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续朱,基的分税制改革?】朱F基为什么只做了一届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公共财政改革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   前任总理朱?基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与师生座谈时,为分税制辩护,指出房改中存在的问题:“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观点很清楚,分税制没错,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导致跑部钱进,因此“分税制改革没有完成,要继续进行”。其次是房地产的钱不纳入预算,搜刮民脂民膏,房改必须纠偏。
  打个通俗的比方,分税制改革前是诸侯经济,财权集中在地方政府手中;分税制之后是王爷经济,虽然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与有利焉,但资金的分配权集中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效率值得警惕。
  目前的转移支付效率低下,弊端丛生,成为部门利益争夺导致零和博弈的活写照。
  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成中指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越来越大,弊端越来越多。首先表现在财政蛋糕越切越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财政转移太少,专项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太多。据国家审计署披露:2006年,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支持的项目多达44149个。其中,10万元以下的拨款项目,就有8825个。如此零碎,无法监管,也无法考核。
  其次表现在跑部钱进与部门利益争夺并存,专项补助资金分散在中央许多部门手里。在部门的争夺下,财政越割越碎,项目越来越细。据了解,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涉及的门类多达239个,专项补助资金额约占财政转移支付总额的64%。资金流向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很大。如果说地方土地财政不纳入预算是搜刮民脂民膏,那么效率低下、难以监管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样是在吸纳税者的血汗。
  第三表现在“跑冒滴漏”情况普遍。根据国家审计署提供的信息:2005年,中央财政对20个省拨付转移支付资金7733亿,其中编入地方预算的只有3444亿,当年有56%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游离于地方财政预算之外,脱离各级人大的监督。看来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一样,是漏油大管道,在中央与省、省与市县、中央与地市之间,存在一张密切的财政与利益交汇网。从文化、司法到计生,每个部门都觉得自己部门重要,在楼堂管所方面不甘人后,执政效率如何则另当别论。
  有两个办法推进分税制改革,或者监管并教育资源分配部门的官员,让这些官员成为道德标兵,同时推出转移支付法律以确保转移支付有法可依;或者改变中央与地方的分税比例,把房地产税纳入地方预算之中,实行公共财政,中央推进公共财政公开体制,实行纳税人监督。前者是在现行的体制上零敲碎打,并不涉及分税制改革,也不涉及公共财政的推进,后者则是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推进公共财政,
  在管制社会中简化层级是提高效率的办法。
  既然转移支付弊端如此之多,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分税制中地方政府的分成,督促地方政府推行公共财政,由中央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实行双重监管。这样做有几大好处,既可以减少寻租空间,避免地方政府成为跑部钱进的富丐;也可以改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到西部而人口迁移到东部的悖反现象;同时提高中央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抓住几个重点部委的重点项目即可。对于众怨沸腾的房地产来说,将土地财政纳入预算监管体制,确保保障房项目如期建成,逐渐以房产税取代土地财政,假以时日,市场当能恢复正常。
  诉诸官员道德的改革,从来不可能构建日后制度基础,只有公共财政的体制、双方合理的利益博弈平台、对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监管体制,才能将分税制改革推向深入。

相关热词搜索:分税制 改革 如何继续朱 基的分税制改革? 朱氏转型经济学doc 分税制改革谁提出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