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卡片上的中产梦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拒绝浪费!能坐地铁,绝不坐出租车……如果不学会理财,房子、车子、家庭,我的中产梦永远都停留在梦里。”      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年轻一代,深受美式生活方式的影响。
  物欲生活方式下,年轻一代克隆着华尔街寅吃卯粮的“智慧”,克隆着华尔街的危机。
  “喜刷刷”、“喜刷刷”。
  年轻人们在POS机前,尽情享受着信用卡透支带来的消费快感。
  当危机来临,他们开始重新思考那个中美两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
  被怀疑的还有他们的中国式美国梦。西化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得到反思。节俭与理性再次被忆起。
  以精算为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下一个30年,将由这批青年人实现。
  感谢金融危机,或许,它帮助了我们。
  
  陈菲的中产梦
  
  1月18日下午,上海静安寺,27岁的女白领陈菲推开了一家咖啡厅的门,径直走向第三排靠窗的沙发。过去的三年,这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女孩几乎每周都要抽取一点时间到这家咖啡厅坐一坐,要上一杯卡布基诺咖啡,坐在窗前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和马路对面古老的庙宇,一呆就是半天。
  陈菲很喜欢这样的小资生活,三年前的一个周五,因为工作失误,她被就职的美资公司部门主管训斥一顿,下班后,满腹委屈一个人钻进地铁回家,出静安寺站后,突然下起了小雨,于是便躲进了这家咖啡厅,然后便突然发现了都市中的这份宁静。
  此后,这里仿若成了陈菲心灵的避风港,无论心绪多少波澜,把身子埋进沙发里,闻着满屋的咖啡香,懒懒地躺着,宁静便弥漫全身。
  1月18日这一天,陈菲照旧带上了她的苹果笔记本、iphoneMP3,还有那本英语小词典。暖洋洋的咖啡厅内,几个熟悉的西方面孔,陈菲没有移过去和他们聊天,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招呼过了。
  她没有塞上耳塞在音乐声中整理她的心情,也没有掏出词典温习单词,这个下午,她在咖啡厅内坐了两个多小时,做了三件事:总结2008年的得失并制定2009年的计划;制定一份过年开支预算单;还有,对她钱包内的十多张卡进行“瘦身”。
  生于1982年冬天的陈菲是一个典型的在对美式生活方式的憧憬中长大的上海女孩,读着美式英语、喝着可可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而后进入沪上最知名的学府复旦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一家美资公司,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
  她的中国式美国梦几乎在她进入初中后就已经开始,她的英语成绩从来都比语文好,尽管生活中大多时间是与中国人打交道,但是她说话还是不时冒出几句英语单词,即便是在和50多岁,至今没有踏出过国门的父母拉家常时,也是如此。
  父母不太能理解她,觉得这可能是外企白领的职业病,而陈菲自己解释:常把英语单词挂在嘴边,口语就不会倒退。
  她总是一副忙于学习和努力争取升迁的样子,母亲却着急了,在插队做过知青的母亲眼里,女儿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至今连男友都没有谈过。
  母女的对话通常不欢而散,母亲认为女儿应该实际一点,踏实生活,而女儿则认为这是上一辈落后的表现,经济都已经全球化了,你怎么还能停留在城市化的小农思想。
  “哪个女人最终不要结婚生子?”母亲时常提醒她,而陈菲总是反驳,“难道女人生来就是一个生育的机器?这就是女人的意义?”
  争论多了,陈菲干脆搬到了父母在市中心的老房子里,过起了快乐的“剩女”生活。
  不过,陈菲可不认为自己属于“剩女”的一类,她要求自己一定要在30岁前当上主管,然后花五年时间,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年薪20万元以上的中产者。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年薪低于15万,那在这个城市里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因此,她成为了自己的一根鞭子,时刻鞭策着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不得松懈。
  “我终将移民,或将美国,或将北欧。”
  
  寅吃卯粮的“智慧”
  
