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互动特点】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动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形势下,两种制度的对立实际上已让位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民族国家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对抗的一面下降,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上升,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已从以斗争为主线转向以和平共处为主线。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对双方关系的基本判断由过去的零和博弈向争取双赢的结局转变。
  在冷战时代,两制关系主要是以斗争为主;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双方都以相对和平的心态关注对方,看待对方。过去讲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其主观动机是立足于同魔鬼打交道。同魔鬼做交易,是要等待时机,时刻准备消灭对方。取代对方。今天即使讲两制间的斗争,也是在和平共处的大背景下讲的,是在认可对方的生存权,承认对方的合法存在的背景下讲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待对方的基本态度,已经从最初的你死我活,转变成全球化时代的你活我也活,谋求双方共赢。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制度,模式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增多。在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中,对立方面曾居于主导地位,但二者从来没有间断过互立学习和借鉴。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就曾借鉴社会主义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做法,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等。苏东国家50年代开始的改革,也吸收了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及管理方面的积极经验。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时也学习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两制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更加突出,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学习,政策和模式左转。危机发生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政府干预措施。奥巴马上台后公布了一个自二战以来占美国GDP百分比最高的预算,内容涉及增加税收、调整收入分配、使社会计划的开支超过国防开支等,几乎涵盖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专家指出,自约翰逊和罗斯福以来,还没有哪位总统采取行动,在如此多的领域、如此大的范围扩大政府作用。在所有制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为拯救危机,重新掀起了国有化浪潮。为此许多国际评论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资本主义化的国家,“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开始“建立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当然西方资本主义重启国家干预、国有化只是一时举措,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在危机中向社会主义学习和借鉴确是无疑的。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和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被纳入到统一的世界市场、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与之相伴随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彼此间的依存和相互渗透关系不断加深。首先,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经济依存和渗透加深。到金融危机前,美中贸易额已达3330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巨大。中美双边的长期投资(直接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扩大及双边资金流动的加快,加深了两国的金融联系。特别是中国对美债券的投资,到金融危机前已达8000亿美元,中国购买了1.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此中美经济在金融领域内已相互渗透,利益联在一起。其次,中国和欧洲双边经济的依存度与相互渗透也明显加深。现欧盟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还是中国第一大技术和设备供应方和重要的外资来源地。
  4、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相互合作增多。社会主义运动最初是由于资本和市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扩张而导致社会问题的涌现而出现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则是资本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所造成的。这些问题是需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去面对的全新问题。今天人类社会面对更多的新问题,环境污染、恐怖活动、跨国犯罪、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国际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协调以采取一致的措施,也需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国家共同协调一致应对。在目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合作领域更广,合作程度更深。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全球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举行G20峰会,共同拟订全球金融治理措施。中国与美国两个最大的战略对手开展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之间的合作已成为利益攸关方。在中欧方面相互合作也在不断加深。中欧在工业政策、贸易政策、竞争政策、环境政策、知识产权和纺织品贸易等方面都建成对话机制,中欧经贸合作在不断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
  
  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复杂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全方位的。
  1、积极而审慎地参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必要条件。
  第一,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与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经济全球化的每一次浪潮都为社会主义发展带来重大契机。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革命为动力、以商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不仅推动生产力大发展,而且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使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子、化学、钢铁等工业革命为动力,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又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使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率先突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以大规模的商品、资本、技术输出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形成,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在此过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了分化,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没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战略调整,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成就毁于一旦。而中国共产党人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动态联系中,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坚定实行改革开放,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已成为校正全球化方向的重要力量。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必将在全球化进程中顺势而为。
  第二,全球化扩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时空回旋余地,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为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的各种痼疾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不断积累和加深。如主要发达国家资本、财富的进一步集中和贫富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加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掠夺,加深了少数资本主义富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无序扩张使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等的压力空前加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中核心作用的加强,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
  2、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在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中,社会主义始终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危险,这是对社会主义的最大挑战。具体说来:
  第一,在国际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全球化过程中抢占的先机和优势,竭力维护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挤压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空间,延缓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
  第二,在国家安全上,全球化扩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综合安全挑战。在经济安全方面,市场力量已逐步取代政治和军事权力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其经济在世界市场占有的份额很低。随着国际金融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由于金融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和能力有限,因此有被卷入危机的风险。
  第三,在意识形态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以经济、科技、军事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占优势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力促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产生“裂变”,达到“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攻势没有减弱,“西化”、“弱化”和“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造成巨大的威胁。
  
  (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 条件下 资本主义 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互动特点 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未来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