读。
师:教师范读(配乐《高山流水》)。
(学生掌声雷动)
生1:鲍叔对管仲的理解、宽容,管仲从五个方面,用排比的句式一一道来,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读来荡气回肠;末尾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矣”情深意切,其真挚的情感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生2:尤其最后一句“岂管仲之谓乎”,司马迁的深沉慨叹,强烈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真想好好读一读《史记》。
师:文本研习的核心并不在于“讲”,而在于“读”。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本身可以加强理解,出声的“读”,还可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
通过学生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因为本课教学中,我以故事导入,以及学生的朗读,较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再以范读(配乐)感染学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学生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产生了“像老师那样读”的欲望,通过诵读这一互动平台,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互动”是为了“高效”,教师能否引导、组织起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基础。通过引导、启发、范读,学生的思考、交流、诵读层层深入,从而较为准确地理解、领悟了理想人格的魅力及现实意义。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展开生本互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为课堂有效学习做好准备。学生在课前有了对课文的了解,有了对学习内容的“懂”和“不懂”,课堂上学生便有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欲望,教师便有了引导、组织互动的基础。因此要设计课前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学会圈点、勾画、批注浅易文言文;逐句默读,在头脑中逐字对该句進行翻译,并与该句书下注释中的内容及参考资料中的译文核对,将自己在疏通过程中不会翻译及翻译错误的在书上相应位置适当记录。尤其是让学生共同修改、自己修改译句,以及教师的评点、提示,促进了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巩固。
本课教学由于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合乎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活动,又十分重视建立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平台,高度关注学生互动中的“问题”和思维过程,并通过引导思考、阅读理解、交流体会、诵读感悟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誗编辑 郭小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