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军:党的思想理论要与时俱进|思想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张树军,1957年出生,山东泰安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第三研究部副主任,是第六次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的主讲人之一,他们的讲课内容是关于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在党的80多年的实践中,党的思想理论是怎样与时俱进的?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张树军。
记者:您是理论工作者,是党史研究专家,请您先谈谈您的学术生涯好吗?
张树军:我在山东大学学的是历史,毕业后又考入北师大马列所读研究生,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并于当年调入中央党史研究室,至今已18年了。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编写、修订《中国共产党历史》,已出版第一卷上下册,并参与编写《中国共产党简史》。在此期间,我与他人合著的《毛泽东之路》一书,曾获中国图书奖;作为主编之一,并参与编写的《红军长征史》一书,曾获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与他人共同编写的《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一书曾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由我个人写作的《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一书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要有历史理性,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同时,也是更重要的,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句话,要做这项工作,就一定要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
记者:请您谈谈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是怎样与时俱进的?
张树军:我们知道,1921年党的“一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中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必然会遇到很多前人所没有解决甚至没有遇到过的复杂问题。要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必然呼唤和产生新的思想理论。
历史证明,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将指引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通过对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我们党一直是根据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记者:请您再谈谈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经验是什么?
张树军:我正想谈谈这个问题,要与时俱进,使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我们认为有这么几条经验值得记取。
首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创新的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其次,准确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是理论创新的前提。今天,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与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与诞生列宁主义的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现在的中国与50多年前、20多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我们要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把握住时代脉搏,立足新的实践,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这样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与时俱进。
相关热词搜索:与时俱进 理论 思想 张树军:党的思想理论要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