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威这,就是文化着的北京】关威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如果你还不是‘elyita威的生活便签’的邮件组成员,现在我们邀请你的加入,你不一定要去,可一定要感触,这就是文化着的北京!”elvita威在他们自己制作的书签上这样兴奋地写道。
关威和Elvita,是家住北京的一对80后小夫妻,也是“elvita威的生活便签”的义务制作者。你只需要发一封邮件到elvita3999@gmail.com,留下常用邮箱。无需注册和任何费用,他们的邮件就会每月定时到达你的邮箱。点开每份附件,左上角都是挥舞着手臂奔跑的小人Logo,“朋友设计的,拿给我一看,正好与传递分享的气质相符”;下方则分门别类地列出了一个月内的北京演出、展览、讲座沙龙信息,周末还有重点推荐,其资讯全面、详实、及时,远超过任何一家正式媒体。
“夫妻店”与“手工作坊”
Elvita生于1981年,“她大大咧咧,什么都喜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与艺术冲动,跟这个浮躁的时代贴得不是很近”。2007年她和关威商议想定期把北京丰富的文艺信息告诉所有的朋友。
个性沉稳的关威担当起经营运作的重任,为太太这个“一拍脑门”的决定实践:从技术支持到宣传合作,全程把关。
初期的信息搜集是网摘,每天要浏览100多个网站,疲劳战试验了一年多打住,关威开始一家一家打电话,与主办方谈合作。为获取大使馆主办的活动信息。有时甚至需要面见使馆官员。“多数都得自己找上门去,谁都不认识,看到谁像,就直接递名片,像个创业青年,好在对方的反应都还算正常。”
关威清晰地记得,订户最开始只有MSN上的35个人,全部是小两口的朋友,而现在“邮件订户接近14000户”,再加上转发,“保守估计影响3万人”。
信息容量与订阅数同步膨胀,“有月刊、周刊、重点推荐,月刊20万字,160多页,打出来就是一本书。”如此巨量的信息搜集、汇总与编辑,至今仍然是夫妻俩人工完成,占用了全部的休息时间。以往是下了班就打开电脑开工,有了宝宝以后,Elvita每晚都是把宝宝哄睡了才上线编辑。细心的订户们往往会发现,热乎乎的生活便签经常发自凌晨。
为避免被误认为垃圾邮件处理,关威编写了一个小程序,且能让每个订阅者收到的邮件都是人性化的“独一份”,据说这是借鉴了外国公司发工资条的方法。除去资讯提供之外,小两口还经常会在便签正文写些温暖贴心的祝福和提示。
生活便签在京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文艺青年们有了它就如同精神国度有了地图。小两口在京城年轻人心目中,已经成了小红人,曾被邀请到单向街沙龙作过演讲。一些嗅觉敏锐的主办方。也渐渐意识到这个平台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合作,向他们邮发信息资料,“保持固定联系的大概有四五十家”,从国家级大剧院,到酒香巷子深的小酒吧。生活便签已然成为一个奉行独立与分享精神的品牌。
文艺青年模范家庭
关威与Elvita是朋友眼中的“文艺青年模范夫妻”。两人结识于一个电影论坛,第一次见面就足够文艺:两人坐在空荡荡的影院里看《鸟的迁徙》,鸟群的翅膀不断振动着放映厅的空气和两个年轻人的心。
拥有共同爱好的小两口,业余时间排满了文艺活动的日程,以前下了班就奔向各式各样的场所沙龙――如段子所说,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不在去现场的路上,就在另一个现场。常会有人参加完活动后回家写博客,记道“今天在现场碰到了传说中的Elvita和威”。
就在2009年,Elvita和威有了自己的小宝宝。订户和网友们纷纷回信和留言,送上温暖的祝福。
关威把手机里存的宝宝照片拿给记者翻看。“Elvita现在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做两件事――照顾宝宝和做这份便签。”说起太太和宝宝,他眼里已是满满的爱意,“有了孩子后。男人的心态往往会有巨大转变。一方面更加柔软,脾气更好一些,一方面更加坚强。”
