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辅助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移动技术和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新型的移动终端将成为未来微型学习的有效支撑。然而,如何将移动终端应用于实际的微型学习,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探索移动终端上的有效学习模式,本研究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了学习公众号,面向我院汽车工程系师生微信用户,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在吸引学习者、传播微内容、推进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用户的学习资源转换率偏低,学习行为可控性较弱等。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平台;教学辅助;资源推送
【中图分类号】G642.4 ;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9-01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教育新形势,体现教育新常态,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如何教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等趋势发展。学习以从传统的课堂逐渐转变成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一种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终身化学习。
二、微信学习平台运行情况
微信作为移动的微型媒体,可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支持,有效实现辅助教学。为更好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学习,我们建设了一个汽车专业知识推送平台——“汽车系团总支”微信平台,通过贴近师生需求和兴趣的知识定期地推送一系列学习资源。吸引师生使用,及时调查反馈使用情况,不断优化运行。
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已有1348 名微信用户通过搜索、朋友圈分享和推荐,选择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大量鲜活、图文并茂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及时更新和推送资讯,如汽车时事类、营销管理类、维修技巧类、服务意识类、案例讨论类等,与课堂知识互为补充,形成一张完善的知识大网,扩展视野,丰富背景知识,并学生对推送内容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信息优化。为用户提供了语音识别接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想与教师交流,就可以通过微信语音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对话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很快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方便学生解除疑难问题,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实现“学习—交流—再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用户的学习内容和行为分析
“汽车系团总支”微信公众号在梳理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微型移动学习碎片化特点,进行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延展,公众号融合了视频、图表、文字和动画等媒介形态,知识点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样式,每章文字篇幅不超过 1000 字,另有多条视频用于讲解。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精准的信息推送功能,力求通过微内容的 100% 到达率为公众平台创造良好的用户粘性,但实际的图文转化率数据却显示,公众号单个知识点的平均转化率仅为 19.97%,约 80.03% 的用户虽然收到了内容推送的提醒,卻未参与学习。
此外,从每周学习资源送达与图文页阅读统计表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众平台开放近 2 个月后,学习内容的阅读率并未与用户增长的速率保持同步,并且原文阅读与用户数之间的增速差距在明显增大。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式学习模式容易使学习者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在缺少必要的学习引导与管理的环境下,用户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明显不足。
除学习者自我学习管理以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推送频率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学习资源发布 7 天内原文阅读人数统计图呈现了37 条学习资源使用率的变化,每条信息在发布当天都会达到阅读人数的峰值,随后在 1 - 2 天的时间内迅速回落。
四、反思和发展建议
我们认为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移动微型学习提供有效支持,但仍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资源内容、学习环境、支持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发挥其综合优势的同时,使学习者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应以微信用户为核心,将专业知识的社会化普及作为目标开展推送信息设计。实时跟踪微信用户的学习需求,开发建设与之适应的资源内容; 以有利于网络传输为原则,设计短文本、微图像、微音频和微视频等不同的资源呈现形式; 以符合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为导向,适当加快内容更新、助学促学信息的推送频率; 结合微信的智能应答、分组管理和实时交流技术,创建多元化学习情境和与之配套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微信公众平台支撑下的课程学习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制作、传输、获取、接纳与散播,从而扩展移动微型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 加强推送速率与媒介形式并重的资源建设。以往有关微课程内容的应用研究大多以微视频作为主要媒介形式。然而,研究发现,学习内容的媒介形式(视频、图文)对资源转化率与学习认知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微信用户的专业背景、学习需求、学习参与度等方面是造成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资源内容的更新速度对资源转换率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如资源发布后的1- 2天往往是图文浏览量最为密集的时段,在引发高频率用户转发的同时带来了新用户的加入。微型公众平台的学习内容的用户集中关注时间较短,这对微内容制作与推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当减少资源发布的时间间隔,并能保持相对平稳,将有助于提升用户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建议,资源内容的制作采用适合的信息视觉化形式,在字形、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媒介形式的编辑方面,尽量避免给学习者的浏览与认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提升学习资源的送达频率,将资源发布的时间间隔缩减至 2 至 3 天,减少学习的周期,将有助于学习者在较短的学习期间内保持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66-72.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5):88-95.
[3]王海庆,徐春玲.一定学习交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4(2):51-54.
[4]山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97-104.
作者简介:唐馨,1981.3 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营销,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珠江路92号。电话18561011588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