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共同进行的一场文化和情感之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品味语言,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对话,准确把握作品思想内涵,并将作品传递的情感、人文的熏陶有机地统一在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所以,语文教学,以“语言”为“抓手”,它既是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内涵;情感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句话为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界定了性质,也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在这“多重对话”中,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必须深入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才能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培养真正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
而时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少教多做”的倾向,大量的一线教师为了应付“月考”“联考”,节省“教”的时间以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做大量的模拟练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功利与浮躁,而且会让语文课文教学陷入“上与不上一个样”的窘境。尴尬的现状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品味文本语言,把思想、情感、情趣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统一起来。王尚文教授对时下学生语文水平越来越差的情况忧心忡忡,质疑现在为什么不提语言文字。他坚持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1]。再观肖培东的浅教语文论、莫银火的语文教学本源论等可以发现,他们都在呼吁要抓住语文的根本——语言,并以此展开教学过程,进而获得教学意义。
受上述理论启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悟,本文就如何通过品味语言,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例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咬文嚼字见真意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2]
这段文字清晰地论述了语言在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推敲”文字的指向不单着眼于语言,同时也着眼于情感。
沈从文《边城》开篇围绕茶峒的风俗人情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叙述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莫不”,如:“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莫不”是什么意思?它是表示“都”“全部”的范围副词。作者在写这个地方的风俗时,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表示全部范围副词?难道这个地方的人行动都如此一致,整齐划一?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莫不”以及文中“全、都”等词不难发现,作者想通过这些略带夸张的副詞,表现一种人们生活方式的相通性,描绘一个理想化的完美世界,在这里虽然也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们都在淳厚古朴的环境中,关系融洽,心意相通。“莫不”二字,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作者所描绘的“边城”。
《五人墓碑记》中,“谁为哀者”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关键在于“为”。一是解释成“是”,即“谁是哀痛的人”;一是解释为“替”,即“替谁在伤痛”。“为”字到底何解,对文本的理解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别从常识、语义等角度来推敲。同时引《明史·周顺昌传》作为辅读: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通过“为”字的推敲以及史料的参考,学生获知缇骑针对的是簇拥在周公身旁的民众,所以第二种理解更符合现场场景,即“谁在替周顺昌悲痛”。一个“为”字,帮助学生真实再现了周顺昌被捕时的场景,进而领会了苏州百姓和五位义士为正义所激发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语言,学生从语义到情感,层层深入,读出真意。这种阅读才是有乐趣的、有深度的。叶圣陶说:“语文教育,要真正着眼于语言的学习,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能够领会。”[3]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乐于创设,让学生披文入情,进而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二、多元比较品内涵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比较阅读法是常用的“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语言,将不同句子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揣摩其中的深意,不仅能解决对重难点句子的解读,还能进一步领略文本的深刻内涵。
鲁迅《祝福》一文中有一处细节:“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四婶“起初还踌躇”,后来“眼圈就有些红了”?比较其中的不同:“踌躇”是听了卫老婆子的话之后,而“眼圈红了”则是听了祥林嫂自己的话。而她们说的似乎是同样的事,但深究下去,她们的话又有哪些不同呢?“言为心声”,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学生可以深入到卫老婆子和祥林嫂的真实内心。卫老婆子的话突出了祥林嫂“能做”“光身”“赶她”“再没什么牵挂”“熟门熟路”,旨在将祥林嫂“推销”出去。而对于祥林嫂来说,丈夫死了,儿子也死了,这是不幸和痛苦,话语中透露出自责与悔恨。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我们通过比较,才真正理解了四婶前后的心理变化。面对卫老婆子这样花言巧语的中间人,当然无法完全相信她,便“踌躇”了。直到“听完她自己(祥林嫂)的话”,自然地真情流露了,才“眼圈有些红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