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明府城最新消息【明府城:初定济南城】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汉筑城,晋定邦,宋设府,清开埠”,这是人们对济南城市发展史的一个最简洁的概括。之所以有“明府城”之说是因为明朝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对济南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将原来的土城墙变成了砖城墙。
  当时修建的济南城周长12里48丈,高3丈2尺。共有四门,其中东门为齐川门,在今天的东关大街带,西门叫泺源门,在今泉城路西口,北门为汇波门,就是今天大明湖公园内的汇波楼;南门叫舜田门,在今天泉城广场附近。这次修建是济南历朝城市建设中规模最大和最完善的一。可以说,经过明朝的这次大规模整修济南城的格局大致确定,直到清末才又多出了商埠区。
  新建的济南城,包容大明湖 巨大的德王府和省府,县三级政府,以及军卫、仓廒与庙宇,商店、民居等,在当时省会中是规模较大的。
  可见,所谓济南明府城区大体相当于济南古城(亦有学者不同意济南明府城的说法,因宋代济雨就设府建城了)。因为这个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泉水密集城市特色最鲜明,所以此片区的每一次改造开发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争议,
  不要说“老济南”了,我这个从外地来到济南的人也对这个片区情有独钟。几年前,我与张继平老师合作撰写《济南老街老巷》时,逛过不少济南老街,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街道几乎全在“明府城”的范围之内。
  这也难怪,从明朝至清末,济南人一直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土到贩夫走卒,他们的足迹层层叠加在这里的街道上,他们的生命气息甚至留在了这片街区的空气中。直到今天,走在这片老城区,我们依稀能感觉得到“老济南”“潇洒似江南”的神韵。
  芙蓉街和芙蓉巷曾是繁华的商业区,商铺林立、人头攒动,曲水亭街,布政司街一带是文化区,是当年卖日书古玩字画,金石碑帖的所在;春暖花开之际,文人雅士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何其风雅。走在西更道街遥想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明清时更夫寂寞的脚步声,走在贡院墙根街,想一想科举制度的变迁,我们似乎可以看见考棚内挖空心思写作八股文的举子们,而金菊巷则是青楼的集中地,偎红倚翠或者你侬我侬都早已随风而逝,剩下的只有“色即是空”的感喟。当然,还有那一眼眼的泉,腾蛟泉石榴泉,芙蓉池等等它们清澈安静不事张扬,却直温润着济南这座城市,从古至今,不舍昼夜。古人讲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也在这个区域。
  更关键的是,在浮躁喧嚣的商业社会我们在济南的这片区域还能找寻到难得的“古风”。这里的居民老百姓纷纷在清泉畔明渠边垂杨下淘米、洗菜濯衣乃至游泳,如果运气足够好您还可以敲开一家小院的门,院里或是丁香或是石榴,名泉在天井石板下静静地流着,麻雀或鸽子在老房子的屋檐下做巢。妇女和老人们则院子里休闲娱乐,打扑克或下象棋。躺椅,芭蕉扇,是这一带常见物件,它们的主人则是永不时髦但满脸质朴的大妈大爷。这是幅难得的市井图。整体上看+这个片区的韵味就像首古诗那样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这个片区的普通住房大多年久失修,居住其中的人正在盼着拆迁,他们希望能尽快住上楼房。城市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城市土地的商业开发与古城神韵的延续之间,乃至居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与古老风情的维系之间都会产生矛盾这些都使得老城保护成为一个异常复杂的难题。
  它远不仅仅是保护几个古建筑,或者建造仿古一条街那么简单。历史文化是需要有氛围的,它不该是死的,而应该是活的。所谓活的,就是它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趵突泉大明湖老街巷古建筑市井生活……这一切是措调的是和谐的。如果没有这个整体氛围单单建仿古条街,那无论如何都不会达到现在的效果。很多城市建过仿古条街,也建过各种仿古建筑,但效果大多不佳。原因就在于,在四周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在轿车飞驰、喇叭乱鸣的喧嚣声中,人为的仿古街道和仿古建筑非但不能给人以怀古之思反而因与整体环境的格格不入而显得不伦不类不土不洋十分尴尬。
  济南明府城项目改造提到议事日程之后,亦有很多专家学者发表各类意见他们想保护济南古城文化的那份心情非常可贵。但无论是修旧如旧 的呼吁还是仿古重建的建议,我觉得都会破坏这个片区的总体文化氛围。我感觉最好的做法或许是-在没有最妥善的方案之前,我们尽量不在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上动手动脚大拆大建。济南城正在变大,可开发的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多,可济南古城只有一处~旦被破坏,就失去了弥补的机会。因此,在这个_口]题上谨慎些哪怕是保守些亦不为过。钱可以慢慢地赚但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若被摧毁了,就得不偿失了。

相关热词搜索:府城 济南 初定 明府城:初定济南城 济南明府城 济南明府城规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