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第一次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本刊记者 范庆华   内容支持 杨 光 倪建军    牛 犁 余万里         7月3日,纽约期货市场原油交易价盘中突破每桶145美元,这仅仅在一年以前都是不可想像的。当高盛公司在2005年一份报告中预言,世界可能会面对“超高油价”的局面,将会看到石油价格狂飙到每桶105美元的高位,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会变成现实。
  是什么因素再一次触动了石油这根敏感神经?通观石油的历史,“黑金”带来了神话和妄想、对现实的恐惧和错觉。直到今天,还有民众趋向于把石油等同于战争、贪婪,以及国际精英们共同演绎的、惊玄的权力游戏。
  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了“反危机”的努力,试图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将财富建立在智力创新、微芯片和服务之上,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正在不可逆转的下降。这在现代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种背景下,石油的历史不再是过去那种为未来而战的故事。
  但是,在新千年到来之际,“黑金”声势浩大地重新回到了中心舞台。新世纪伊始,油价重拾上涨的趋势,并创下历史新高。前不久,英国首相布朗将其定义为“第三次石油危机”。无论怎样,应该说,这次石油价格骤升,对于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中国十分不利。飙升的油价增加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走向,与当前国际油价的走向密切相关。
  
  最后压跨骆驼的是哪根稻草
  本•拉登和萨达姆引发了危机?
  历史不会停步不前,不会终止。在新千年的头几年里,谁也未曾预料到,新一轮石油危机悄然而至。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遇恐怖袭击。突然间,恐怖主义对全球安全的威胁超越了国界。为了对付恐怖袭击对美国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美国布什政府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反恐”的标签下,对阿富汗实施了军事打击。紧接着在2003年,美英又对伊拉克开战。
  作为世界最重要产油区的海湾地区再次陷入混乱。石油安全问题再次升温,21世纪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正在形成。实际上,就在恐怖主义幽灵出现以前,石油和能源价格总体上已经走出了1986年以来的低水平。在对伊拉克战争之后,石油价格开始不断攀升:2003年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达到平均每桶31.1美元,2004年涨到每桶41.4美元,2005年8月30日达到71美元,2008年7月3日更是创出了145美元/桶的天价。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倪建军认为,根据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整个演进态势,可以将这场危机定性为一场“引而未发”的石油危机。之所以称其为“引而未发”,是由于它没有像前两次石油危机一样造成经济的严重动荡和衰退。前不久,英国首相布朗将其定义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并且得到了很多国际评论的认可。
  是恐怖主义袭击引发了危机?另外,中国对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美元的加速贬值与投机在本次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作用?究竟谁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石油的剩余产能耗尽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所长杨光,长期从事能源研究,对本刊指出,产油区的地区形势严重的恶化,是油价上升的导火索。从半个多世纪国际石油市场发生的问题来看,总共发生过十几次(也有统计是二十几次)不同程度的石油供应中断。这些石油供应中断绝大多数都是产油区的政局动荡引起,没有发生过资源短缺引起的供应中断,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经济原因引起的供应中断。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地区政局动荡引起的供应中断占了绝大部分,半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的政局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一直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新世纪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中东地区不断地发生局部战争,先是发生阿富汗战争,后来又爆发伊拉克战争,而且战后安全局势长期难以稳定,伊朗核问题形成多次危机,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谣传不断,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中东地区发生石油中断的可能性比90年代大得多。因此,我们看到,一方面石油供应能力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可能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加重了人们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使国际石油市场比90年代更加敏感,也给了市场投机者以炒作的机会。一有风吹草动,投机者就兴风作浪,导致油价不断飙升。
  不但石油的供给安全遭到了恐怖主义袭击的威胁,而且,杨光认为,石油市场某些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对推高油价起到了决定作用。
  石油剩余产能日趋紧张,几乎到达极限。所谓剩余产能,主要是指一些欧佩克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大量的生产能力没有动用,这种剩余生产能力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它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应是一种潜在的保障。如果在一个国家发生供应中断,可以动用别国的剩余生产能力来弥补由此带来的供应不足。
  但是由于世界石油需求在过去20年不断上升,而世界石油价格在20实际八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低水平,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缺乏动力,因此,石油的生产能力提高较慢。在过去20年,满足增长的世界石油需求虽然也依靠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增产,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耗用原来的剩余生产能力。最近几年,欧佩克的石油剩余生产能力几乎已经耗尽。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们的石油剩余生产能力最多的时候达到每天1400万桶,这相当于几个中等石油输出国的生产能力;而当前世界石油的剩余生产能力已经下降到每天200多万桶。这就意味着,今天,不论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如果一个小的石油生产国发生供应中断,也很难找到足够的生产能力来填补这个空缺,国际石油市场面临的将是绝对的供应短缺。在那种情况下,就是油价上升到每桶150美元,市场也难以提供足够的石油了。从这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国际石油市场严重缺乏剩余产能的保障,处在非常脆弱的状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倪建军认为,石油下游产业长期投资不足,却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还没有成熟的生物燃料,也是造成当前石油供给紧张的重要原因。沙特石油部长批评说,由于美欧对于能源前景的错误判断导致了数十亿美元浪费到生物燃料的投资上,进一步恶化了石油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美欧轻率倡导生物燃料并没有起到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作用,却导致了世界粮食价格的增长。
  中国推动了油价的升高?
  看看石油需求情况,更让人担心,随着油价的高涨,石油需求似乎没有缓和迹象。21世纪以来,石油的消耗量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每天7500万桶到2005年的8300万桶,而预计在2008年,石油的消费量会达到8700万桶。有数据显示,即使在高油价的态势下,石油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30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他们对石油的需求增加得较快。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世界石油的年增长量大致在每天60万~70万桶,在2003年~2004年,全球消费的增长达到了每天180万桶,虽然有数据显示2005以来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06年日均增长近65万桶,但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仍然达到6.7%,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据BP(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新增需求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从1990年的每天230万桶上升到2000年的470万桶,2004年的600万桶。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数字,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为每天768万桶,预计2008年将上升到812万桶。现在每个中国人一年的消费量还不足两桶,而每个欧洲人一年的消费量接近13桶,每个美国人的消费量是25.5桶,如此看来,中国将来的胃口真是难以想像。
