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鸣 营造世界一流剧场】焕流剧场

发布时间:2020-03-3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林宏鸣有一个梦想:他希望未来的东艺在世界名团的心目中,能具备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的荣光;他希望能让上海1800万市民,平均每年每人能看一场演出   
  从空中鸟瞰上海,可以看到,浦东有一朵巨大而美丽的蝴蝶兰静静绽放,她是上海文化“一轴”的东部起点,上海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
  这个投资超过11亿、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的巨大场馆,也是中国第一家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置的剧院。2004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业主方首次在全国范围采用市场招投标方式寻找管理者,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文新集团最终胜出。按照规定,东方艺术中心的总经理必须由双方股东同时推荐,董事会批准同意,保利和文新这两家不同资质不同背景的股东没有事先商量,各自开始物色人选,最后两家相中了同一个人。
  “2004年2月2日晚上9点,我接到文新的电话。3天以后,又接到保利方面的电话。我什么条件都没问,就说我愿意去。”
  当时的林宏鸣,历任上海市文化局党委办公室主任、上海京剧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在各个岗位均有上佳表现。
  
  柏林爱乐攻坚战
  
  林宏鸣上任后第一场决定成败的硬仗,便是柏林爱乐。当时正值柏林爱乐在亚洲有演出计划,北京有剧场接单,但是上海没有一家剧场敢揽这么大的投资。成本1200多万的演出,曲高和寡,赔多赚少,反对的声音很多。林宏鸣坚持要做。
  “很多剧场一年的经费都没有1200万,我们花这笔钱只做一个项目!但是我非常坚定,一定要做。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必须引进国际顶级演出。另外,东艺刚刚运营,有谁知道?我要把全世界最好的团队引进来,让它给我做广告。”
  柏林爱乐派了考察小组来考察东艺,甚至专门考察住宿情况,上海的五星级酒店一家家考察下来,最后选了两家:金茂,香格里拉,最贵的房间,临着黄浦江景的,乐队成员一人一间,开销全部由东方艺术中心买单。
  正在节骨眼上,上海媒体爆出消息,就在柏林爱乐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前一天,柏林爱乐将在上海另一家剧场举行弦乐团的单独演出,连乐手名单和曲目都已经公布。这给东方艺术中心的营销带来极大冲击。正在南美出差的林宏鸣接到消息,马上写邮件询问柏林爱乐。“柏林爱乐答复说,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我反问,我在中国当了10年的院团领导,我所带的院团远远比不上柏林爱乐的显赫声名,但是我们都知道团队外出巡演期间,不经允许,不能在当地参加任何商业性质的演出活动,这是基本常识,难道堂堂柏林爱乐不知道吗?”斡旋结果,弦乐单独演出取消,柏林爱乐赔礼道歉。
  柏林爱乐在上海的演出大获成功。“我们的效率,我们的诚信,我们的周到,不说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这是他们的评价。我们很注意细节,专门为总指挥西蒙?拉图定做了唐装,正巧是他最喜欢的‘上海滩’牌,新闻发布会上,他当场就穿上了,到香港开新闻发布会,又穿。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世界上许多一流名团纷纷向东艺递来橄榄枝,表达合作演出的意向,东方艺术中心在国际上的局面一下子打开了。
  “柏林爱乐是世界上最牛的一个团,它的条件好像是‘世界标准’一样,不可谈判。但是在跟柏林爱乐成功合作之后,我们再与其他世界名团谈判就很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在与英国BBC交响乐团和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谈判时,东方艺术中心提出加演曲目、开门排练并允许中国方面组织人员观摩,对方全都欣然应允。
  “我们跟别人最大的区别是:胆大,看得准。中国很多剧团谈大项目的时候,都是一边谈项目一边谈赞助,有赞助就做,没赞助就不做。我们是看项目本身的价值,值得做就定了,最快的一次,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4个小时就拍板了。一旦定下,绝对履约,亏本也做。”
  这股子爽劲让很多世界名团留下了良好的合作印象,常常是人还没离开就已经预约了下次再来的时间: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约定2009年再来,伦敦交响乐团2010年再来……
  林宏鸣的理想从来不是简单地出租演出场地,当一个坐收其利的二房东,在他的心目中,要成为世界一流艺术剧场,一定要有杰出的自办节目。
  本着“中国作品世界首演、世界作品中国首演”的理念,东艺把世界首演的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作为首次演出季开幕演出,而今年9月演出季开幕式上,小泽征尔将率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绎《费加罗的婚礼》……东方艺术中心空间不大的售票处,有80多场演出在同时售票,全中国绝无仅有。
  
