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1焦耳的能量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打不赢又谈不拢”的尴尬情况下,美国有可能调整既定撤军策略,一定程度上放缓撤军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力度,为将其纳入阿富汗政治进程艰难地创造条件。
当地时间8月5日晚,一架美军CH-47“支奴干”大型直升机在阿富汗东部瓦尔达克省遭塔利班武装击落,造成包括17名“海豹突击队”成员在内的30名美军官兵丧生,创造了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单次战斗死亡人数之最,举世哗然。这也是1987年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成立后,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事件。
关于“支奴干”坠落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圈套说”,“支奴干”坠落实系美军遭诱骗,落入塔利班陷阱。事发后,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阿富汗官员称,一名塔利班指挥官设局,先通过线人告知美军:多名塔利班成员正在瓦尔达克省登吉山谷地区的一处民宅内开会。塔利班随后立即派人在直升机进入山谷的惟一路线两侧设伏,待直升机飞近时使用火箭推进式榴弹等武器发动攻击,一举将其击落。第二种是“不期而遇说”。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海豹突击队当时乘坐“支奴干”赶赴山谷,旨在支援与塔利班遭遇的一队美国陆军“游骑兵”战士。当时,多名塔利班高层指挥官正在山谷地区开会,“游骑兵”在试图包围开会地点时与塔利班巡逻队遭遇而暴露行踪,并立即向指挥部求援。美军指挥部派海豹突击队和阿富汗突击队组成快速反应部队乘直升机前往战场,在靠近着陆区时被塔利班炮火击中。
不管怎样,坠机事件恰逢奥巴马加速落实撤军战略、逐步向阿富汗安全部队移交安全责任之际,立即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引发对奥巴马撤军战略的广泛讨论。同时,在关于美军与塔利班和谈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的情况下,塔利班“下重手”造成美军惨重伤亡,不仅向外界彰显自身仍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也打破了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压力以及和谈宣传分化、瓦解塔利班的意图。可以预见,塔利班等反叛武装的整体士气将为之一振,并有可能在战场上瞄准特种作战直升机等高价值目标复制这一作战模式。
迫使美国一变再变
6月22日,奥巴马宣布正式启动从阿富汗撤军进程:2011年撤回1万名士兵,在2012年9月前再撤出2.3万名士兵,2014年撤军完毕。根据此次撤军日程,美将在2012年9月之前撤出所有3.3万新增部队,约占目前驻阿美军总数的1/3。其中,多达3万人是一线作战部队。在战场形势尚无明显好转的情势下,美国从阿富汗“大踏步”撤军,主要还是出于国内政治考虑。目前,美国总统选举大幕已经揭开,共和党候选人纷纷炮轰奥巴马“搞砸美国经济”,号召民众“选择一个新总统终结奥巴马萧条时代”。奥巴马赢得连任的关键在于交出一份令民众满意的经济答卷,但是如今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深陷债务危机,主权信用评级遭降级,而阿富汗战争年耗资则达千亿美元以上。通过结束阿富汗战争减少军费支出,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的当务之急。更何况,奥巴马就是打着结束阿富汗战争旗号上台的,必须在下次选举前兑现撤军承诺,否则将授人以柄。
不过,尽管奥巴马采取“大踏步”撤军,但绝非就此放弃阿富汗,而是改变在阿富汗的存在方式。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军不会再发动类似2010年的马尔贾攻势、坎大哈战役等动用上万兵力的大规模武装清剿,而是更多依赖无人机袭击、特种部队定点清除等不对称战法压制塔利班等反叛武装的势头,继续削弱“基地”等恐怖组织,维持卡尔扎伊政权的统治。目前,美国正投入巨资扩展以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为中心的五大军事基地网络,为大部分美军撤离后维持在阿军事行动提供支持。而特种作战的一大特点就是依赖先进装备实现“发现即摧毁”,这对特种部队的机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鉴于阿富汗路桥等基础设施状况不佳,而且塔利班在主要道路两侧埋设威力巨大的简易爆炸装置,因此直升机在驻阿联军“调兵遣将”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偏远的、塔利班势力活动猖獗的地区成为兵力调动和后勤运输的绝对主力。然而,此次坠机事件却为美军在“后撤军时代”以特种作战维系在阿富汗存在敲响了警钟。美军或将改变自从派遣特种部队成功击毙拉登之后对特种作战的盲目依赖,重新考虑如何以更小代价维系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
