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导弹【解析朝鲜导弹战略】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维持自身的相对军事安全,激励国民斗志,稳定政局;   增强国防实力;   通过出口获取经济利益;   为与美、韩等国开展对话以及六方会谈增加谈判砝码。
  
  朝鲜再发导弹疑为针对“世宗大王舰”
  
  正值朝韩关系因为南北铁路通车和首次海上直航逐步“转暖”之际,久未有军事动作的朝鲜,近期又接连传出试射导弹的消息。据报道,朝鲜于5月25日向东海和西海各发射了几枚射程为100公里~200公里的短程地对地导弹。6月7日,朝鲜又发射了两枚射程为100公里左右的短程导弹。6月19日,朝鲜再次向日本海试射了一枚射程为100公里~120公里的近程导弹。韩国方面表示,朝鲜6月7日和6月19日发射的导弹与上个月25日向东海发射的短程导弹类似,并推测可能是从同一基地发射的。
  
  此轮导弹试射是朝鲜继去年7月5日试射“大浦洞-2”等多枚导弹后进行的又一轮导弹发射。然而,与去年朝鲜导弹事件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不同,这次美、日、韩等国均采取了罕见的冷静处理态度。
  韩国媒体引用韩国军事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话说,朝鲜几乎在每年的五六月份都要进行导弹试射,这次的发射可以看作是“正常”训练。
  对朝鲜试射导弹总是“反应过敏”的日本此次也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日本官员称,他们确信朝鲜发射的导弹中不包括类似“卢洞”和“大浦洞”那样的弹道导弹,“并没有影响到日本的国家安全”。
  美国政府发言人也表示,朝鲜发射导弹是定期训练内容之一。
  美、日两国此次表现出如此的“冷态度”,主要是两国情报部门已经证实,朝鲜此次发射的导弹是地对地或者地对舰导弹,属于短程导弹,美、日两国并不在其射程之内,因此不会对美、日构成直接威胁。而韩国方面的象征性表态则是不想破坏刚刚取得良好进展的朝韩关系的表现。
  虽然美、日、韩等国对朝鲜的导弹试射事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应,但是朝鲜选择这样一个时机进行导弹试验,是否有其特殊用意呢?
  朝鲜政府高层6月8日透露,朝鲜7日的导弹发射行为是“正常”军事演习的一部分,不应该被视为威胁。
  但是,朝鲜5月25日的导弹试射正值韩国第一艘国产宙斯盾驱逐舰“世宗大王舰”下水的时候,因此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向韩国进行武力示威的意味。韩国有关官员称,朝鲜发射导弹是对该舰将于当天(5月25日)下水作出的回应。
  
  “世宗大王舰”是什么
  
  “世宗大王舰”为韩国独自制造的第一艘宙斯盾驱逐舰,韩国也因此成为继美国、日本、西班牙、挪威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宙斯盾驱逐舰的国家。韩国军方消息人士表示,“世宗大王舰”是除美国同类舰艇外性能最强大的驱逐舰,其系统比今年3月进行实战部署的日本最新型“爱拓”级宙斯盾驱逐舰还要先进,打击能力非常突出。据报道,“世宗大王舰”可以发现最远1054公里之外的飞机或导弹,还能同时追踪900个目标,一次可以发射15枚对潜导弹,可同时与17架敌机战斗。通过这次部署,韩国海军的作战半径大大扩大,作战能力也大大增强。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精心安排,朝鲜选择在韩国“世宗大王舰”下水的当天发射导弹,而这一天,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又正在进行以朝鲜导弹为主要对象的拦截试验,这使得朝鲜的导弹试射多多少少有警告韩国的意味。韩国专家指出,这种短程导弹的射程覆盖首尔等韩国的主要城市,对韩国的军事目标和人口密集区构成“巨大”的威胁。而笔者认为,韩国海军实力的增强给朝鲜带来了军事方面的巨大压力,朝鲜在这一时期试射导弹一方面表达了对韩国军
  方的“不满情绪”,给韩国以“警告”;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民心,鼓舞士气,给国民以激励。
  