为人父不久的关威翻阅华德福教育书籍时,对扉页上诗人纪伯伦那首《孩子》印象深刻。甚至能成段背诵:“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对自己的渴望。”当背到“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箭矢”时,他眼睛闪亮。现在,他们已经能带着宝宝四处看演出了,从“文艺模范夫妻”变成了大家羡慕的“文艺三口之家”。
奇幻城市中的理想人群
关威的手机铃声是童声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跟王朔生长在类似的环境,他对“干部大院”很熟悉,“大院出的最多的就是疯子和傻子”,到同学家玩,会有当高官的爷爷给小孩削梨吃;遇到克林顿访华封路,放学就回不了家。北京的光怪陆离,使人似感五味杂陈:“它特别不真实,北京是个特别后现代的地方,什么都像新闻联播一样看得见,影响着你,但又那么远。”
正式工作前关威在酒吧排演戏剧,为维持演出运作,自己批过一批碟去王府井的地下通道出售。站在流水般的行人边,身旁一同摆摊的,居然还有上访者――上访之余,他们售卖1块5毛一面的小国旗藉以维生,以男一种奇异微妙的状态与这个国家互动着,这种纯拧的感觉经常让他觉得魔幻。摆摊打游击也有“落网”被逮的时候,城管往往感到匪夷所思,“你一北京乖孩子跟上访的混一块干嘛?”
他很容易就能和各种身份的入聊到一起:军人、农民、文艺青年。“只有这种超级城市,人们的关系才剥离得彻底,按照法制与规则运作。”对于孤独的年轻人来说,迫切需要某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来彼此维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艺。而“文艺青年”的范围实际远比我们观念中的要宽泛,“有很多中年人,他们玩玩音响,喜欢骑马,疯狂集邮,都算文艺青年。”
“我还琢磨过组织一个单身文青的相亲大会,好多场地也都在撺掇我做。他们心气儿高,收入不是主要交友标准,平时见面不容易,网络上又太虚,还是真人现身比较靠谱。”他想提供一个可以“聊得更发散一些的实体场所”:“每个人进来留个手机号,承诺:我是单身。挂一墙杯子,每个里面塞一个小条,一寸照片,看看别人给你写了什么,中间一张桌子……我是一个想法特疯狂的人,什么都想。”
还有另一个北京
尽管工作紧张,关威说生活便签会一直以这种非盈利的运作方式存在下去。
“商业的融入是个很麻烦的事,有的是不太对,有的是很不对。”为此,他愿意与商业诱惑保持距离,坚持便签的独立性。在生活便签之后,京沪杭等几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零星的模仿者,但远未达到Elvita与威所付出的超常耐心程度和工作量,均未成气候。“我不像很多三十多岁的白领那样心慌。哪怕哪天没了互联网,有人把线拔掉了。我也可以照常生活。制作便签。我可以写在卫生纸上,印出来散发。”
在关威眼中,上海、广州,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无法与北京的文化氛围相比拟,“它们太沙漠了”,例如经济发达的上海,“所有的事情都会运行在经济上,有一个投入产出的比例。”“而北京不是这样,北京的上空永远弥漫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味道,一直是我脑中的印象。”
那个常人看到的北京,是整个国家神经交汇的CPU,八百多年历史,插满课本与电视里常见的标志性景观,“四百万辆机动车,高得离谱的房价,数十万张盗版DVD,两种二锅头。”而关威印象中另一个潜伏着的北京,是年轻人的乐园,是不被商业噪音淹没的高地,演艺沙龙讲座论坛挤爆了日历,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我们做这件事,只是想让人看到,还有另一个北京,仅此而已。”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 文化 关威这 关威这 就是文化着的北京 北京的文化 北京的历史文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