  是中国对石油的旺盛需求推动了油价的升高?杨光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种说法。的确,这些年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比较快,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快,经济增长的能源密度本身也很高。就中国而言,我们应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开发替代能源等措施,来减少对国际石油供应的依赖。但就国际油价上涨而言,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绝不是惟一的石油进口大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石油需求总体上趋于增加。美国从新世纪以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幅度也很大,对国际石油需求的增长也有明显影响。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无法收拾伊拉克战争的安全局势,是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大原因。美国长期对伊朗进行制裁,与伊朗在核问题上剑拔弩张,威胁使用武力,也是造成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美国为了保证在发生战争或其他可能导致大量石油供应中断事件的情况下确保自己的石油供应,不顾油价不断上升,仍不断购进原油,补充其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对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需求压力,也刺激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不能把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简单地仅仅归因于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应该客观地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影响,看到美国不仅从需求方面,而且从供给方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居高不下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元贬值的雪上加霜
  除了从传统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油价上涨的原因外,还应该看看美元对油价的影响。自从石油这种商品选择美元作为计价单元,石油的价格就随着美元的价值此起彼伏。新世纪以来,美元呈现了加速贬值的态势。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0%。2002年以来,美元对欧元贬值了50%。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由包括52种货币的一篮子汇率经过通胀调整后折算,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由88.73点跌至83.61点,8个月的贬值幅度为5.77%。美元加速贬值的幅度之大,为近20年来少有。
  倪建军认为,美元贬值对油价上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美元贬值一方面迫使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去购买石油期货,对冲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吸引持有其他升值货币的投资者去购买石油期货,因为石油价格都是用美元来计算的。都知道,美国为了降低次贷危机的影响,大幅调低利率,加速了美元贬值,虽然美元贬值能够减轻其国内的经济风险和波动,但是对于国际经济的风险转嫁是比较明显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卡塔尔能源大臣已表示,在美元贬值的单方面推动下,油价可以突破200美元。虽然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是也体现出美元贬值对于油价上涨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也认为,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对能源市场泡沫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纵容美元贬值的政策,为投机者在能源市场兴风作浪提供了温床。
  石油期货市场吹起泡沫
  伊斯兰极端激进主义、紧张的供给、上升的需求、美元的贬值等构成的合力必然激起全世界对这种“黑金”的未来的担心,也必定会从心理上影响世界石油市场。高盛公司在2005年3月30日的那份关于超高油价的报告中预言,石油价格将狂飙到每桶105美元的高位。
  105美元!这样的预测在当时完全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事情可能出错,那么它最终会出错”这条墨菲法则无情地运转着。2008年6月,纽约期货市场原油价格已经创出了140美元/桶的新高,7月3日,突破了145美元/桶。余万里认为,油价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除了供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资本兴风作浪的结果。金融资本是一种非政府的力量,受全球化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世界财富向一小部分人集中,财富集中造成了资本的过剩,目前全球到处都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热钱到处跑,尤其是在华尔街衍生金融工具的刺激下。2000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以后,大量的游资就流向了能源市场;次贷危机破灭以后,又有更多的热钱从房地产市场流出,流向了能源市场。国际金融资本在世界不停地制造着泡沫,从新经济泡沫到次贷泡沫,现在又在制造能源泡沫,以及在粮食、原材料市场也都吹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泡沫。
  倪建军也认为,投机已经借“避险”的外衣成为目前石油期货投资的主流。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油价格的主导权从欧佩克手中让渡给纽约的石油期货交易商,从此以后投机就与期货交易如影随形。资料显示,2003年前,投机交易量仅占纽约期货交易量的不到一成,然而,随着近年来炒作“中国需求”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以及美国大肆暗推这种流动性过剩,投机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石油期货交易额的一半,跃居为投资的主流。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于避险增值的利益驱动,大量的养老基金、投资银行,已经与传统的投资机构――对冲基金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们频繁进入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的投资市场,随着投机交易量的增加,炒作的放大效应十分明显,任何地缘政治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石油期货市场的惊涛骇浪。例如最近中国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就立刻引发了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化,就是这种炒作的放大效应的典型案例。
  发达国家乐见其成?
  对于高油价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倪建军认为,不能够高估世界经济的耐受性。高油价所累积的破坏力,一旦释放出来是不容忽视的,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田中伸男表示,进一步上涨的油价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下滑风险。
  实际上这种“引而未发”的危机的一些点点滴滴的迹象,已经在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如美国卡车司机罢工,欧盟渔业工人罢工,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集会游行等等。但目前还仅仅是局部范围。
  在解决高油价问题上,倪建军认为,油价高企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因为,美欧所主导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能源问题上几乎失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从今年以来召开的一系列涉及能源问题的重要国际会议上,基本没有得到任何有实质性的、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且各方还在石油价格增长的成因方面相互指责。在油价问题的全面高压之下,并没有拉近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的距离,而且加之美欧的不作为,这种距离反而被拉大了。由于国际协调的乏力,各国都在自谋出路:如欧盟加大石油储备,加大对成员国石油储备的监督力度,协调应对石油供应危机的能力;日本强调提高发电效率,加快新一代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美国开始出现加大国内能源的开发力度的动向。但是由于缺乏国际协调,各国都是自行其事,这种做法成本极高,而且不利解决目前的能源危机。
  之所以这次石油危机没有像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那样造成世界经济的衰退,倪建军认为,是因为发达国家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弱。虽然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对石油的依赖度仍然处于上升期,对能源的需求还保持着旺盛增长,是世界目前能源需求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已经稳定并趋于下降。根据《经济学家》杂志的数据,石油开支占世界经济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5.9%下降到目前的3.5%。因此,发达国家更乐于看到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态势受到这种高能耗、高资源价格的遏制,使他们近年来所面临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急剧上升对他们在国际格局中的冲击得到一定的缓解,这也是美欧采取不作为态度的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此次危机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石油的黄金时代
  