  陈菲一直崇尚美国人的潇洒,“自信,独立,重要的是,会享受生活。”她一直拿那个经典的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来说服母亲应该解放思想。“人应该学会享受生活的快乐,而快乐,很多时候体现在消费上。你那样紧巴巴活着,多累。”她的话,让做保险推销员的母亲既焦急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母亲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赚来的钱,抵不上陈菲的三分之一,工作四年以来,除购买了多份商业保险外,陈菲几无积蓄。
  她就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和这个年代的多数都市青年一样,陈菲喜欢电子产品,喜欢咖啡、匹萨,喜欢名牌与时尚,喜欢旅游与挂网。
  她步步紧随时尚,甚至会托人从国外专门带新上市的iphone手机和新款耐克鞋,“女人,应该活出自己的品位。”
  当然,要实现这些,必然要付出金钱的代价,陈菲的钱包内,现金没有多少,各式各样的卡却琳琅满目。
  这十多张卡里,有四张银行卡,其中一张是工资卡,三张是分属三家银行的信用卡,还有美容卡、健身卡,图书卡、公交卡,三张餐厅的贵宾卡……
  陈菲的卡其实并不算多,年轻人已经成为银行、商家力争的主要人群,以银行界为例,有所谓“得年轻一代者,得天下”的说法。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间,中国的信用卡从300多万张飞速发展至1.1亿张,各家银行几乎都推出了多款针对年轻人消费习惯与心理的信用卡。
  从控制风险的角度,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应该根据申请者的经济收入状况谨慎设定,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就出现了大量信用卡透支呆账的现象。当然,中国信用卡数量的剧增发生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为抢占市场,银行在具体办卡过程中,对申请者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门槛,争夺战甚至打进了高校。
  为鼓励刷卡消费,透支额度也是一提再提,数据显示近95%的信用卡持卡人是中青年,“一卡走天下”已然成为时尚。
  信用卡刷卡不是现金交易,容易导致克制力不强的年轻人过度消费,不过,陈菲却认为透支信用卡提前消费,是一种享受消费的智慧。“反正收入稳定,不愁还款,先借银行的钱享受起来。”
  于是,陈菲过去的几年中时常在“喜刷刷”中不知不觉把信用卡刷爆。每个月,陈菲都会接到银行的对账单,她从未有过压力,身边大多数年轻人不都是如此嘛。“我们应该养成刷卡的消费习惯,中国人就是太喜欢带现金,所以老在国外被人抢,刷卡多安全便捷!”
  在这个冬天来临之前,她从无理财计划。她不买房,因为第一,家里有房不需买,第二,房价实在太高,没必要把自己绑架成一个房奴。她不存钱,因为她认为钱赚了就是用来花、用来享受生活的,等钱用完了,再去赚。
  “美国人就是这样,赚到一笔旅游费就出国旅游,花完了再去为下一笔旅行费打工。”她时常反驳母亲,“不会花钱的人,就不会赚钱。”
  她不喜欢国产货,因为不信任国产货的质量与做工。她不炒股不“养鸡”,因为她不信任证券市场。
  她每周一次SPA,从家到单位,一条地铁二号线直接连接,两头各走十分钟就到站头,但她却养成了看到出租车就扬招的习惯。
  陈菲其实是我的一个朋友,她不止一次表扬我:虽然同属80后,却能够抵制物质诱惑,省吃俭用,花五年时间凑齐首付款购置了婚房,而后结婚开始为家庭奋斗。
  不过,她也不止一次认为,这些与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背景有关,同样因为这个背景,她认为我有太多落后的思想,比如对于消费与休闲的意识,过于保守。
  “你很有责任心,但你太累。你很节省,但你失去了很多乐趣。”
  “钱不是省出来的。”她劝我。
  
  “瘦身”行动
  
  不过,大年夜前的这个周末,听说我要做“精算元年”这组稿子,陈菲却深有感触,对我谈起了她新近的反思。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至世界,在中国,经营外贸的美资企业首先感到寒意。冬天突然就在夏天来临,紧日子随后而至。网络上一度流传一份上海外企裁员名单,裁员减薪传言四起,一直寅吃卯粮的陈菲开始焦虑起来。
  年初,因为对这家企业心有不满,陈菲曾酝酿跳槽,但现在,她不敢贸然行动,工作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哪天上班,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送给她一只华尔街失业者手上抱着的那种硬纸盒,然后经历传说中的“黑色一刻钟”。
  她甚至有点变得谨小慎微,担心年初在单位打印过的那份简历会不会被人看到过,而招来不利。尽管月薪并没有降低,大规模裁员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也没有出现,但办公室的氛围的确在一天天紧张,每个人都担心哪天失去饭碗。
  “华尔街式的裁员,有点暴风骤雨的味道,不近人情,想来有点可怕。”她嘀咕。
  因为收入与职场预期的不确定性,陈菲不敢再像以往那样寅吃卯粮,她开始控制刷卡,“不能随心所欲消费,能节省的应该节省”。
  她开始重新解读中美两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她读到了一个新的英语词汇,Chimerica(中美国),这是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发明的词汇,以定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国――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国、最大的制造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关系。
  陈菲觉得过度透支与贪婪投机正是引发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而美国的那位老太太代表的就是典型的透支。
  “对我的现实意义就是,如果我再像以往那样无节制消费,一旦失业,将直接从中产梦想中被打入啃老族。”
  陈菲忽然明白了母亲平日即便收入再少,也要拿出一定比例存进银行的重要性,她和母亲开玩笑,如果哪天失业了怎么办。
  母亲说:“没事,我有储蓄,我养你。”
  她忽然开始羡慕身边的朋友,“一旦危机来临,你们有家庭、房产、储蓄,我却只剩下母亲”。
  她想到了母亲平日向她灌输的“节俭”,这个在课文里被一直宣扬的美德,已经被人们遗忘太久。
  “美国老太代表着消费的智慧,中国老太代表着在中国的经济背景下的生活智慧。应该糅合两者,咖啡还是要喝的,只是要像你说的那样,量入为出。”
  这个周末的下午,在静安寺的这家咖啡厅,陈菲电话查询了所有的银行卡现金,除去信用卡透支金额,尚余万元。她决定春节前,将四张信用卡中的三张注销,只留一张使用率与积分最高的,“尽量使用现金,这样可以克制自己,理性消费”。
  健身卡可以去网上转卖,因为花了几千元办了健身卡,一年到头却原来去不了几次。在美容卡用光之前,哪怕店家推出的折扣再低,也不要听从服务员的游说充值。“想一想,有没有必要充那么多。折扣越来越低,也许正表明店家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拒绝浪费!能坐地铁,绝不坐出租车……如果不学会理财,房子、车子、家庭,我的中产梦永远都停留在梦里。”
  她草拟了过年的开销单:给母亲买一件外套,给父亲买一双皮鞋,给自己买一双高筒靴,再给爷爷一个红包。
  这份计划,外加两场同学聚会,只消三千元,尚不到往年的一半,而快乐被她发现并未因此减少。
  1月18日的这个下午,她在年终总结上写道:
  总结2008,最大的收获――发现生活展望2009,最大的目标――寻找生活。(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系用化名)

相关热词搜索:中产 卡片 一堆卡片上的中产梦 一个中产阶级梦的破灭 那一声清脆的中产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