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事儿放心上 百姓事儿牵着走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政之所行 ,民生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首要出发点。   走基层的这一站,我们来到了山西霍州。这里曾经是个守旧的资源型城市,当地干部重塑民生为先的理念,处处把百姓事儿放心上,通过开门接办信访,完善保救助、障体系;通过大气魄治污、大手笔发展、大动作建设,还百姓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拔地而起的新霍州,感受到人们藏于心间露于笑脸的温暖,更处处体会到了霍州百姓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
   ――编者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每一方水土上的百姓都渴望能遇到为自己做主、为大家排忧的好干部。
  在汾水之滨、霍山脚下,就有这样的一群山西汉子。为了让老百姓在这一方水土扎下根、过得好,他们把空中的煤灰吹散了,把城里的街道拓宽了,把群众的事儿记下了,也让老百姓心里敞亮了。
  从前的霍州城区整体呈东高西低地势,南北由两山挤成一条窄窄的“长廊”。建市20多年,霍州没有自己的综合文化广场,没有大型的公园,甚至没有高楼大厦。由于面积有限,人多拥挤,学校、医院、商铺、住房等都交织在一起。
  如今的新霍州,且不说这工业大道的宽广,也不说那中镇广场的热闹。为官一时,如何造福一方,关键要想百姓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把百姓事儿放心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百姓生活的可喜变化;听到的,是这一方人民“谁不说咱霍州好”的由衷赞美。
  
  “他就是想跟你们说说政府好”
  我们赶到霍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刚走进福利中心大厅,一位老人就上前握住了我们的手。
  “欢迎,欢迎,听说今天会来记者,我们早早就在这等你们了。”福利中心主任连忙为我们介绍面前的这位老人,老人名叫李学祥,今年已经96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满脸笑容。
  “老人家住过来多久了?”记者问。
  “大半年了,还是共产党好啊。”大伙一听都笑了。
  一旁的老太插话解释:“他就是想跟你们说说政府好,我们是经历过三个时期的人,什么都经历过。没有政府、没有党,我们老了就没人管。”说话的这位正是李学祥的老伴儿王玉梅。
  恰好中心食堂即将开饭,老人们都已经下楼来,和我们闲聊的队伍“壮大”了起来。
  “能来环境这么好的养老院生活,是大伙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再也不用靠邻居亲戚接济了,每个月还发一百多块的‘零花钱’。”
  “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有党和政府做靠山,我们这晚年生活比蜜甜啊!”
  2010年10月,霍州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现在,全市有1.6万名60周岁以上农民享受到每月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每10人中就有一人享受到养老保险;1.5万困难群众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19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仅新农合一项,这个县级市的财政每年就要拿出500余万元给予补贴。
  感受到幸福的老人并不只在社会福利中心。2010年,霍州市共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1个社会福利中心和6所乡镇敬老院,对全市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孤老优抚对象进行集中供养和服务。全市集中供养率已达到70%以上,提前5年实现了省定标准。
  跟着大伙,我们走到了食堂,“这儿每天的食谱都不同,有荤有素。工作人员还为我们理发、教我们下棋……这跟城里没区别吧?”说话间大伙都乐了。 看到老人们就餐了,我们也该离开了,李学祥和他的老伴儿却执意要送出来。车子开动,我们相互挥手依依惜别,老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这是我们先前听说的霍州吗?”
  “3年前来过霍州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离开敬老院继续往市区走,霍州市宣传部部长黄晓君一路为我们介绍,霍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多年来,主要靠以煤辐射的洗煤、烧焦、炼铁等相关产业发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这里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
  2006年的时候,霍州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二级(良)以上的天数不超过26天。据几位当地人回忆:“这里的天永远都是灰色的,太阳光的强度穿不透弥漫在空中的灰尘。”“天从来没有蓝过,地上的扬尘永远是黑黑的煤灰。本来帅气的小伙,只要出门呆一会儿,就好像几天没有洗脸;漂亮的姑娘穿的衣服永远是深色的。”
  秋日暖阳中,我们站在霍州城区北侧的生态公园仰望天空,蓝天白云,“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我们曾经努力的目标。”
  “为了取缔200多家工艺落后的焦化、洗煤等中小企业,市政府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说掀起了一场环境整治风暴并不夸张。”
  “投资1.7亿元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大规模实施绿化造林,为的就是一举摘掉环境污染全省倒数的‘帽子’,还霍州百姓碧水蓝天。”
  去年,霍州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335天,是2006年的13倍之多。近年来,该市又被评为全省蓝天碧水先进市、中国绿色名市,并连续两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环境改善了,霍州招商情况也更好了吧?”我们问。
  “是啊,3年前来过霍州的外地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说到这些,当地干部有种自豪的情绪。
  “我们有一个‘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路,工业上先后实施了国电‘上大压小’、兆光发电二期、化工公司节能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引进了香港华润、中石油昆仑能源两大世界500强和山西焦煤、国新能源两个全省十大能源企业。一个县级市能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是不多见的。”
  荒山被绿化了,道路被硬化了,广场、茶庄、观赏亭、管理用房、健身区在霍州应有尽有。2008年以来,迎宾大道、霍东大道和108国道改线工程相继完成,中镇广场和永和公园结束了霍州建市20年没有综合文化广场、没有生态休闲公园的历史。整个霍州城区面积新增6.3平方公里。
  生态公园里,乔、灌、藤、花各种植物相接、相依、相嵌;桥、亭、堡、塔和主题雕塑、文化景墙疏密有间,富有层次。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为像我们这样的游客设置的,而是为生活在这里的霍州百姓。
  