从死灰复燃到越战越勇
从2001年遭受美军打击以来,塔利班在一度沉寂之后,又经过了从死灰复燃到越战越勇的历程。塔利班成功地与十几万驻阿联军周旋十余载,主要借助了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及战术特点。目前,塔利班呈“舒拉委员会”―战区司令―地方指挥官―基层作战小组四层指挥体系。最高指挥机构“舒拉委员会”和各大战区司令部赋予地方指挥官很大的自主权以适应不同环境。基层作战小组以村落为根据地,每小组包括10~50名当地战士,具备独立的情报、后勤系统,并与邻近的作战小组相互配合。这保证了塔利班在“舒拉委员会”无法直接指挥前线战事的情况下仍能在阿全境保持强力存在。在战术上,塔利班采取的战术与20世纪80年代“圣战者”抗击苏联的战术有惊人相似之处。抗苏“圣战者”以小群体活动为主,注意适时集中与快速分散,掌握敌方兵力变化、部署情况和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行动。虽然伏击规模一般不大,持续时间较短,但能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如今塔利班可谓充分吸取了“圣战者”的作战经验,白天避开美军,夜间则派出少量作战人员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不断袭扰美军,并挨家挨户威胁当地民众不得与政府合作。这导致美军2010年以来的多次清剿行动虽然声势浩大,却不得不草草收场。
今年4月30日以来,塔利班展开最新一轮“春季攻势”。此番攻势不对称性更强,“以小搏大”特点更为明显。首先,作战技法日益“基地化”。塔利班大幅减少大规模武装突袭次数,转而派遣自杀式袭击者在防卫森严的军政要地与袭击目标同归于尽。既避免无谓伤亡,又给阿军政高层造成巨大心理震慑,力图“不战而屈人之兵”。事实上,塔利班自今年年初以来就明显加大了对阿军政高层的袭击力度,已有多名高官遇刺身亡,卡尔扎伊总统的弟弟瓦里?卡尔扎伊也于7月12日被塔利班暗杀。其次,起用“内鬼”强化情报搜集与行动能力。在上述众多袭击中,塔利班均在事先准确掌握袭击目标的行动信息,并借助混入阿安全部队的“内鬼”从容实施袭击。例如5月28日,塔利班派遣一名身穿阿富汗军装的“人弹”潜入重兵防守的塔哈尔省政府大楼,准确到达军政高层开会的楼层,在与会者离场之际引爆炸弹,杀伤包括北部警察总长在内的多名高官。尽管塔利班武装突袭规模缩小,但更具轰动效应。例如6月28日,六名“人弹”攻入外国人云集的洲际酒店,并与军警长期对峙。北约被迫出动武装直升机才彻底消灭“人弹”。这次袭击距离奥巴马6月22日宣布撤军不足一周时间,向美国示威意味明显。
此次坠机事件表明塔利班战术又出现新的突破,即无法像在抗苏战争期间获得“毒刺”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火箭推进式榴弹等相对落后武器的作战潜能,辅以精密的战术设计,对美军造成最大限度的杀伤。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强调坠机事件不会拖累美军特种作战的推进速度,也不会对阿富汗战争全局产生影响,但在塔利班层出不穷的战术创新面前,在一线作战的美军恐将更加畏首畏尾。
以自己的两手应对美国的两手
塔利班十年来的表现已经让美军认识到,打是打不赢了,政治和谈才是阿富汗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为此,美国政府急于将塔利班纳入阿政府主导的和谈进程,进而早日从阿富汗战争泥潭脱身。为此,美软化和谈立场,展现更大政策弹性,并大力营造“塔利班接受和谈”的舆论氛围,甚至称“已经与塔利班高层在卡塔尔等地展开三轮直接接触”。同时,美军坚信“对塔利班持续施加足够的军事压力是迫其坐到谈判桌之前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中高层塔利班指挥官展开“定点清除行动”。
然而,塔利班也以“软硬两手”应对美军的“双管齐下”。一方面,塔利班深受美国撤军鼓舞,在和谈问题上观望色彩浓重,且认为美军宣传和谈旨在分裂塔利班,动摇一线战士的信心。为此,塔利班于7月6日公开否认与西方展开和谈,称“与美接触只是为了营救被关押战士”。另一方面,塔利班瞄准卡尔扎伊总统之弟等关键人物痛下杀手,此番又击落“支奴干”直升机,一举击毙几十名被誉为“美军精英中的精英”的海豹突击队成员,振奋阿富汗反叛武装的整体士气,重申其强硬立场,令美国的“和谈谣言”不攻自破。
现在看来,在“打又打不赢,谈又谈不拢”的尴尬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有可能调整其既定撤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放缓撤军步伐,以便在明年夏季结束前(届时将再撤走2.3万美军)进一步加大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力度,为将塔利班纳入阿富汗政治进程艰难地创造条件。
相关热词搜索:塔利班 有多大 能量 塔利班 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