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周培源教育思想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文中介绍了周培源教授一贯坚持的教育原则。这就是:重视基础﹑尊重教师和因材施教。
关键词:周培源 教育思想 尊重教师
今年8月28日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北京大学学力学专业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的我们所敬爱的周培源教授100周年诞辰纪念。
1929年,年仅27岁时出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算起,到他1993年去世,周培源教授在大学的教学岗位上一共工作了64个年头。在这六十多年中,无论是在作为一名普通教授时,还是他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时,他始终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1989年,他因大面积心肌梗死而住院,年近90而身患绝症,可是他还一丝不苟地对一篇博士论文的公式逐个较核。周培源教授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献身教育事业。用他的话说:“我的心是紧紧与大学相连的。”
周培源教授不仅是一位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同时是教育界的一位组织者、领导者,他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由于他是一位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组织者、领导者,在他教学与研究的领域,不仅成就卓著﹑业绩斐然,为我国的教育界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教育实践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体现了他对捍卫客观教育规律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他在教育思想方面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是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的。
教育办学的根本问题无非是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这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三方面总结周培源教育思想的一个初步尝试。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是什么?《辞海》说:“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现代汉语词典》说:“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这种定义都没有点明教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教育不是一般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要在学校里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这是教育思想上头等重要的问题。
我国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给学生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这个思想同现今人们对教育的共同认识是相合的,即教育是集中地﹑有计划地给受教育者以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和职业培训﹑在岗培训﹑以及形形色色的短训班是有区别的。
然而,我国教育界在多年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却总是偏离以上的教育思想。一阵号召“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一阵又号召学生“真刀真枪搞设计”,还时不时提出什么“把实验室车间化”“把学校工厂化﹑农场化”的极左口号。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极左的教育思想已经发展到极端,以至发展到取消理科﹑取消教育的荒唐地步。
周培源教授,在教学中从来总是把本门学科中最重要的内容教给学生。据在西南联大时期他的学生林家翘先生回忆:“1938年出版的希德尼·戈德斯坦著的《Modern Developments in Fluid Dynamics》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名著,那时候昆明居然有一部(两册),周先生就将此书交给我读,并保存,有空袭警报时,也由我随身带到防空洞。”
在教学上重视基础理论,是周老的一贯主张。他本人的大半精力是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他在教学中也总是谆谆教导学生把基本规律掌握透彻。他说:“只有掌握好自然规律,即深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才能提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掌握好自然规律的具体要求是: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并探索新的自然规律。”
由于基础理论扎实,他教给学生的是“渔”,所以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做出卓越贡献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的,有的学生即使转向工程技术,也得益于雄厚的基础,其中不少有重要的发明创造。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姚文元的大块文章,批判知识份子的所谓“三脱离”,造成了理科在社会上臭不可闻,“理科无用”流毒全国。在这种压力下,简直是谈“理”色变。1972年10月6日他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文中他旗帜鲜明地阐明了理科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还批驳了“以理代工”和“理向工靠”的错误观念。他在教育部举行的理科座谈会上发言说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性,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微积分,“当时并不是直接为生产需要发明的,过了300年之后的今天看,生产中无处不在应用。”另一个是“由于有了二三十年代核物理的研究,才有四五十年代核工程的应用。”他是捍卫理科的一面旗帜。
在周培源担任北京大学的领导工作期间,他不但抵制“实验室车间化”之类的荒唐主张﹑批驳“理科无用”的荒谬流毒,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他又果断地撤销了北京大学制药厂。然而他却集中学校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以王选为首的激光照排印刷革新的研究。他为这项研究争取来任务,联系来经费,调集来研究人员,并为他们的初步成果向上级﹑社会和国外介绍。他认为:“学校是一个搞学问的场所,而学术活动的特色乃是它的独创与革新,它的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和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 他所反对的是因循守旧和把学校混同于一般的工厂农场,他所支持的是独创和革新。
把科学技术的最基本的规律教给学生,把一门学科中最新的成就传授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牢牢掌握﹑举一反三,并且把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授给学生。一句话,授学生以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学之“渔”,这就是周培源教育内容的主体。
在打倒“四人帮”后,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廓清,但是由于短期利益的驱动,一种“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在教育界普遍泛滥,我们今天重温周培源教授的这些思想,还是有着十分贴切的现实意义的。
