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从政生涯:从政生涯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曾荫权档案      出生日期:1944年10月7日   家庭状况:已婚,妻子鲍笑微,长子曾庆衍,次子曾庆淳   学历: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
  1981年获政府保送往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公共行政学硕士
  仕途:1967年考获政府二级行政主任
  1970年考获政务官
  1977年升任高级政务官
  1985年出任副常务司,负责落实执行《中英联合声明》
  1993年升为库务司
  1995年出任首位华人财政司
  1997年出任特区首位财政司司长
  2001年接替陈方安生,成为第二任特区政务司司长
  2005年接替董建华,署理行政长官
  勋衔:1997年获英国颁英爵级司令勋章(简称KBE)
  2002年特首颁授大紫荆勋章
  3月12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收到了国务院有关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命令,依照香港特区基本法的规定,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即时代理行政长官职务。
  曾荫权真正晋升权力核心是在1985年任副常务司,做布政司霍德的左右手,1995年终成为香港有史以来首位华人财政司,在2001年更升任政务司长。今天他更上一层楼,成为香港署理特首。
  香港人对曾荫权既熟悉又陌生,他“煲呔”的形象分外突出,自彭定康年代出任首位华人财政司起,便经常在传媒面前出现,与前两任外籍财政司翟克诚及麦高乐相比,香港人显然对他要熟悉得多。陌生是因为至今为止,大家还未真正搞清他掌管公共财政以来的理财思路、理财哲学及长远贡献。
  
  不服输的贫家小子
  
  今年61岁的曾荫权出身寒微,因家境贫寒,迫使他在大学门前止步,加深他的自卑感。不过,在香港华仁书院念中学的七年,曾荫权尽尝考试“肥佬”(不及格)而遭冷落、羞辱的滋味,反令自卑的他养成一股受挫折后更勇往直前的决心,慢慢孕育出一个“不能输”、“脾气大”,但总能不屈不挠克服逆境的曾荫权。
  曾荫权说“童年照片令我想起没有裤子穿的日子”。儿时因父亲曾云当警察,他们家分得房屋,曾家五子一女与父母一家八口挤在一个宿舍。较早前曾荫权接受中大刊物《大学线》访问时说,一家四口一张床,比公屋住户还差,如果以前生活有今天的质素,他可能做得更好。当然也可能做得更衰。
  曾荫权曾公开说过,儿时家住湾仔太原街,母亲要当车工帮补家用,常拿尼龙袋回家缝纫,而父母和三兄弟同挤一床的日子更是至今难忘。
  香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不外乎藤条,曾荫权顽皮时亦不例外挨父亲的“大刑伺候”。曾荫权曾说,小时候父亲每周至少打他一次,每逢他打架、做事不好时都会挨打。有时父亲嘱咐他买豆腐,他买回来的豆腐却是馊的,又得挨打。
  
  念小学时曾荫权有一段“孟母三迁”的故事。1950年,六岁的曾荫权在慈幼小学念一年级,第二年转到育才小学升二年级,其后再转校,在圣贞德英文小学完成学业。小学四年级开始,父亲要求他与弟弟曾荫培(警务处前处长)每周写一篇文章记录学习情况,为两人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
  1957年,曾荫权通过小学会考成功升读名校香港华仁书院,这是他首次凭知识改变命运。
  
  自卑发奋与家贫辍学
  
  华仁七年,对曾荫权一生有着深远影响,多年来他更一直以“华仁仔”为荣。
  中学三年级时曾荫权念乙班,大考时中文作文不及格,中四被编入学生成绩最差的丁班。他曾回忆:“当时我好嬲,于是我发奋,中五重新回到甲班。”曾荫权“不服输”的性格,或许是在此时孕育。
  华仁校长谭兆炳接受传媒采访时说,曾荫权的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并不突出,但一有挫折,就会激发他的决心和潜能,他要做好一件事,绝对有才能做到。
  曾荫权脾气大,与他人意见不合就动辄拍桌子、掷毛巾,在香港政坛早是公开的秘密。这种刚烈性格,或许是受到他最尊敬的英文科教师穆嘉田神父的影响。这位神父在课堂上朗读曾荫权的英文作文,狠斥他文法错漏,还将他的作文簿扔在地上,吐口水羞辱。经此一辱,令曾荫权日后写作变得更加严谨。
  中学时期曾荫权曾帮人补习赚取生活费,他中学的成绩只能算是普通,中五报考的十一科中,中国文学及历史不及格,圣经、地理、物理和化学则获良。他在1962年参加中学会考,虽能在原校升读预科,但因两门科目不及格,学业再度受挫。曾荫权卧薪尝胆,两年后的高级程度会考,在中文科取得优。
  因家境贫寒,曾荫权预科毕业后,虽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身为家中长子,被迫辍学打工养家。
  1964年曾荫权预科毕业后,加入现在生产“伟哥”的辉瑞药行做药品推销员,专门到医院及诊所推销西药。他在日后的文章《忆苦思甜》中这样形容当年的辛酸:“拿着各式各种的药物,逐家医院拍门,向医生费尽唇舌推销产品,日晒雨淋,殊不好受,汗水不知流过几多,冷眼千百回。”可知他人生之路不比别人平坦。
  
