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中国,大象还是青蛙
发布时间:2020-05-2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针对中国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东南亚一些小国表示,中国是一只大象,我们则是大象旁边跳舞的猴子,大象虽然是温和的,但它一旦发怒,我们就很可能被它踏在脚下。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欧洲人也用大象来打比方。法国作家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认为,20世纪闯进世界瓷器店的只是几只老鼠(日本、韩国等),它们不会造成多大损失。而今天则是一只可能造成惨重损失的大象(中国)。为了给大象腾地方,人们需要对瓷器店进行重新改造。为了让大象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对它驯化。
同样是大象的比喻,内涵迥异。东南亚国家基于地缘政治和实力差异,在谈论中国时显得谨慎、低调、示弱,他们希望中国大象一直温和着。在这里,大象既具有一定的描述意义,即中国文化的和平色彩,也包含了些许建构性内涵,即希望中国一直是温和的大象。法国人的比喻潜含了野蛮(动物)与文明的差别(瓷器店意味着文明的有规则的人类社会)。在这里,欧洲人的忧虑中所潜含的傲慢与优越感凸显无遗:欧洲人无法改变中国强大的实力,他希望中国要国际社会化,中国接受国际社会的规则(大象需要驯化)。
有意思的是,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也曾经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国:“那就像错把小鸡当作蝌蚪,以为中国一直维持着两只脚,虽然没有变成青蛙,所以还处于落后幼稚状态,因而看不到中国已经从两只脚的小鸡长大成为两只脚的大鸡”。沟口的比喻反映了日本在心态和认识论上对中国的崛起缺乏足够准备。由于对中国产生了焦虑情绪,日本在言说崛起的中国时显得谨慎、间接、徨惑、乃至“失语”状态。当然,麻生太郎外长目前又转而鼓吹日本是亚洲的“实践先驱”(在市场经济和民主化上),又暗示着日本依然是亚洲的领先者。
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同样有兴趣从话语上界定和塑造中国。关于中美关系,美国最具褒义色彩的话语是:致力于建设性伙伴关系。但这一外交辞令性话语,在更多场合经常被“竞争者”、“潜在敌人”、“崛起大国”、“修正主义国家(revisionist)”、“改变现状的国家”等词语代替。而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的演讲时用“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界定中国,它表明了美国对中国“和平崛起”说的官方回应,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利益对中国的塑造。
“利益相关者”概念来自公司治理理论,强调所有在公司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都被纳入公司的共同治理的过程中来,使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所有权。这一概念表明:(1)美国将中国视为国际体系中重要的成员;(2)作为利益相关者,中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体系的风险承担者之一;(3)中国可以从体系内分享一定的利益,但中国还不是“大股东”,在公司里缺乏核心权力。
利益相关者之说试图以“软性”的利益共同体来界定中国,实质上它与欧洲的大象说是一致的,只不过言说者是“公司的最大股东”——董事长罢了。
由中国崛起所引发的中国身份的话语论争反映了参与者不同的实力、心态、利益、价值立场、战略策略,也表明了中国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外部的“他者”所界定的。对于后一点,国人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不能掉进基于独立自主所延伸的“孤立”的陷阱中,核心的问题是,在国际维度里,中国的身份应该如何进行协商和对话。
从胡锦涛访美后的外交反应来看,中国并不愿意接受美国的单向界定,中国还希望成为国际体系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公司的“大股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