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美的创作艺术 红楼梦之黛玉重生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简略分析了曹雪芹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描绘美人的成功艺术手法的同时,独创以泪写美艺术手法。   【关键词】黛玉;美;泪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曹雪芹倾其全部艺术才华写黛玉,用心之苦,前无古人。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描写美人的艺术成就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美方法,成就了一位千古动人的艺术美人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对美人的描写有着杰出的成就,很难――备记,但大体上,比喻、陪衬对比、工笔细描是常见的写美人方法。《红楼梦》全面继承了前人写美人的方法:
  一是以美人比黛玉。小说多次以西施比黛玉。第三回在总结黛玉的容貌时,说“病如西子胜三分”。第六十五回里,兴儿说:“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她‘多病西施’”。第六十四回里,黛玉跟宝钗谈起自己作《五美吟》诗的缘起时,说:“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以寄感慨。”这组诗的第一首便是咏西施的:“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雪芹在不同的章回里,从不同人物视角论黛玉之西施美,多而不腻,化俗为雅。尤其是以诗的形式让黛玉自比西施,从文化的层面比出西施的稍逊风骚。用小说中其它美人作比。宝钗在贾府过第一个生日时,请戏班子唱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演这出戏的小旦活像林黛玉。以戏子的风流俊俏来比黛玉。雪芹把睛雯当作黛玉的影子,使读者时时能从晴雯的神情言语看出黛玉来。宝玉写的“绛芸轩”三字由晴雯张贴,由黛玉评价。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一行为集中照出黛玉的勇和巧。宝玉写“芙蓉诔”,一诔两用,既伤悼晴雯,又暗暗预吊黛玉,正是黛形晴影映照。秦可卿长得既像黛玉又像宝钗,把宝钗的鲜艳妩媚和黛玉的风流袅娜集于一身的人,所以,她的乳名是兼美。第八回,写秦业在养生堂抱的女儿,“长大时,生的形袅娜,性格风流。”黛玉天生的风流袅娜在作者两次写可卿时,给照了出来。用尤三姐比黛玉。兴儿向尤二姐介绍林黛玉时说:“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可见,黛玉是集中国古典众美人之美于一身,又兼舞台旦角美女的风华,气质情态以风流袅娜为主要特征的美女。
  二是以花比黛玉。在《红楼梦》里,黛玉同桃花的联系最为密切。她同宝玉一起葬过桃花,留下了“百年孤家葬桃花”佳话。当又一个春天到来,“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落了一地”时,黛玉再一次来到花冢,“哭的好不伤感。”唱出了打动一代代读者的《葬花吟》。在《桃花行》里,黛玉细状桃花,深藏自爱。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写出黛玉泪洒东风,独自凭栏,无人安慰陪伴的时候,她便以桃花为友。“偷傍”二字极言黛玉的孤凄,同时也点出了对桃花的解语――桃花鲜妍早开而飘落,黛玉红颜智慧而早逝。
  三是以月比黛玉。黛玉的吟月诗没有作成,正好香菱央求黛玉探春给她出个诗题,黛玉便说:“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这是作者有意借香菱之手作成黛玉的吟月诗,第一首吟月诗,主要是写“月形”,第二首写成了“月色”,这两首都失败了;第三首首联“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用“精华”二字指黛玉之神,而“冷月葬花魂”从另外一层意义上,曲折说明月华便是黛玉的神。
  把人写得貌似西施或花容月貌,毕竟是平常的文学手法。曹雪芹在继承前人写美人手法之外又独创以泪写美的方法。八十回里,写黛玉洒泪的文字随处可见,是读《红楼梦》人的心病,也是《红楼梦》的一大风景。《枉凝眉》里写道:“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黛玉的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流,极写其多。第三十四回,黛玉在其题帕三绝句中,又是这样写她的泪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她点点与斑斑。”“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黛玉的泪之多,日夜不息,如江似河,外界的人情物境对她一触动,泪便如雨随云而至。
  黛玉的泪有如下审美特征。首先,泪是黛玉抽象生命形式的具体化。雪芹以一个极具创新意义的“还泪”神话模式设定了黛玉一生的生命轨道。黛玉来到人间,目的是还账的,结账之日,便是她夭亡之时。她在灵河岸欠上了宝玉的一笔对她浇灌化育之恩,怎么报恩?就是凭她一生的眼泪清偿。泪就是她的命,命就是她的泪,掉一滴眼泪,生命之光就熄灭一分。所以说,泪是黛玉抽象生命形式的具体物化。这种生命的物化形式,在书的一字一行,一点一滴地把黛玉的生命意义慢慢展现给读者看。其次,泪是黛玉对宝玉爱情的具体化。黛玉对宝玉的爱情具有宿命性。她在荣府第一次见到宝玉时,便大吃一惊,心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也有同感。这是那个时代,雪芹世界观对爱情的宿命看法。宝黛之情是前世之恩的延续,他们在前世就是爱与被爱的双方,这样的人,今生必然情更深。然而木石前盟的愿望有重重阻隔,这爱情只发芽,不能长大,更不能开花,于是,黛玉对宝玉的爱便化成了一掬杜宇的血泪。第三,黛玉的泪是一种象征符号。生活在末世里的宁荣两府的众女儿的命运都由警幻仙子的薄命司掌控。这就是说,上天早已注定了她们悲剧的命运结局,由此,推而广之,在那个封建专制度下,天下的所有女儿都不会有好命运,所谓万艳同悲、千红一哭。泪从黛玉眼中流,却象征所有薄命女儿;作者把千红一哭下的泪都集中在了黛玉眼里,让她的泪成为一种悲剧命运的符号。
  《红楼梦》以黛玉的泪点点滴滴洒落在了全书的字里行间,形成了鲁迅先生所讲的“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的悲剧艺术效果,告诉读者千万不要被怡红院女儿们偶尔的笑声所迷惑,那只是一个幻影,她们的眼泪如果汇成河,足能淹没整个怡红院。
  (责任编辑:李先超)
  收稿日期:2011-8-18

相关热词搜索:红楼梦 黛玉 创作 《红楼梦》黛玉美的创作艺术 红楼梦的艺术之美 红楼梦林黛玉形象赏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