  十年导弹发射之各方反响
  
  朝鲜的导弹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朝鲜就经日本海上空成功试发了“劳动1号”导弹,引起美、日、韩三方的强烈关注。而朝鲜导弹问题升级为所谓的导弹危机则是在1998年。该年8月31日,朝鲜以发射人造卫星为由,发射了“大浦洞-1”导弹,在没有预先通知日本政府的情况下,导弹飞过日本上空后落入太平洋中,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对于那次导弹事件,朝鲜方面宣称是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和第十届第一次最高会议的召开,并称发射的是一颗卫星。但无论朝鲜发射的是导弹还是如其所说的人造卫星,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能够发射卫星的火箭,也同样可以发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周边国家对于朝鲜“导弹事件”反响强烈。由于“导弹”飞越了日本上空,日本的反应最为强烈。8月31日当夜,日本政府就向朝鲜驻联合国代表团提出严重抗议,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韩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则表现得比较克制。
  美国则强调,朝鲜“导弹事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美方将在亚洲维持10万兵力,并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同时,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也表示了不放弃以对话方式和平解决纷争的态度。之后,经过多轮谈判和条件折冲,朝美最终于1999年9月达成“柏林导弹协议”,朝鲜同意在美国缓和制裁期间暂停发射远程导弹,作为交换,美国放松对朝鲜的“大部分”制裁。
  但是,“柏林导弹协议”并没有最终解决朝鲜的导弹问题,2000年1月23日,朝鲜称,鉴于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危及朝鲜国家安全,朝鲜欲重开导弹试验。小布什总统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一度拒绝与朝鲜进行双边对话。对此,朝鲜先是在2001年5月宣布延长“暂停导弹试射备忘录”直到2003年,但6月又表示将考虑取消该备忘录。2003年1月,朝鲜威胁要恢复远程导弹研制、取消暂停导弹试验备忘录。
  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朝鲜曾在2003年和2005年进行过三次导弹试射。2003年2月24日和3月7日,朝鲜两次试射了西方称之为KN-01的短程反舰导弹,其目的是促成朝美之间的双边对话。2005年3月,朝鲜宣布其暂停导弹试射备忘录不再生效。5月1日,朝鲜向日本海方向试射了一枚短程导弹,其目的仍然是希望实现美朝之间直接对话,通过制造新的事端来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后在中国的积极斡旋和韩国许诺提供能源援助并继续推动和解政策的促成下,这次导弹事件没有演化为导弹危机。
  2006年,朝鲜的导弹事件再次演化为危机。7月5日,朝鲜试射了多枚导弹,其中包括五枚中短程导弹,以及一枚“大浦洞-2”远程导弹。“大浦洞-2”远程导弹射程约为6000公里,可以打到部分美国领土,但在发射后失败,落入日本海。朝鲜的导弹事件再次引起有关各方的强烈反响。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当日在首相官邸答记者问时确认了对朝鲜发动新一轮经济制裁的决定,并提出七点措施对朝鲜进行制裁。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向媒体表示,朝鲜当天早晨试射导弹是“挑衅行为”,此举会给地区安全带来威胁并将冲击韩朝关系。潘基文还说,韩国认为朝鲜的导弹可以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韩国政府对朝鲜的行动严重关切。在朝鲜于5日凌晨发射六枚导弹后,韩国民众在首尔举行集会,对朝鲜发射导弹行为表示抗议。美国在朝鲜发射导弹后立即派出了侦察机全程跟踪,并打算将朝鲜发射导弹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制裁。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5号决议,对朝鲜提出制裁措施,要求朝方重新作出暂停导弹试验的承诺。
  