  提起石油,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我们汽车的“粮食”――汽油。如果没有汽车,很难想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的确,真正改变石油在当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使得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迅速普及。在此刺激下,20世纪初,美国的汽油消费量超过了煤油和其他照明用油的销售量,正式宣告了石油“能源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的使用所引起的革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石油的地位,而且只用了几年的时间,“黑金”就成了对大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了。
  尽管石油很早就被人们应用,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一直被大材小用,而且这种应用还仅限于那些容易获取的从地表渗出的石油的地区。
  随着煤油的发明,石油在19世纪50年代半遮半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到1900年,石油不仅仅是照明的主要材料,超过200种的副产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药物和蜡烛制作中要用到的石油蜡。
  二战后的1949年~1973年,迎来了石油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世界石油消费翻了六番。1948年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费量是930万桶,而到1973年,石油的日需求量增加到5600万桶。这带来了人类史上最快的能源替代进程。直到1950年,煤仍然在世界能源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满足了世界能源需求的65%。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石油就取代了煤,成为能源之王。
  与此相伴,1959年~1973年间,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汽车和其他载客交通工具的数量从5300万辆增加到25000万辆。在汽车发展的同时,所有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民航里程翻了八番;在发热和发电方面,石油也在逐渐取代煤。工厂、城市和住宅的能源供给方式也在飞速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眼的标志就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而石油的运用,有益于清洁城市大气。也许今天看来很奇怪,当时的这个变革是环保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高油价下的中国
  
