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者的两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在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任务是繁重的,挑战是严峻的,要去“赶考”,就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02年12月,胡锦涛在西柏坡说,“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这场考试的继续”。他表示,要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的确,中央新领导集体开始工作后,考试接连不断。伊战,SARS,洪水,G8。
  他们的表现,确实优异。他们在灾难面前从容镇定,忧民亲民,不讳言问题,敢担当责任。而取消农业特产税,废除旧的收容制度,停止报刊摊派订阅,着手宪法修订,似乎比人们的预期还提前了。
  他们的表现给人信心,也使海内外的期待水涨船高。
  任何期待都是前进的动力,但只有合理的期待才不会有落空的可能。
  回首胡锦涛就任总书记后的诸多讲话,大致可以看出这位“最高赶考者”所遵循的目标。
  概括而言,一个是发展,一个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发展,就是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他说,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在任何情况下,这一点都不能动摇。对于本世纪的头20年,他提到“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说这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
  谈到机遇和发展,他的紧迫感总是溢于言表:“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历史上,我国曾经有过丧失机遇而落伍的深刻教训,也有过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现在,我们正处在又一个难得的有利发展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只争朝夕地工作,根本目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即使在SARS危机面前,他也没有忘记强调,“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才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投入到防治斗争中去,才能把非典型肺炎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什么是发展,胡锦涛说,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既要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然而,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胡锦涛认为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血民情,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这也是海内外对胡锦涛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他说:“特别是要解决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在“七一讲话”中,结合对“三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论述,他对应提出,绝不以权谋私,绝不脱离群众,绝不与民争利。他还提出,绝不贪图安逸,
  胡锦涛还把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心放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他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个代表”之所以是本、是基、是源,在胡锦涛看来,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如果不能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他看来就是没有真正学懂、没有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这样的地位上,党的干部才会觉得,群众利益无小事。胡锦涛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21世纪的头20年,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来说,都是一个赶考的年代。这考试是严肃的,重要的,但是,不能指望中国一下子通过所有的考试,甚至不能指望中国很快就通过发达国家早就通过的那些考试。毕竟,考试的科目有先后,难易有次序。考生的基础,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都有差别。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考试的最终目标,中国的全面发展,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中赶考,这个时代有它的通则,有它的标准,有它的评分体系。这些原则,我们无法拒绝。
  发展,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21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大基本动力。推动国家的体制改革和文明进步,应当更侧重于从这两个方面寻找精神武器和支持资源。南

相关热词搜索:赶考 两大 赶考者的两大任务 侠之大者奇遇任务 被龙训过的人奇遇任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