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蕊,大城小爱] 大城小爱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丁蕊 出生:1981年居住地:天津 身份:婚礼策划师,“小蕊婚典”创办人 “80后”特质:坚韧、有激情、有想象力、喜欢美好、浪漫、重感情的“工作狂”
语录:无时不在的压力,曾经的迷茫,创业中的艰辛与困惑,这一切验证了我身上一点,坚韧,再一点就是激情,用激情才可以保证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2009年,一对来天津工作的大学生找到了丁蕊的“‘80后’个性婚典”工作室。
“一个南开大学的,一个天津大学的”,男孩家在河北,女孩家在北京,他们通过网络相识,现在想办个不一样的婚礼,女方家要求婚礼当天,女孩必须从北京出发。
从北京到天津,一去一回,车队至少消费五六千!但丁蕊却有了一个不赚钱的大胆想法:在火车站站台迎亲!
两个80后新郎新娘跟她一拍即合,丁蕊直接找到天津站站长游说,选择这个方式她还有一番用意,婚礼前一天正是北京至天津的城际高速一周岁的日子……8月2号,在众人的见证下,他在站台抱起了穿婚纱的她⋯⋯
“没点儿勇气做不来这个事情,这就是‘80后’,张扬。”这也是丁蕊喜欢“80后”的原因之一。
在她眼里,这个城市到处充满了这样的大城小爱,这是“80后”收获爱情的季节,不搞流水作业、模板化,她喜欢“80后”,想打造属于他们自己值得珍藏的成人礼。
道具不是越贵越好,形式不是越离奇越好,淡化繁琐的形式主义,放大、制造新人爱情中独特的闪光点才是丁蕊认为最重要的。几十场婚礼做下来,场场动人,场场不同,越来越多的小两口上门找她给婚礼当“导演”,写脚本。
黑白片、老照片、电影风格、唯美精致的MV,“爱,才是婚礼的主角。”
爱你,没错……
丁蕊曾遇到过一对因为买不起房而差点分手的情侣。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好,因为房子涨价,买房的计划变成了泡影。面对压力,男孩无奈提出分手。直到两人筹备婚礼,女方家仍然在跟女孩冷战。
丁蕊叫两人背着家里录了一段MV,在婚礼现场回放当时的心情。
当大屏幕上,女孩儿说:“我从来没图过他什么,我可以不要车,不要房子,我希望的幸福就是两个人相依相伴……”时,台下知根知底的朋友们都哭了,女方的父母也哭了,“什么叫婚礼啊,一对新人,爱的神圣而幸福,这是重点。”
“整场婚礼淡化后面仪式部分,那种台下掌声不停、台上吻不停,太俗,我不喜欢,我把重点放在前面,放大两个人的恋爱故事,要让父母觉得,我把闺女嫁给你,行!男人娶到这样的姑娘,挺好!要做到这种效果。我要的只是一个拥抱。”
2009年5月,另一对儿新人的故事让丁蕊印象深刻。
两人因为同学介绍而认识,男孩有点儿傲,女孩有点儿大女子主义,一开始恋爱女孩总找不到感觉,直到一次结伴旅游的途中他们遭遇了车祸!
丁蕊将这个婚礼设计成了访谈式,在现场,谈起那段经历,男孩儿泪流不止,女孩告诉主持人:“当时我们都受伤了,他嘴角在流血,却一直安慰我,说不要怕,很快就会来人的……我不知道那时他肋骨已经断了两根,非常危险⋯⋯”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两个人终于拉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婚礼现场,从来没说过一句软话的女孩向男孩告白:
“亲爱的,我们从相识到相爱,经历了坎坷的过程,你用你的信心与行动感动了我,让我学会包容、坚持与信任⋯⋯你用行动诠释着一个男人的责任,我爱你,抱抱我好吗?”