  高企的油价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虽然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仍是以煤炭为主,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近40%,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过20%;但是,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石油,也从来没有对油价如此敏感过。在1995年,中国耗用全球4.7%的能源,是石油净出口国。2006年,BP公司有数据显示,中国耗用的能源占到全球的16%,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2002年,中国32%的石油消费来自进口,目前这项指标已经达到4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易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的国家之一。
  
  绵延的加油站货车队伍
  进入5月以来,在北京高速路出口附近的一家中石化加油站都可以看到,数十辆等待加油的大货车从加油通道连绵排到了五环主路上。
  “油站没有柴油,别等了,去别的油站吧”,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边大声喊道,一边疏散等待加油的车辆。“车实在没油了,跑不了了”,货车司机愤怒中夹杂着无奈。
  “我们已经跑了好几个加油站了,都说没有油,也不让等,都被加油站的人赶出来。现在实在没油,不能走了。”一位司机激动地说,“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好多司机为了等油只能整夜睡在加油站”。
  据了解,是由于总公司限制配油,加油站的油库也没油,才出现了目前这种状况。一位卡车司机透露,即便等到可以加油的时候,也是限量加油,不能加满箱,最多只能加200元的油量,只够大卡车开到下一个油站。
  一位个体司机抱怨,以前一天能完成的运输任务,现在要四天才能完成,直接收入至少要比以前少了1/4,每天都在赔钱。
  货车司机也反映,因为不能正常加油而造成的运输效率降低的问题,或会造成北京市的部分生活和工业必需品涨价,形势越来越严峻……
  中石化加油站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虽然上涨得很厉害,但是国家不允许国内柴油涨价,中石化每出售1吨油就要赔700元钱。“哪个公司愿意赔钱卖东西呢?所以只好限制加油了。大货车天天排队,我们也没办法。”
  他的话或许道出了真言,5月25日,中石化宣传“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境内油价从紧控制,导致炼油业务大亏损,再次获得123亿补贴,其中74亿已计入该公司今年一季度补贴收入”,但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表示,“所有补贴对中石化炼油亏损窟窿填不到一半”。
  如今,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冲高,而我国在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保障下,一直保持着油价的相对稳定。国家发改委早在去年11月就提出了进一步切实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的五大措施,其中包括:“多渠道组织资源,增加柴油供应”,“严格执行国家定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等。可是现在全国部分地区还是出现加油站“柴油售罄”高挂,司机夜宿油站等油的非正常现象。
  是公司有油不卖,擅自惜供、限供以倒逼油价?还是销售终端私自囤油,以图“高价”售油?不管何种原因,在局部地区,货车司机加油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在一些地方等待排队加油的大货车长时间滞留行车道排队形成了严重的交通隐患。
  国家信息中心的高级经济师牛犁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中国石油的供给非常紧张,净进口的速度增长得非常之快。今年石油的净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8%,而且几乎砍掉了所有的商业出口。
  石油供给的紧张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地区、个别城市出现了供油紧张的状态,到处闹“油荒”,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由此带来的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
  
  背后是体制问题
  印度社会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指出,发生饥谨的根本原因不是贫穷,不是供需失衡,而是体制出了问题。他因此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石油来说,这一判断同样适用。
  牛犁认为,除了国际因素以外,国内石油价格的扭曲,即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出现严重倒挂,也是造成油荒的原因。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的管制,与国际市场的差价越来越大,炼油厂炼得越多赔得越多。目前,国内的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由于占有垄断资源,不得不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继续满负荷地开足马力生产,但是地方的炼油厂并没有这样的义务,赔钱的买卖没人愿意做。政府也仅仅是对国有企业有一定的补贴,但是民营企业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根据发改委的调查,去年,地方炼油厂的开工率是50%左右,今年估计进一步下降到40%。本来地方炼油厂的产能较大,占有成品油市场1/3的产能规模。但是目前60%的地方炼油厂已经停产或转产,加剧了目前成品油市场供求紧张的状况。明眼人都知道,油荒问题的出现,是中国石油公司与政府就国内油品定价权问题展开博弈的结果,减少油品供应则是石油公司讨价还价的利器。神仙打架,凡间遭殃。
  倪建军指出,高油价下政府的补贴压力也是极大的。在国内人为造成的低油价与世界各国高油价背景形成迥异的情况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与国际市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政府补贴所造成的相对较低的油价背景下,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根据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丰田公司的原先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才能达到1000万辆,但是最近的报告指出,这个目标在2008年即可实现,而到2010年将达到13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枝独秀与美欧和日本市场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欧美和日本,汽车市场的萎缩是相当惊人的。目前,在中国,高油耗、大排量的汽车在汽车产业中的比重是非常高的,而小排量、微型车的市场份额反而不断降低,这与国际汽车市场的总趋势也不一致,这些都可能是政府高补贴造成油价相对较低所催生的不合理的现象。
  