  “撂下锄头就跳舞”
  晚上七点,夜色渐浓,在霍州中镇文化广场,灯光温暖,歌声悠扬。广场上的人群,有的悠闲散步、有的欢歌载舞,人们用笑容向记者们昭示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霍州群众喜欢文化活动本来就有着历史传统,这几年霍州市委宣传部又大力提倡,乡亲们更来劲儿了,好多人是“撂下锄头就跳舞”。
  走进广场跳舞的大部队,录音机的声音吵得记者连想问几句话都听不清。
  “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 ,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大姐、大嫂们的动作比不上专业演员,可那神态、那认真劲儿,一点不含糊。
  “大姐,这是什么舞?”
  “三步踩。”
  说话间,我们的一个记者就情不自禁地跟着扭了起来,旁边的大姐说:“这可不是单演给你们看的,天天晚上都有人在这排练。”
  “哈哈,知道!知道!比咱城里强,我想跳还没有地儿啊,你们多好!”记者说。
  “那是!这届政府领导好……”
  往广场北边走, LED大液晶屏上,我们看到了一段回放影音:大雨滂沱中,几千名干部、群众、学生或打着雨伞或披着雨衣,时间显示8月19日上午,中镇文化广场举行的是霍州市2011年度四类家庭学生救助暨 “爱心助学”大会,和对四类贫困家庭学生捐款献爱心活动。
  只见在《爱的奉献》歌声中,助学金发放仪式开始。贫困学子向台上台下深深鞠躬。一位考入山西大学的小姑娘,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抽泣地说:“是党和政府帮我圆了大学梦,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原来,2011年6月11日,霍州市市委书记陈纲在霍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响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们实现了有饭吃、有医看、有学上、有事干、有人管的‘五有’标准。‘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将标准提升为实现吃好饭、看好医、上好学、就好业、居好家的‘五好’目标,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人们不会忘记,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5年前的霍州曾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城建欠账较大、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民生,走转型发展之路!霍州的决策者将 工作的重心倾斜在了“民生”上。
  为此,霍州市还大力开展了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展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活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为市民开辟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2010年,该市全年培训劳动力7000余人次,新增就业岗位5400余个,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800余人,一次性购买公益性岗位400个,安置环卫工人200人,有效解决了下岗职工就业难的问题。
  
  “朱勃陶新春快乐、早日康复”
  霍州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受助儿童朱勃陶的家中,一提起儿子患病的事,朱文华便热泪盈眶,“我儿是301医院有史以来诊断出的第二例病历。”
  朱文华说的病是罕见的布加氏综合症(脾肿大,血管堵塞,肝硬化)。2009年9月,还在蓝天学校上初中二年级的朱勃陶突然腹部疼痛难忍,送往霍州和太原的医院后都无法确诊,后被北京301医院确诊为布加氏综合症。
  “诊断一出,得马上手术治疗,预计治疗费用20多万元。当时我们已是一贫如洗,连4万元的押金都交不起。”
  话题一下沉重了起来。
  “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陈纲书记救救我们。没想到他那么重视,当天就为我们召开了一个专题办公会,募集捐款,我儿子才顺利入院接受治疗。所以我们一家人都永远感激他,感激政府。”泪水冲出了朱文华的眼眶。
  “勃陶,还在上学吗?”
  “上呢,在职业高中学计算机。”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跟我们一起坐在炕头的朱勃陶已经康复,说完话便羞涩地一笑。
  朱勃陶家的土胚墙上,挂着一副泛黄的贺联,上面写着:“朱勃陶新春快乐、早日康复。”这是霍州市委书记陈刚兔年春节来看望他时挂在一个水果篮上的,朱勃陶把它取下挂在墙上用来激励自己,“要好好读书,以后回报社会。”
  “朱勃陶只是个例,如何解决困难群众点多、面广的问题?”记者问道。
  “从2009年,市里已制定出台了《四类困难家庭学生和农村80岁以上老人固定救助方案》,即对城乡双亲亡故、单亲亡故、个人重大残疾、父母一方重病卧床的四类困难学生和农村80岁以上老人实施固定救助,救助标准每月 66元至150元不等。”同行的民政局干部解释道。据说这在全省开了先河,两年来,已有1550余名学生和323名老人接受了救助。
  
