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的跨界竞争【网络经济时代的竞争之道】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美国,有一个卖花姑娘每天在街头卖花,既辛苦、收入又低。一天,她在同朋友聊天时得知了因特网的有关知识。回到家里后,她就想,要是能在因特网上建一个花店,把各种花卉的照片、说明及价格放在网页上,让客户在家里就能自由挑选,自己再通知一下距客户最近的花店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花送到,那该多好!在朋友的帮助下,卖花姑娘花了不到5000美元,买来了电脑,编制了软件,上了网,在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开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网上花店。不到一年,她的联网花店遍及全美,年营业额已超过了上千万美元。
这只是网络经济海洋中泛起的一朵小小浪花,“静水流深”,网络经济的潜流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涌来。
网络改写世界企业排行榜
在今年7月12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推出的最新“全球1000家公司”排行榜上,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重要的现象:网络公司脱颖而出,在进入前10名的8家美国公司中,5家是与网络有关的公司(即微软公司、IBM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英特尔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拥有1700万用户的美国最大网络公司美国在线公司(AOL)从去年的第229位跃居第20位。不管是像亚马逊网上销售公司Amazon(第254位)或网上拍卖公司eBay(第220位)这样的一些美国新兴公司,还是像英国电信公司(第22位)和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移动通信网络公司(第27位)这样的通信大公司,凡是那些与数字(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公司,几乎顷刻间成为市场明星。
《商业周刊》评论说:“正是由于因特网和数字世界的其它方面――电脑、移动电话、数字广播和家用电器――改写了商业经营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大大地影响了1999年排名的情况。”“只有那些能够预见因特网的变化,而且满足人数不断增多的众多追随者要求的公司,才有可能维持它们在‘全球1000家公司’排行榜上的高位。”
在今年8月2日出版的《财富》杂志推出的最新“全球500强”排行榜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表现出色,它们是沃尔玛、通用电气、英国电讯、戴尔电脑和微软。这次《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传递了一个信息:从事制药、高科技和通讯等行业的企业表现明显强于从事钢铁、汽车和能源行业的企业。日本钢铁公司(最新排名第296位)就是典型的例子,该公司去年亏损近8.5亿美元。代表工业经济的钢铁、汽车和能源等行业已经开始让位于代表新经济的制药、高科技和通讯等行业。
因特网17年=汽车工业100年
据前不久一家美国数据公司公布的统计,去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注入3010亿美元的产值,并使120万人就业。因特网17年发展所能创造的价值,接近于汽车工业经过100年发展所能创造的价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新书《创造财富》的作者莱斯特?瑟罗把网络经济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他说,发生在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人类生产从农业为主转向制造业为主的过渡。100年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则是电气化和大规模生产,今天的网络技术革命使人类集聚财富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过去15年,美国新增的亿万富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得到改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增加。
因特网正把世界带入一个没有一种工业或商业领域与之无关的时代。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巴雷特前不久发表讲话说,目前80%的网上交易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务活动,再过若干年,几乎所有公司的商业活动都将通过因特网进行。英特尔公司去年才开始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活动,今年的网上销售预计将达150亿美元,而波音公司目前已有75个项目通过网络与承包商和客户联系,就连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美林集团也在前不久宣布,它将向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服务。
可怕而又充满魅力的因特网促使大量资本转向网络和与网络有关的公司,据美国著名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发表的报告说,在1991~1997年间,投入电脑领域的资金累计达5000亿美元,到2002年,网络发展领域的年投资额将达2030亿美元。
一点都不忧郁的网络经济学
网络正在变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与之密切相联系的一种“新经济”也正在建立。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匮乏不足的观念上的,人类的欲望总是会超过可用的资源,食物、衣服、居所永远不够分配,“网络经济学却是一点都不忧郁,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在网络经济中,网络是一片成长迅速的智慧财产世界,使用者可以无限制地复制与下载这些智慧财产,网络世界的资源供应量会持续超越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网络经济不但没有供给匮乏的问题,反而展现了需求不足的情况”。这就是网络经济。
“自由放任”(即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经济上的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曾是传统经济学当中的“乌托邦”,这种观念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上被推翻。而今,网络经济学的出现再度向历史宣战。通过因特网,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资本家,硅谷的发展模式预示了这种趋势:大部分的报酬是企业的优先认股权和股份,雇员更多地感到,自己是股东,而不是单纯的领取薪金者。如果他卖掉手中的股票,他马上又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新的投资。
“争夺眼球”与速度竞赛
网络经济是一个产品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最早揭示这一趋势的是英特尔的葛洛夫,在1996年,葛洛夫就提出“未来的因特网之争是眼球之争”。这一说法一经提出,便被许多网络精英争相引用,并将其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theeconomyofattention)。
搜狐老板张朝阳是注意力经济的崇拜者和身体力行者,他认为,注意力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资源,再好的产品,如果不与“注意力与瞩目性”相结合,也创造不了市场价值。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以经营网站内容为主的搜狐站点,已经把注意力当作一种货币,经营网站就如同经营眼球,每天要吸引人们来访问网页,获取注意力,然后再把这些注意力卖给在网上作广告的商家,这时候的网站就成为一种平台,为争取更多的注意力,主办者使尽浑身解数,让人们对这个网站过目不忘。
有人打了一个比方。夏娃要引起亚当注意,当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她呆在那个角落,亚当都能发现她,并不需要她做些什么特殊的举动去吸引亚当。如果出现了100个夏娃,她们就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以引起亚当的注意,这是注意力经济的核心,这时,亚当的眼睛是非常稀缺的,他的眼睛在你的这个夏娃身上停留一秒钟,就付出了一个他拥有的资源,如果他24小时能在你身上花1个小时,你获得的资源就很大。刘晓庆做广告的身价为什么会如此之高?因为她的身上集聚了几亿双眼睛。如果你的身上拥有一些(别人的)眼睛,你的价值就很大。让别人在一天中腾出宝贵的一点时间放在你这里,那你这个地方就会值钱。你把这个地方出租也好,自己经营也好,都是值钱的。
国外最新注意力研究显示,新的竞争中只能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力。如果一个人晚上看了10条广告,他留在记忆中的只有3条,任何一个人有一项需求时,只有3个品牌进入他的选择范围,挑剔的消费者只选择打动他的一个品牌。
研究消费者注意力的规律,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视点。正是注意力使雅虎、亚马逊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使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一夜之间便成为亿万富翁的奇迹和神话,使新浪、搜狐、网易、上海热线变得路人皆知。这一个个神话其实就是注意力经济导演的游戏:免费向网民提供搜索、分类及其它服务,赢得巨大的访问量即注意力,并以此吸引广告,然后凭这些条件上市发行股票,使资本得到巨幅放大。
比尔?盖茨在今年3月推出的新著《未来时速》中宣称,未来的企业经营者必须要以思考的速度经营商务,企业必须使用数字神经系统。所谓数字神经系统,按盖茨的解释,就是一个整体上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的数字系统,它能使一家企业迅速感知其环境,觉察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的需求,然后做出及时的反应。网络时代是速度的时代,如果企业不具备数字神经系统,那么企业对市场的反应就慢了半拍,就会被淘汰。网络经济不仅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还是一种速度经济。
有一个数据听了会让人怦然心动:每过1秒钟,全世界又有7个人首次上网;有一首据说是世界上最短的诗能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诗名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把实实在在的数字“7个/1秒”和充满意境的诗文“网”放在一起,我们可以体悟到网络经济既实在、又空灵和美妙。□
相关热词搜索:之道 经济时代 竞争 网络经济时代的竞争之道 跨界竞争案例 跨界竞争的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