  牛犁说,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今年1~5月份,虽然汽车销售增速大幅放缓,说明国内汽车产业对石油的需求正在放慢,但是库存却在大幅度地增长。近来,成品油、柴油的库存增长得很快,这是由于大家对成品油市场普遍存在着调价的预期,出现了囤积,许多加油站和企业都在囤油,数量很大,这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国内市场上石油供给的紧张。
  
  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
  牛犁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对石油保持着旺盛的需求,没有出现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油价上升而导致的经济衰退,但是油价上涨毕竟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目前世界上一些新兴经济体,如越南、印度出现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石油等原材料的上涨有关。通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倪建军认为,国内油价的高涨,最突出的影响是对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年初到现在,国内消费物价的指数虽然趋于稳定并有所下降,但是所受到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国内油价虽然只是有限的提高,但是由于间接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可能会在年内体现出来。
  牛犁认为,高油价会对中国大排量的汽车工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高油价也会促进国内节能与核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供需面发生改变。如果世界经济出现减速,对石油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弱,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会明显减少。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高企,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已经受到了抑制。
  
  能源消费观必须转变
  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我们的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调整能源消费观念。上世纪80年代,国际油价正处于低水平,这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是时间正在慢慢地过去。在过去的20年间,由于对石油工业投资的不足,石油供需基本面发生变化,石油的钟摆又在向着相反的方向摆去。不知不觉中,我们谁也未曾意识到,一场新的能源危机正在向我们迫近。6月26日,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在今后20年以内还是要以石化能源作为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更是加重了人们对石油供给的担心。
  目前全球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0亿人口要工业化,这意味着我们的能源消费绝对不能再走美国的道路。中国是贫油国,牛犁认为,在高油价下,我国能源消费的思路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牛犁说,我们的思路要从过去的充分保障能源供给过度到对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抑制,运用税收等杠杆对能源消费进行限制,必须将节约能源提到战略地位。另外,就是要发展能源的多样化,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比如发展生物能源。再有,对于风能、太阳能也要给予一定投资政策方面的刺激,还有就是核能。
  目前在美国和欧洲,核能发电已经占到了相当的比重。我国核能所占的比重还实在太小,主要还是依靠煤炭。另外,水电利用和开发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我国水电资源的开发量目前在全球虽然已是最大的,但仍然还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日本、欧盟是最缺能源的,但它们的能效却是最高的,受能源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美国是资源大国,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仍然不够用,主要是对能源的消费太大,浪费太多。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同美国的合作。我们注意到,在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谈判中,中美双方签订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体现了中美双方期望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的愿望与决心。杨光认为,美国是一个技术大国,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方面美国的技术都很发达,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煤变油的技术等,美国本身在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也非常领先,深海采油技术与我国相比有很大优势,因此与美国在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对双方都非常有力;另外,加强在能源信息方面的合作也很重要。美国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历史比我国长得多,经验很多,具有很强的统计分析能力,所以在信息交流方面中美双方可以合作。
  公民意识的转变
  
