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盘点] 今日财经资讯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1 百度文库涉嫌侵权 总有那么一部分公司,虽然背负“流氓企业”的骂名,但却依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成为“流氓大亨”,或漂白,或继续傲慢,任你口水横飞。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里,百度、腾迅、奇虎,一个个商业成功者,虽不符合商业上彬彬有礼的君子气息,却代表着另一种功利价值观。
3月31日,继50位作家和多名出版商共同声讨百度文库侵权声明后,15位法律工作者也联合发表声讨百度文库涉嫌侵犯著作权的声援书。事实上,不仅是百度文库、百度音乐,在企业界,对百度的恶性竞价排名等行为也大有非议者在。
但这不妨碍李彦宏成为新科中国首富,这就是中国特色和逻辑。满足那些虽不符合公正平等价值原则但却是现实的利益需求,这是百度成功之道之一。自从谷歌离开中国大陆,国内搜索领域已无人能与百度匹敌。
事实上,在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的监管一直处于混乱和乏力的阶段,在文学作品之前,音乐作品、影视作品、新闻作品,都曾引发传统出版商、发行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
著作权人指责百度文库未经同意免费提供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供网友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百度则辩称百度文库中的文学作品是网友个人自动上传共享资源,百度在当中并未进行编辑和加工,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里的“避风港原则”――“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未从服务对象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条件下,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法律专家指出,百度文库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由共享的平台,百度文库还提供了虚拟积允兑换礼品等激励措施,百度文库为baidu.com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增强用户黏性,增加了站内广旨链接的点击量和阅读量,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构成了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侵害。
从音乐、影视、媒体报道到现在的文学作品,互联网的“免费共享”被宣传为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共享,加快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和知识的进步。这实在是一个荒诞的逻辑,垄断互联网企业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却看不到著作权人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所带来的权利损害和创新动力的下降。
而互联网的传播又成为一个巨大的推广渠道和销售渠道,让许多著作人在知识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亦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通过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分享,完成双赢,岂不更健康吗?而如果说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那么,请扪心自问:天下有谁会自愿地提供免费的午餐呢?
2 垄断国企“大丰收”
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来自垄断国企的利润特别引人注目。201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移动,都获得利润“大丰收”。
2010年财报显示,三大石油商利润总额高达2649.91亿,折合每天净赚7.3亿元。中国移动实现利润1196亿元,中国电信净利润157亿元。
中石油等“三桶油”利润增长的原因,得益于去年国际油价的高企,也得益于发改委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整。除了中海油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海外石油,其他两大石油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国内。
中国移动去年虽然受到联通和中国电信在3G领域的竞争,但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其利润额相差6倍的情况来看,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一家独大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这些垄断国有企业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不仅得益于其垄断地位,也得益于政策红利。中石油、中石化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不愿下调价格,年年喊亏损获得巨额的财政补贴,早在2005年和2006年,中央财政就曾分别给予中国石化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2008年中石化更是拿到了503亿元的补贴“大红包”。
而在国际油价上涨之时,三大石油公司又呼吁调价,在国际原油价135.36美元/桶时。国内汽油价是6480元/吨,而到国际原油价是74.35美元,桶时,我们2010年6月1日降价后的汽油价是7190元/吨。由此获得巨额利润。
高油价、高电信资费,是中国消费者经常抱怨的问题之一。受政策保护的垄断利润则掩盖了这些国企经营效率的低下和内部管理的混乱。
而更关键的是,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国家获得440亿元的红利,不到利润总额的3%,这些红利还有可能进一步返回企业当中。
去年开始提高的央企红利上缴比例,被批评仍然过低。国企亏损之时由政府埋单,盈利之时又没有全民分享,这是垄断国企目前最大的症结所在。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蒙古国政府3月31日决定,近280万本国公民每人将分得该国塔温陶勒盖煤矿536股股票红利。这是蒙政府首次以股份形式向全体公民分红。股票的价值则要等到蒙古国有企业“额尔德斯一塔温陶勒盖”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后确定。
2010年,蒙古国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以现金和非现金方式向每位公民发放150万图格里克(1元人民币约合180图格里克)的福利,履行让国家矿产资源的收益惠及每个公民的承诺。
3 东京电力国有化?
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福岛核泄漏危机仍未解除,而作为福岛核电站运营商的东京电力公司在此次处理核泄漏过程中的种种不足,饱受日本政府和民众的批评。
东京电力公司被指责处理不果断,对日本政府、公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隐瞒信息,为了投资者利益,为了避免核电站被封堆,轻视公众利益,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其社长虽然向公众道歉,但政府和民众对此并不领情。
福岛核电站即将废弃,这对于日本核电工业发展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对于东京电力公司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不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损失,东京电力还将面临巨额的赔偿,还有巨大的声誉损失,这就是以民众健康为代价的后果。
在日本国内,开始出现是否应将东京电力收归国有化的讨论,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正在考虑获取该公司多数股权。受国有化传言的影响,东京电力股价持续暴跌。
赞成东京电力国有化者认为,东京电力这样的私有企业在关键时候不听政府的指挥。过于看重企业自己的利益,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加藤嘉一甚至认为这样的企业就应该像中国国有企业一样,控制在政府手中。
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否认已经开始讨论该公司的未来。他认为目前还不是讨论东京电力国有化与否的时候,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处理危机。
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电力市场上的一家垄断企业,这家成立于1951年的电力公司占据了日本电力市场1/3的份额,资产总额高达14万亿日元,投资项目和投资者遍布全球。
但这是一家与行政垄断保护相结合的企业,其股东中也有政府股份,是日本政经结构中“财团―官僚―政客”的典型。
虽然东京电力在此次核事故处理中问题多多,但关于其可能和应该收归国有的认识未免过于感性。一是日本政经结构决定没有可能性,二是过往日本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证明了这不可逆。
政府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法规来约束私有企业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另外,没有证据表明国有企业在类似危机之中就能避免事故出现的概率。就算是收归国有,也无非由企业信息遮蔽变成政府信息遮蔽,还要承受低效率和行政垄断的指责。
就算是东京电力在此次核泄漏危机中破产,政府接手,无非是将其重整后,再重新私有化。
(文/邢少文)
相关热词搜索:盘点 财经 资讯 财经资讯盘点 股市行情 第一财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