平凡,与你相伴
与轰轰烈烈相比,大多数人的爱情在平凡中见真情。“让挺小的一件事情变得有意义,才体现策划的意义。”
有一对新人最难忘的是去公园玩时第一次吵架,那里有画素描的,女孩想画,男孩觉得耽误时间,不让画,最后就赌气各回各家了。丁蕊知道了就让男孩带着两个人的照片,去画一张添了皱纹的合影。
婚礼上当和新郎新娘四手相握时,主持人问新郎,“当她不像现在这么漂亮,身材佝偻,满脸皱纹时,你还会爱她吗?”他说:“我有一幅画,画的是我们60岁以后的样子,我想告诉你,不管你今后什么样子,你都像今天一样,是我生命中的天使。”“当时新娘眼泪‘叭’就下来了,过去就搂住了。”
“有的事当事人不觉得怎样的,放我手里也许能看到一些感动的点,把平凡变成不平凡。”
爱情,我的事业
丁蕊把别人的爱情当成自己的事业,“我就是在享受,看每对新人的故事在台上演。有的时候策划时没有感觉,到了现场,真的会哭。局外人都这样,他们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我的婚典是典给想结婚的人看的,让单身的看了也想结婚。我本身就喜欢浪漫,我知道作为女孩子,喜欢什么。”
为了更好的策划,丁蕊总结了一套调查问卷,让新人们各自去写,不许互相商量,写完后通过QQ各自发答卷。“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没觉得感动,再回想时,你可能感动到哭,或者升华一下,会觉得很艺术,关键看怎么抓这个亮点。”
丁蕊现在QQ上的个性签名就来自她帮一对新人做的策划:男孩第一次给女孩送的99朵玫瑰,女孩一直没舍得扔,搁干了,实在保留不了,她把花瓣揪下来,装在放奶粉的桶里,装了两桶多。商量结婚时,女孩给丁蕊拿来了这些玫瑰花瓣,虽然一点儿花的样子看不出来,但她说这是他送她最难忘的礼物,她最喜欢。
丁蕊把玫瑰花瓣磨成了粉,去玻璃工厂做了一个大沙漏。婚礼那天,新娘将沙漏送给了新郎:“幸福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我不愿流走半颗,所以把它做成了沙漏,让时间证明,幸福在一点点聚集。”
为了打造独特个性,很多道具都是丁蕊亲手制作。有一次她在车上看到一个皇冠样的香水瓶,很喜欢,就自己画个草图,找工匠打造了一个很大的皇冠型花架,一些小道具她设计的样子很新颖很漂亮,用完就被人拿走了。
因为事必躬亲,丁蕊在圈子里有个出名的原则:每天只定一单,先到先定。“因为每个会场,我必须亲自去,一些特别个性的仪式,有时候自己去替音像师推音乐,做衔接,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要照看到,一天只能照顾一场。”
在朋友眼里,平时的丁蕊嘻嘻哈哈特别好相处,但一到了工作的时候,特别认真,女强人范儿的,如果哪里不符合要求,她就会要求重来。
“哪怕赚少点,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也因为如此,很多新人在婚礼后跟她成了好朋友。自2008年2月1日开业到现在,工作室“回来的活儿特别多”。虽然是个新店,但定单已经签到了2011年。
“80后”,张扬传统
丁蕊从小喜欢美,从事过影楼化装师的职业,之后又去了婚庆公司。在与新人不断的交流和感悟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她想让更多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回忆,老板不让做,她就出来自己干。
“以‘80后’的理念与视角看它的故事,‘80后’的理念就推出来了,‘80后’能接受我的想法,因为骨子里面都挺张扬的。”
2009年11月21日,丁蕊做了一场在球场举行的婚礼,男的是天津的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女的是教师,丁蕊做了一个球门大小的喷绘,上面还写几个字:追“球”梦想,追“球”爱情。
随着接触的新人越来越多,丁蕊对“80后”也有了进一步的划分:“‘85前’的婚礼还要求隆重,甜蜜,更多地体现爱情,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而‘85后’则更注重形式,千奇百怪的形式,非常个性。”
在“85前”的婚礼中,还有很多传统的东西,交换戒指,会牵着爱人的手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感恩茶环节,会给父母送一个靠垫,说以前您是我的依靠,今后我们是您的依靠。
而“85后”的婚礼则不太轻易被感动,他们的两性观念和对婚姻的态度也更开放,明年丁蕊即将要做的一个婚礼就依据新人的口味做成了小品式的,分别模仿文革时期、80年代和现在灰太狼和红太狼的爱情模式。另一场“85后”婚礼,则让两个介绍人以相声的口吻开场,非常简单随意,“我怀疑到了‘95后’,婚礼可能都会取消。”
“到那时,我的店也许会改名为‘90后个性婚典’,我会退居二线,让‘90后’来做,因为我更喜欢‘80后’。”
相关热词搜索:大城 小爱 丁蕊 丁蕊 大城小爱 大城小爱 小品大城小爱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