  导弹开发的战略考虑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朝鲜就在苏联的技术支持下开始研制导弹,直至今天,朝鲜导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那么,在经济力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朝鲜不惜耗巨资研制导弹,其战略考虑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冷战结束以后形成的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使朝鲜产生危机感,迫使其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军事实力,维持军事上的相对平衡,保护本国安全。
  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阵地。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苏、中、朝“北三角”不复存在,朝鲜失去了安全保护伞。而围绕朝鲜半岛的美、日、韩“南三角”经历几番调整以后,却愈加坚固。“南三角”关系的调整和“北三角”的不复存在,使朝鲜不得不独自面对来自美、日、韩等国的威胁,这加深了朝鲜的危机感。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继续推行其全球战略,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并列指称为“邪恶轴心国”,并加大了对朝鲜的封锁、打击力度,从而使朝鲜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
  此外,与经济迅速发展的韩国相比,朝鲜的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南北经济实力对比大幅度失衡,而西德吞并东德式的统一方式又给了朝鲜以警醒。在统一问题上,朝鲜处于劣势地位。
  朝鲜政府开始思索新的政策,以维持自身的安全。但对于朝鲜这样一个人口只有2200余万、人均GNP不足1000美元的国家来说,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日、韩等国家相抗衡。而根据世界通行的军事规律来看,枪炮、飞机、坦克等常规装备的数量、质量是同一国的经济实力成正比的,所以朝鲜想通过常规武器维持与美、日、韩的平衡,保障自身的安全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朝鲜开始大力开发导弹,希望通过走发展非常规武器的道路,维持自身的相对军事安全,激励国民斗志,稳定政局。
  第二,配合核开发,增强国防实力。
  在军备系列中,导弹相当于枪,核相当于弹,两者的开发成功与结合,意味着军备由常规实现了核化的转换。纵观朝鲜导弹开发的历史,可以看出朝鲜在核开发和导弹开发上是双管齐下的。2007年2月初,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所长奥尔布赖特访问平壤后,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介绍说,朝鲜副外相金桂冠曾表示,“证明具有核能力的国家如果不具备运输核弹头的手段,那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奥尔布赖特表示:“金桂冠的此番发言尽管不能让人们确定朝鲜完全具备将核弹头搭载在导弹上的能力,但至少可以看出,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已经从起步阶段发展到开始对运输手段进行研发的阶段。”这足以表明,朝鲜在走导弹开发与核开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朝鲜并非仅仅“放烟雾弹”虚张声势,而是很有可能在进行实质性的核与导弹的研发工作。
  第三,通过导弹出口获取经济利益。
  据外电报道,朝鲜有大量导弹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据世界论坛网站报道,朝鲜自1985年至2003年已经向中东地区出口了400枚弹道导弹,而且出口量还在不断增加。据称,韩国国防部在向议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平壤自1985年至今已经向中东国家出口了400枚“飞毛腿”导弹,导弹出口是朝鲜获得硬通货的最大来源之一。虽然报告没有说明朝鲜从导弹出口中赚到多少钱,但据韩国联合通讯社称,这个数字应该是1.1亿美元。报告还指出,朝鲜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导弹客户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据中东新闻网报道,2002年,朝鲜向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和也门等国出售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飞毛腿”导弹及其部件。1999年,向巴基斯坦、叙利亚和也门出售了价值3000万美元的导弹技术,而2001年的总额为2000万美元。同时,朝鲜还用自己的导弹出口换取伊朗的石油援助,并与伊朗等国家展开军事合作。以上一系列数字的真实性我们无法确切判断,但至少说明导弹出口对于朝鲜经济状况的改善是有利的。
  第四,开发导弹可以形成对美、日、韩三国的无形威慑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导弹与核武器都是一种非常规武器,具有极高的费效比,拥有这类武器,即使不很多,也能产生很明显的威慑效果。例如,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部署方式非常灵活,是强大国防实力的象征,其上如果搭载大规模杀伤性弹头,就能够对美军构成一种不对称威胁。如果朝鲜的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发展到足够成熟的程度,无疑将是对美国的巨大威胁。这也是美国对朝鲜的导弹尤其是远程导弹如此关注的重要原因。
  同时,朝鲜发展导弹还可以形成对日、韩的警告和威慑作用。与有人飞行器相比,导弹不需要琐碎的维护、训练和后勤保障。而且即使是有限地使用这类武器,也能够达到巨大的杀伤效果,因为导弹能搭载令人生畏的核生化弹头。因此,朝鲜开发导弹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使用。尤其是近年来,日、韩两国大力发展现代军事技术,朝鲜发展导弹技术对日、韩进行战略威慑,无疑会形成一种针对日、韩的相对平衡。
  第五,朝鲜不时的导弹试射也有战术上的考虑,为与美、韩等国开展对话以及六方会谈增加谈判砝码。
  例如2005年7月朝鲜的导弹试射,恰逢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之后。或许这是一个巧合,但也不排除朝鲜有意而为之的可能。它的意图可能是把发射导弹作为一种谈判筹码,如果导弹发射成功的话,朝鲜将在六方会谈中更具有优势,有更大的空间与美国讨价还价。

相关热词搜索:朝鲜 导弹 解析 解析朝鲜导弹战略 朝鲜导弹 朝鲜射导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