2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1981年4月,周培源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访美有感》的文章,文章在我国第一次喊出了“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周培源的文章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周培源说:“我认为,一所大学办得好或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古今中外,绝无例外。”
他还说:“一所好大学,必须有严选良师的办法和传统,必须有选拔人才的条件。否则,人才就会在死水一潭中被埋没掉。”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种景象。教师不仅不能成为学校的真正主人﹑教师的意见得不到尊重,许多教师还要时不时挨整。在学校里,还要时不时批判“师道尊严”,派“胸无点墨”的工人和军队进学校“掺沙子”,甚至让学生管教师搞所谓的“上﹑管﹑改”。对于这种情况,周培源教授说:“在我们的学校中‘左’的危害由来已久。不仅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它受害最深,知识分子被践踏到“八类”之下,科学﹑文化被打入九层地狱之中,而且远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有过多次失误。例如,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伤害了不少知识分子;
1958年大跃进,学校也搞得很‘欢’;
1959年的反右倾,把矛头对着学校中的‘党内专家’,并把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打下去;
1964年的‘社教’还把‘左’倾当作右倾去批。接着才来了十年浩劫。我们中的大多数虽饱受其苦,但同时又是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的‘左’倾错误的拥护者,甚或是执行者。
我们不要割断历史,似乎一谈今日,一切都对;
待过了些时又要重新估价。我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欲解三尺之冰,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周培源所提出的学校要有严选良师的条件,在我国的许多年是不具备的。严选良师,首先要使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事业,在教师和知识分子经常挨整的条件下,优秀的人才都恨不得离校他去。其次,要有适当的淘汰制。而这些条件,许多年里,在中国都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周培源教授说:“欲解三尺之冰,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本来周培源的这些由衷之言,如果能够重视起来,逐步改进是可以很快改变面貌的。遗憾的是,一些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却误解了周培源教授的良苦用意,认为周培源的意见是要向党争夺领导权,在许多会议上进行不点名的批判。他们问:“说教师是主体,党的领导那里去了?”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行,人才的重要性愈来愈显示出来。在人们争夺优秀人才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来愈体会出周培源教授这些看法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3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教育的先贤们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说:“因材施教”,爱因斯坦说:“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周培源从开始任教授,在教学上就是认真贯彻这些原则的。据他的学生钱伟长回忆:“周培源教授是当年物理系中最年轻的教授,他主讲理论力学,还担任高年级的相对论﹑电动力学﹑统计力学等理论物理的课程。在讲课中鼓励同学随时提问,甚至展开热烈讨论。我记得在讲滑轮时,曾展开猴子爬滑轮问题的辩论,一连两堂没有讲课只是展开辩论。这样用一个普通的有趣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动力学和静力学的本质差别,从而缩短了其他章节的讲解时间,这种讲课方法,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使同学们感受到这种讲授过程贯彻了民主精神,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样启发引导同学主动钻研问题是好的。”
周培源的另一位学生,著名的物理学家胡宁回忆周培源在西南联大的教学说:“当时清华和联大的教学,主要用启发方式,在课堂上讲的并不多,但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和钻研参考书的习惯(可惜现在很多大学并不这样做)。从参考书中我们可以学到有关学科的最新成就和细节,这是课堂上无法讲授的。周先生在流体力学讲课中,还进一步把我们引到书上没有写进的这门学科的最前沿并提出还没有解决的湍流中动力学粘滞力机制的重要问题,希望我们将来努力解决。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尚没有解决的具体的物理问题,感到非常兴奋,课下时常讨论这个问题。”在一次座谈会上,胡宁先生还风趣地说:“那时周先生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往前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尽每个人的能力跑。而现在的教学是让学生列队走,就像‘十一’受检阅的部队那样,大家齐步过天安门。”
周培源在《访美有感》中,谈到培养人才时说:“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这里有两点必须考虑。其一,是社会的需要;
其二,是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去培养,做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使这两方面得到统一。”同时,周培源批评了当时那种一考定终身的招生和培养办法,并且介绍了美国大学中的自由选系﹑选课的教学制度。他还建议打破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观主义的‘计划’。周培源所说要打破计划,实际上就是目前我们所说的要使人才培养走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他的这些看法是非常正确的。
在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史上,以上所探讨的周培源所坚持的教育思想,也许并不是他的创造。不过这些教育思想却是人类教育发展所积累的精华所在。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不断为各种错误思想所干扰和左右的情况下,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原则,不仅被认为是“封建的﹑资本主义的”,而且还有时被批判为反动的。周培源教授,尽管多次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他仍从一个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良知出发,敢于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身体力行和捍卫这些原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他在教育上所以能够取得那样辉煌的业绩,培养了我国数以千计的力学和物理专门人才,许多杰出的学者都出自先生门下,和他身体力行这些原则是不无关系的。
我们今天纪念周培源教授100周年诞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林家翘, 《一代宗师》,见文集《科学巨匠,师表流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3-69页。
[2]周培源,《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光明日报》1972年10月6日。
[3]周培源,《访美有感》,1981年4月2日《人民日报》。
[4]钱伟长,《忆旧事缅怀周老师》,见文集《科学巨匠,师表流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3-69页。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