  把老百姓从麻将桌前争取到剧院来
  
  东方艺术中心的独特体制,使得林宏鸣身上负担的指标比其他任何剧院经理都更为严苛和繁琐。在对他的绩效考核中,有经济效益的指标,有场次的指标,政府甚至还给他定下了最高的票价上限指标――全年平均票价不得超过250元。从2005年下半年正式运营开始,董事会只给他一年半的时间扭亏为盈。林宏鸣统统做到了。
  林宏鸣有一个梦想:他希望未来的东艺在世界名团的心目中,能具备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的荣光;他希望能让上海1800万市民,平均每年每人能看一场演出。“上海每年演出场次超过1万场,观众人数六七百万,有人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以上海的人口来说,平均每年每人半场演出都看不到。”
  毛主席曾经说过,最严峻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但对于高雅艺术门类,最重要的问题也许是培养观众。“中国人讲究吃,讲究桑拿、麻将、扑克……很少把看演出作为经常性的享受。”在澳大利亚听歌剧,林特意留心了一下观众席,一水儿的洋人,不要说中国人,连一张亚洲面孔都没有瞧见。同样在澳大利亚,最繁华的赌场里,他遇见了许许多多同胞。他因此多次对他的员工说:我们要把普通老百姓从麻将桌前、洗头房里争取到剧院里来。
  林宏鸣考察过很多发达国家的艺术场馆,“我什么都不羡慕,惟独羡慕他们的观众,素质好,有修养。”他曾应邀去日本观看歌剧《蝴蝶夫人后传》,发现观众全部穿着盛装和服。演出开场后,有人睡着了,说实话,确实不好看,但是演出结尾,照样长时间掌声雷动。
  “中国人有个倾向,总觉得我掏了钱,就可以挑毛病,能挑出毛病说明我有水平。其实,一场节目总有优点和缺点,你花钱是来享受的,如果只盯着毛病看,怎么可能有愉悦呢?”
  东方艺术中心因此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定免费参观日,举办全年市民音乐会,票价只需30元;民乐每个礼拜都演,50元;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60元……自办《东方文化》杂志,免费举办名家大师的艺术欣赏讲座、文化讲堂,最多的时候一天吸引了10730名听众。
  “向自己挑战,跟世界接轨,是东方艺术中心的性格。我们推出演出季,做全年套票,发展会员制,国内没有一家剧场这么做。”
  
  我靠精神活着
  
  “上海已经有了大剧院,现在又有东方艺术中心。有人觉得两个剧场多了。你去看看巴黎,看看伦敦,看看纽约,看看东京,看看莫斯科,他们每天晚上有二三十场高水平的演出同时进行。澳大利亚所有现代化剧场,都是80年代造的,悉尼歌剧院更早,建于70年代,我们比国外同行已经晚了二三十年。悉尼歌剧院其实条件并不好,但一说起来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品位的象征。”
  中国新建剧院的硬件条件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悉尼歌剧院的经理来东艺参观,就对东艺能够拥有冰台羡慕不已。有人说东艺花大价钱购置管风琴和冰台,利用率不高,林宏鸣不同意。“你一定有一套最考究的服装,重要场合才穿,但是一年穿几次呢?只穿5次难道就不应该买吗?不对!虽然穿的次数少,但那是你的品位和规格所在!最好的东西,利用率一定是低的。有人说冰台一年只演了一轮,那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冰上芭蕾舞团。我想尝试组建中国第一个冰上芭蕾舞团,中国冰上芭蕾水平其实很不错,俄罗斯的冰上芭蕾舞演员都是退役运动员改任的,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在下属眼中,林宏鸣是一位颇具激情的、拼命三郎式的领导。项目最忙碌的时候,正好他摔伤了右脚,仗着自己开的车是自动档的,竟然用左脚踩油门踩离合,照样开车上班。拄着拐棍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把同事们都吓了一跳。
  “其实我们都有点怵他,我们叫他‘警察’,因为他特别要求完美,工作上哪怕有一丁点儿的错误,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
  有时候,他对下属很严厉。他常说,我现在不批评你们,将来观众就会骂你们。
  这位50岁的“剧场新人”,对工作始终保有旺盛的精力,每天除了工作、健身,还保持着大量的阅读。很少有人能在他脸上看到倦容,他说,我就是靠精神活着呢。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一流 剧场 营造 林宏鸣 营造世界一流剧场 林宏鸣 营造世界一流剧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