  更为重要
  节能不仅仅是针对于国家和企业。作为一位国家的公民,地球的公民,树立节能的意识更加重要。可是,我们仍然看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豪华车市场。去年全年国产和进口的SUV增幅都达50%以上,SUV市场已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乘用车细分市场,而SUV今年将延续去年的增长之势。进口SUV已成为真正中高端SUV消费的主体,尤其是进口大排量高档越野车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专家担心,在今后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汽车燃油消耗不仅是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所占份额很快就会上升为第一位(目前,汽车燃油消耗占中国石油消费的1/3,工业用油占一半)。中国汽车在排量、尺寸、重量等指标上的平均数也在随之增长。平均排量比现在很多欧洲的大城市还要高,从百公里的平均油耗上看,比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和欧洲高。我国当前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是日本的20多倍。我国如果能具有日本目前的节能技术水平,那么在今后60年内不必增加能源的需求量。虽然中国日前增加了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可是汽车厂商却很容易将这种成本的增加转嫁到消费身上,原因就在于中国一些高端的消费者存在着“越贵越要买”的心理。中国是这样的贫油国,能源消费却在走美国的道路,如果任其发展,最终损害的将会是我们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6月1日起实施了限塑令,这不仅是为环保,还是培养我们公民能源节约意识的重要开始。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年被人取用的塑料袋至少在5000亿个以上,平均每分钟用100亿个。在这司空见惯、稀松平常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等式”:使用塑料袋等于把宝贵的石油,从地下采出后白白扔掉。据悉,要生产出我国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至少要消耗掉1.3万吨石油;一年一个中型油田的原油产量,就在人们的“方便”中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限塑令对于节约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重大。限塑令看起来落脚点很小,但是它却是新型能源观的缩影,即便目前仅是“限”而不是“禁”,然而,这一举措所产生的战略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对石油枯竭的担心一直不曾停止
  
  不知不觉中,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深。人们很快就发现,只有取得充足的石油资源,才能维持现代经济的繁荣和高度机械化的战争。因此,对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争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中东地区由于存在世界最大的“黑金”蕴藏量,也成为世界上战争最频繁、争夺最厉害的地区。与此同时,对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会枯竭的担心也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隐患。
  20世纪70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家充分认识到了石油资源在发达国家中的战略地位,纷纷拿起石油作为武器,对抗西方,两次石油危机先后爆发,石油价格大涨,石油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中情局甚至断言,世界石油的产量已经到达或接近顶点。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大多数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推行保守的能源政策。1975年12月,美国福特政府通过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法令,在10年时间里,将客运车的平均效率翻倍,从每加仑汽油行驶13英里提高到每加仑汽油行驶27.5英里,这仍然是今天的极限。而且,福特政府还建立了政府控制下的60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与此同时,加快了石油替代能源,例如天然气和核能的发展。另外,随着阿拉斯加、墨西哥、北海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危机后,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给也有了很大的增长。石油危机成为过去式。从1980年以来,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逐渐下降,石油的钟摆又朝另一个方向摆去。80年代后期,世界又迎来了一个低油价的时代。
  
  
  世界石油储量有多少
  
  2007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686亿吨,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备按当年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由2003年41.0年减少到2004年40.5年、2005年40.6年、2006年40.5年,但增加到2007年41.6年。中东探明储量占世界比例由2005年61.9%下降至2006年61.5%、2007年61%,储采比相应由81.0年下降至79.5年,并增大到2007年82.2年。非洲探明储量占世界比例由2005年9.5%上升至2006年9.7%,并下降至2007年9.5%,储采比相应由31.8年上升至32.1年,并下降至2007年31.2。亚太地区探明储量占世界比例2005和2006年均为3.4%,2007年下降至占3.3%,储采比由13.8年上升至14年和14.2年。
  2007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分别为:北美9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5.6%),中南美159亿吨(占世界的9.0%),欧洲和前苏联194亿吨(占世界的11.6%),中东1029亿吨(占世界的61.0%),非洲156亿吨(占世界的9.5%),亚太地区54亿吨(占世界的3.3%)。其中,欧佩克为1276亿吨(占世界75.5%),储采比由2002年82年,2003年79.5年进一步减小到2004年73.9、2005年73.1、2006年72.5,2007年增大至72.7。石油储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
  
  
  塑料的革命
  
  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的革命,随着1913年热裂变的出现而出现,那就是石化产品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这一影响深远的科学研究的孵化器。对石化产品的商业开发是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经济繁荣,需要大量便宜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场革命的最大成就就是塑料。
  现代塑料替代了所有从早期文明以来就一直使用的最常用的原材料。它的广泛推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塑料永远地改变了城市和住宅的构建,改变了人类与周边事物的关系。它使得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便宜了很多,变得每个人都买得起。
  首次从石油和天然气中提取的世人最熟悉的塑料有PVC、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它们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才开始被用于商业。聚乙烯在1954年注册专利,而不久,绝大多数的家居用品都开始用这种材料制造。在石油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量廉价的石油使得塑料出现了极度的繁荣。

相关热词搜索:世纪 石油危机 21世纪第一次石油危机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