  没有大学学历的高级公务员
  
  缺一个大学学位,一直令曾荫权难于释怀。他曾不讳言为官之切,身边同事多戴过“四方帽”令他自卑:“我心里总有一根刺,担心(没学位)会影响前途。”
  1967年曾荫权加入政府部门任二级行政主任,在当年可算是少有的没有大学学历的高级公务员。正因为感到不足,所以他加倍努力,考政府升级试时,“我好怕失败,人家做八个,我就全心全意做十个,总比别人多走两步”。曾荫权显然对学历比别人低耿耿于怀。
  曾荫权任政务官七年后,平步青云的转折点是1974年调往政府财务科,并获得当时的财政司司长夏鼎基赏识。1981年,幸运女神在这一年降临,当年37岁的他获政府保送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公共行政硕士课程,结果一鸣惊人,以九科A的优异成绩毕业。“这么大年纪还去读书,心情自然紧张,头半年眼看其他同学很利害,压力好大,下半年适应了后才感觉好点。”曾荫权直言,成功并非侥幸。
  曾荫权曾忆及一段哈佛的思乡情怀,有一天清晨三点起床,对妻子说很挂念香港的云吞面,即使一百美元一碗也愿意买。“再想深一层,我发觉我记挂的是香港,香港的气味,香港的人,以至是污染,都萦怀于胸。”今日一句“饮香港水,流香港血”,或许正是曾荫权当年海外留学时期的心迹。
  
  首位华人财爷
  
  没有大学学位而能晋升官场,可说是香港政坛异数,曾荫权坦言一直担心学历影响仕途,故他工作倍加努力,以弥补不足。
  为保住铁饭碗,曾荫权一直以服从上司命令为金科玉律,因为政务官传统是未决策前要敢言提出意见,拍板后则要坚定执行。七十年代初,他在财务科跟随夏鼎基制订预算案,头一年仅负责斟茶递水煲咖啡,一年后才有资格写预算案注脚。
  
  受本地化政策之惠,赴美留学令曾荫权除却了没有大学学位的自卑感,感到可与同侪平起平坐。从美返港后,曾荫权出任沙田区政务专员。1984年,他出任贸易署副署长,负责与美国就香港工业品出口谈判。1989年是他仕途的一个转折点,当年港人要求英国给予居留权,布政司霍德派他独自到英国处理,他一个人困在酒店31天,期间只能与霍德联络汇报,他不讳言个中艰苦是从政30年最痛苦的经历。
  经此一役,曾荫权官运亨通,1993年升任库务司,两年后终成为殖民地首位华人财爷,制订过渡期预算案。
  曾荫权曾表示理财哲学师承夏鼎基,在官僚系统中成长的曾荫权善于编制账目,但其理财哲学是什么,不少市民仍不甚清楚,公众最深刻的反而是他巧妙利用传媒透露预算案可能加税风声,最终却连年减税的“狼来了”之技博得市民掌声。
  没有显赫家世的曾荫权,回归前接受英国封爵,令外界普遍看淡其仕途,然而1998年千亿元入市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令他民望有升无跌,陈方安生辞职后他接任政务司司长,遇上实行高官问责制,政界戏言他变成“无兵司令”,甚至在SARS期间被指派负责全城清洁运动。
  与其他问责局长比较,曾荫权的经验及能力无疑较好,过去一年他负责的政制改革及西九咨询,虽争议极大但始终未失控,而他的政治手腕更已臻化境。每次立法会开会前,他都走到议员面前攀谈,“其实都是想找机会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他很合适吃政治这碗饭”。这位由殖民地政府培育的政务官,长年在官场历练,今日终登上政坛顶峰。
  
  有争议的施政风格
  
  作风硬朗的曾荫权,一言一行都显示他绝对没有那种“议而不决”的风格,他经常发表极具争议性的言论,甚至引起政见不同者的不满。但近年来他开始收敛脾气,说话也稍添圆熟。有政治学者表示,曾荫权的果断赢得民望,驾驭政治的功力日增,对备受争议之事懂得为自己留余地,“开始有做特首的功架”。
  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他才跟记者表示,到2007年政务司司长任期届满就会告老归田,其后“赌王”何鸿?及合和主席胡应湘公开挺曾担任特首,他叫大家别跟他开玩笑,一脸严肃地说:“我现在工作,日日忐忑,战战兢兢,只想着自己的工作是否达到市民要求的水平,再想其他,想坏心肠。”
  事实上曾荫权喜爱发表惹人关注的言论,可谓有迹可寻。他早年喜欢引用电影名称议政,1994年任库务司时,他表明港府不会派发免费午餐,叫学者别做“沉默的羔羊”,应挺身而出维护港府理财哲学。谈到政府财政状况具透明度时,他说“正如《本能》里的斯通一样,政府根本毫无隐藏”。
  多次与曾荫权争论西九问题的文化评论人胡恩威直言,曾荫权为人喜怒形于色,“这是他的可爱之处”。除了在熟悉的财经世界曾荫权的言论头头是道之外,在其他较为陌生的领域,他也常常大开其口。也有政治学者称,曾荫权公事公办,但也有火气。近年,他的脾气略有收敛,被人当面批评也能保持笑容,说话也开始留多了辗转空间,渐渐开始显露政治家的风范。

相关热词搜索:从政 生涯 曾荫权 曾荫权从政生涯 书摘曾荫权的政坛生涯 曾荫权从政生涯 香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