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蛋壳陶黑陶杯】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蛋壳陶”,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一般专指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壁黑陶杯,有时也泛指陶罐等其它薄壁陶器。 蛋壳黑陶杯以大口为特征,由杯体、杯柄、底座等部分组成,器形端正圆润。最让人称奇的是,该类陶杯器壁之薄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般厚为0.3-0.5毫米:但器壁厚度并不均匀,口沿部分最薄,仅0.2毫米,杯柄为器物的承重部分,稍厚,最厚也不过1~2毫米。蛋壳陶杯一般高15厘米左右,重约50~70克,最轻者在40克以下。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蛋壳陶杯是中国古代最轻、最薄的器物。
蛋壳陶主要发现于山东境内,为龙山文化时期遗物,距今4600~4000年,是山东史前时代最具特点的器物之,代表了当时中国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1930年最早在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发现蛋壳陶残片,1936年在山东日照两城遗址又发现了相对完整的蛋壳陶杯,1960年在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了5件蛋壳陶杯,其中2件陶杯是首次发现的可以完整复原的蛋壳陶器,在蛋壳陶研究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姚官庄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由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其中的一件黑陶杯,杯胆套在杯柄内,高17.5厘米,口径11.2厘米,器壁厚约0.5毫米,以其轻薄的器壁、素洁的色泽,雅致的造型,2011年度被观众和专家评为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可谓名至实归。
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誉为中国4000年前最精致的制作品。自蛋壳陶发现以来,文物专家们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蛋壳陶器形比较规整,大体一看很多器形几乎一样,所以有些人以为蛋壳陶是模制的,是批量生产的。但通过观察比较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的31件蛋壳陶杯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陶杯,因此排除了模制的可能性。如此说来,蛋壳陶应是一件一件通过手工制作的,不能批量生产。现代人对蛋壳陶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通过复原古代制作蛋壳陶的工序,复制出器壁同样薄的黑陶杯来。直到1984年,山东省博物馆钟华南教授通过多年的模拟实验,第一次成功复制了蛋壳黑陶杯,据称复制品达到了“惟肖惟妙”的效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专家们在一次次的实验和检测中,除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后的迷惑外,还发现了一个个制陶史上的奇迹。
奇迹之一,经现代仪器检测,龙山文化黑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碳纤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初,使用的灯丝即为碳纤维制作而成的,而中国早在4000年前就对碳纤维进行了利用。更令人震惊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碳纤维形成方式竟然与现代碳纤维有着相似的地方!
奇迹之二,制作蛋壳陶的工具为陶轮,由于陶杯胎体很薄,因此不但需要陶轮转速快、而且要平稳,技术和操作手法要求均十分精细。连专家也不得不感叹,龙山文化时期制作蛋壳陶的快轮工具应“是世界上最早、最精密的手工机械”!
奇迹之三,经现代技术证明,要拉出厚度在0.2-0.5毫米的陶胎,几乎不可能,但远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人却超越了这个极限。据检测。明清时期官窑生产的最精致的薄胎瓷器,最薄的器壁也得1~2毫米厚;即使今人复制的薄胎陶器,依然望尘莫及。龙山文化的薄陶器出土数量相对较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传统,并非偶然为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龙山文化蛋壳陶是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古代陶器的最高水平”!
奇迹之四,有人做过将水盛在蛋壳陶杯中的实验,发现器壁无渗水、漏水的现象。又经过仪器的多次检测,发现蛋壳陶的吸水率极低,几乎接近、甚至已经达到了瓷器的吸水率!中国原始瓷器在商周时期才开始出现,而真正的瓷器则在东汉以后才出现,前后相差2000多年。龙山文化制作出吸水率如此低的薄壁黑陶器,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蛋壳黑陶杯大部分出自墓葬,在遗址中较少发现。人们推测,蛋壳黑陶杯较为珍贵,不是一般人可以接触到的。墓葬中,也并非随便就有蛋壳陶出土,只有那些规模大、随葬品多的贵族墓葬才有:而且蛋壳陶往往单独放置在墓坑中的一个地方,不与其它器物掺和在起,也不是每个龙山文化遗址都有蛋壳陶出土,而是那些大型的中心聚落遗址才会出现蛋壳陶的踪迹,因此虽然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数量很多,但出土有蛋壳陶的遗址依然屈指可数。这些现象说明凡有蛋壳陶出现的墓葬和遗址,其等级就比较高。
从外形来看,蛋壳黑陶杯口大足小,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而且器壁超薄,应该不是日常的实用器皿,而是一种礼器。《说文解字》对原始“礼”字的解释是“事神致福”,即举行某种祭祀的仪式,以求福祉。在此基础上,后代衍生出各种礼仪、礼制。所谓礼器,是贵族在举行重大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是人们精神和观念上的替代物,因此礼器也具有了“事神致福”的功能。礼器是人类社会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古代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蛋壳陶黑陶杯就是这种放在祭祀神灵祭案上的礼器,不实用、也不常用,但具有高贵的气质,更具有神圣的内涵,是人、神之间的沟通者。难怪工匠们和贵族们在蛋壳黑陶杯的制作上不惜财力而精益求精。
也许由于蛋壳陶黑陶杯制作工艺过于复杂,也许由于青铜工艺的出现,龙山文化的末期,蛋壳陶已趋衰落,并逐渐消失。蛋壳陶的形体和技艺是消失了,但文化传承不断,直至今天,在欣赏和赞叹之余,仍然会有股莫名的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相关热词搜索:黑陶 蛋壳 蛋壳陶黑陶杯 龙山黑陶价格及图片 龙山蛋壳黑陶杯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