  “要让不幸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看完朱勃陶,我们又来到霍州市三教乡库拔村西边的一处农家小院。远远地我们就看见杨云飞在门口等候了,他把来的人逐个打量了一番,眼神稍微有点低落,大概是又想他的陈叔叔了,可惜今天他的陈叔叔因为工作原因并没有过来。
  同行的霍州干部透露:“现在霍州有干部调动,书记先不问你办公室搬没搬,工作交接没交接,而是问你包联的那个孩子,还继续包不包?不包了,有的是人包。”
  原来在霍州,每位市级领导都包联一名特别困难的孤儿或孤寡老人,用霍州市市委书记陈纲的话说:“我们不仅要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得完学!”三教乡库拔村双亲亡故的孤儿杨云飞,就是在陈纲书记长达两年多的包联关怀下重新鼓起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杨云飞是个不幸的男孩。1998年生于霍州三教乡一个名叫杨节的偏僻小山村。母亲在他出生三个月后病逝,父亲在他五岁时病逝。云飞自小和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异常困难,后为上学,迁居库拔村。
  杨云飞也是个幸福的男孩。幸福源于霍州市委市政府对困难群体的热忱关注。2009年以来,为了让所有困难群众都“有学上,有医看,有房住,有饭吃,有活干”,霍州市推出了一系列救助困难群众、改善百姓生活的“民生套餐”。
  陈刚书记包联杨云飞后,原本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云飞,变得开朗起来,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在大家的鼓励下,杨云飞从炕头站来气,朗诵了自己在霍州市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作文《我的母亲》。
  在杨云飞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字典,“是陈纲书记送给我的”。翻开字典的扉页,“要让不幸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杨云飞说,陈叔叔这句赠言会一直激励着他。
  包联之后,杨云飞和陈刚开始成为彼此时刻挂念的亲人。“快过年的时候,陈叔叔把我接到城里理发、洗澡、买新衣服……”
  杨云飞的爷爷说:“要不是陈书记,这娃根本没人管,我们也没有本事抚养他,现在他能念成书了,学费也交得起了,性格也好了。”
  临走的时候,我们发现杨云飞家的院子里还有个菜园,数了数,园中种了十多种蔬菜。
  杨爷爷说:“自己吃着方便,也为了给孙子做个自食其力的榜样。”我们心中不由得赞叹。
  
  “干的好是应该的,干不好是不允许的”
  对于不少领导干部来说,信访工作是个老大难。但在霍州市委书记陈刚的眼里,信访工作却是个和风细雨的工作,不过陈刚笑言:“和风不能我一个人吹,细雨也不能我一个人下,需要大家共同创造霍州信访工作的晴空丽日。”
  我们来到了市信访接待中心,中心内滚动的LED显示器上,第一条就是市委常委的联系方式。“手机常开,让群众找得到;门要敞开,让群众见得到。”霍州市委书记陈纲的手机经常保持24小时开机,越是陌生号码越及时接听,保证群众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映。陈纲说:“群众工作干得好是应该的,干不好是不允许的。重视信访就是关注民生,群众找干部反映问题是权力,干部为群众解决难题是责任和义务。”
  正是基于这种亲民为民的责任意识,2009年,霍州在临汾市首家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网络和市信访服务中心;2011年4月,又开通了信访热线和电子信箱;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信访专项处置资金;市级领导每周固定接访,市委书记每周一接访雷打不动。
  霍州市因推行“三四五”信访工作法而备受各界关注,也因此得到了山西省信访局的肯定。他们编写了信访服务三字歌,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推行了直通式、联通式、网通式、变通式、互通式“五通”工作法。
  长效机制的建立,换来的是沿路畅通、矛盾的及时化解、困难的合理解决,一改往日“霍州人爱告状”的信访局面,扎实细致的信访工作如春风化雨。当一件件纠纷被化解,一个个难题被突破,一颗颗民心也被温暖,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信力也在这和谐春风中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来……
  后记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建设无小事。当民生话题放在家庭层面时,也许就是一袋面、一壶油的问题。但从政府层面讲,它是执政之本,是发展之基,是和谐之根。
  从巩固“有饭吃、有医看、有学上、有事干、有人管”的“五有”标准,提升到实现“吃好饭、看好医、上好学、就好业、居好家”的“五好”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是一种理念,而是要实实在在让百姓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固定救助、开门接访、多重保险等一系列细化量化的举措让我们切实看到,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引下,霍州市倾心倾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切实为百姓构筑起了遮风挡雨的“幸福大厦”。
  每个人的幸福需求各不一样,对幸福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今,霍州百姓用发自肺腑的“谁不说咱霍州好!”,把真切的幸福感觉表露无疑。这幸福就是身边秀美宜居的生态,自强创业的激情,浓郁深厚的人情味,可望可及的楼房,充满关爱的民情。
  浓浓的实干精神与多情的山水交相辉映,构筑着、凝聚着、吟唱着霍州美好的明天。
  (孙美琴、张吉林、赵润伟、王翠对此组报道亦有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事儿 心上 百姓 把百姓事儿放心上 百姓放心 百姓放心医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