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城突围】丧尸之城2中文破解版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北京用“摇号新政”限制车辆上路,而这一招,早在去年4月就遭到成都人的反对。摇号是否是一剂良药还不得而知,另一味药方―车牌拍卖,在上海实行了16年之后依旧未摆脱合法性的质疑。北京、上海、成都,看中国三大“堵城”突围运作,背后则是三地政府的不同治理方式。
  
  几年前,中国人以为,治堵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超大都市的专属。转眼间,拥堵却成为中国普遍的“城市病”。可能你还对北京立交桥上被堵两三个小时动弹不得的经历心有余悸,转身,回在杭州,你依旧被堵在回家的路上。
  拥堵从北京、上海、广州,如病菌传播般,正向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长春这样的省会级城市蔓延,速度越来越快,触角甚至伸向了汕头、宁波等长三角、珠三角的二三线城市。
  为什么一座座城市成了堵城?
  在千篇一律的建筑包装下,全国的城市越来越趋同,普遍缺乏长远规划,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行政区、商业区、工作区域高度集中。开发商力量远超过了规划力量,大规模的商业楼盘出现在城市的周边地带,却如“睡城”般寂静。工作与生活区的剥离,不得不依赖交通工具,但是道路设计不科学,轨道交通发展过慢,公交网络不合理等等因素下,人们将解决之道转向了拥有自驾车。
  但是,一场小雨、一场小雪,甚至一辆小车在路上抛锚了,都会引起整个城市交通路段的瘫痪。如何治堵,成了中国最大的公共民生难题之一。
  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是车辆保有量位居前三的城市,我们以三个城市作为样本,看在堵与治的突围当中,三地政府有着怎样的治理方式。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公布了治堵新政,旋即引发抢购风潮。北京人惊奇地发现,所有表面的疯狂背后都有一个理性的逻辑,每一个小道消息被证实真实过后,丧失的都是对公权的信任。而梳理每一次北京治堵政策的出台,都会让生活在这座巨大型城市人们深深地忧虑:那些指标不治本的办法用尽之后,还如何面对它的拥堵问题。
  上海以“拍卖”形式控制汽车上牌,实行16年后,法律依据始终模糊,黄牛操控价格,拍卖的资金去向成谜。在确实有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控制了机动车保有量之后,人们追问的是其合法性,而不是它的效率性。
  好在还有成都这样的城市。在面对大都市病时,这个城市的政府展现了对民意真诚的尊重,这个城市的市民体现了公众参与的热忱和能力。这让人深感安慰,公众参与从来都是现代城市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没有两个城市是一模一样的,学习哪个经验,规避哪种恶果,也许每个城市的选择都会不同。但是,选择一种更公开、更透明、更民主化的路径逃离拥堵,却是共同指向。

相关热词搜索:突围 堵城突围 突围僵尸城 突围丧尸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