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西部之行是我无悔的选择] 无悔的选择作文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05年秋天,杨明在个人博客里,讲述了那一段艰苦的支教岁月,引起极大的反响,入围了该年度搜狐首届全球博客大赛最佳新人奖。同时,他还被评为2005年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2006年7月,返回杭州的杨明,又雄心勃勃地组织了一支去西部的志愿队……
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到偏僻的巴蜀小镇;从大城市的象牙塔到偏远山区的小学校;一走一脚泥泞,一步一滴汗水,这是杨明去西部支教的真实生活写照。
瞒着妈妈去支教
1983年杨明出生在安徽芜湖,父亲是教师,母亲做生意,家境优裕。在决定去西部之前,从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他,已在中国博客网站通过了试用期。
虽然那是一份可以吹空调、玩游戏、跟人轻松聊天,羡煞许多年轻人的工作,但杨明却感到百无聊赖。宝贵的夜晚被香烟和碟片充斥,常常换下脏衣服再换上另一件脏衣服……杨明后来这样评价道:那时,我的生活是糜烂和不值一提的!每一个空气分子都在吞噬我的身体!
杨明打算干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去西部支教。一天,他故作平淡地给妈妈打电话:“妈,我要去西部呆两年!”
“儿子,去西部干啥?好好的工作你不干?你吃得了那个苦么?那里少电缺水……”妈妈爆出一连串质问。杨明忍着性子听完,还是丢下一句话:“妈,我要去的!”他的决然,彷佛出膛的子弹再不容改变方向。
“儿子,那哪成啊……”电话那头顿时传来妈妈的低泣,杨明吐到嘴边的一句硬话又咽了下去。他想起上大学时,那是去人间天堂的杭州呀,可妈妈还硬是为他担心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现在要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西部贫困山区,妈妈就是一万个心,恐怕也放不下一个吧!沉默了片刻,杨明善意地对妈妈撒了个谎:“我想去西部好好锻炼一下,也安安心心地看看书,为将来的深造打基础!”
但妈妈还是不许可,这时,旁边的爸爸不失时机地力挺儿子:“他长大了,有独立的追求,就让他去吧!”就这样,2005年7月,杨明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杨明去的四川平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人均GDP还不到4000元。
杨明的目的地,是一个海拔1400多米的小镇――得胜镇。
来之前,对这里恶劣的环境,杨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实际情况远比他想象的糟糕:这里,单号停电,双号停水,节假日水电都停。即使有水的时候,自来水的颜色也黄黄的,接到盆子里,能看见许多蠕动的小红虫子。刚开始,杨明一喝就吐。
一个周末,杨明爬上镇里最高的南山山顶,发现了那里很大的一个水池,水池的一半被水泥板盖住,另一半敞开着。里面的水乌黑发亮,好像是雨水。后来,杨明问了老乡才知道,全镇人用的自来水就来源于这个水池。
对杨明来说,要适应这样的环境还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杨明瘦了近10斤,本来就“苗条”的他这下就更成了“晾衣竿”了。
从小到大连厨房都没进过的杨明,还真的想当“逃兵”了,逃回到杭州,或者是老家芜湖……总之,不管去哪儿,他相信都比这里强得多!
一次次的心酸
但最终杨明留了下来,他看到,与山里孩子比起来,他的生活算得上是神仙过的日子了。他至少可以自己烧饭吃,三餐吃上炒土豆丝或白菜,而那些孩子们呢,一周难见一次荤食和绿色蔬菜,只能嚼老咸菜吃白米饭。缺少营养的他们,普遍比城里的孩子矮了一个头。
杨明曾到四壁破洞、蚊蝇成群的学生宿舍体验生活,发现他们用玻璃瓶装的老咸菜都发馊了,甚至长出了白毛,可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杨明的眼圈红了。
由于得胜镇海拔高,冬天更是奇冷。杨明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下大雪,风特别大,他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地去上课,仍哆哆嗦嗦。可站上讲台一看,班上的学生,个个只穿单衣,有的还打着赤脚。杨明心里一阵酸,当即脱下了两件毛衣送给同学。
最让杨明感到心酸的一件事情是:初冬的一天下午,一个叫冉知音的学生到他的寝室来补课,看见床头的热水袋,小女孩好奇地问:“老师,那是啥子?”杨明把热水袋递到她手里,哪知道小女孩竟然吓得一抖,把热水袋扔出老远。杨明问怎么回事?小女孩说:“那东西软乎乎的,又烫……会不会咬人?”当即杨明的眼里涌出了泪水……最后,他把那个热水袋送给了小女孩。第二天,杨明想多买几个热水袋送给孩子们,但在小镇上转了个遍也没有买到,还是去了县城才买到的。
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让杨明难过,但山里人教育理念的滞后更令杨明吃惊,他们笃信“黄荆条下出好人”,讲究“死记硬背”的功夫。杨明到校后,从不体罚学生,也从不让学生背诵课文,他当班主任的那个班,体育、音乐课是必开的,上生物课时,他会领着孩子们到山上去,寻找活的教材。杨明的“另类”,招来了同事的非议,以至校长在开会时也暗示:“我们是要升学率,不是搞素质教育!孩子们都渴望着考上大学走出去呢!”
还记得2005年10月3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当天上午上政治课,杨明打开学校里刚刚添置的电视,孩子们立即鸦雀无声,看得聚精会神。突然,杨明发现教室窗户外面站满了学生。杨明上前奇怪地问:你们教室里也有电视,咋不打开看呢?学生回答:老师不让我们看……
慢慢地,杨明无私的关怀,使他成了学生眼里“世上最温柔的好老师”,但是他的内心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老校长又一次找他谈心之后。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忧虑中,杨明给家里写了许多信,告诉了这边的详细情况,并做好了“撤退”的打算。殊料,当善良的妈妈知道了孩子们的情况后,没有叫儿子回来,而是鼓励地说:“明明,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就勇敢走下去吧,至少还有爸爸妈妈做你坚强的后盾呢!”
妈妈态度的转变,让杨明吃了颗定心丸。他想:“是啊,我来支教,是为了孩子们,为了祖国的未来,怎么可以随随便便闹情绪,一走了之呢?”
12月2日是杨明的生日,孩子们悄悄给他买了蛋糕,还唱起生日歌,那天刚好停电,孩子们的笑颜在烛光下绽放,像花一样美丽、纯洁……杨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为了孩子们,杨明决定继续留下。期末考试,他教的班级成绩不但没下滑,反倒上升不少。杨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离去是为了回来
看到山里的贫穷,杨明尽可能地在物质上给孩子们以帮助,但来校不久,他就悲哀地发现,个人的力量简直是杯水车薪。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西部志愿者的行列中来,杨明在中国博客网上开办了“老榕树”公益博客,记述着这里的一点一滴……很多网友看到他文章后,给得胜中学的孩子们寄来了课本、衣服、现金。不到几个月,杨明募捐的财物就达到十多万元……
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的杨明,被评为了2005年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他的博客也入围了2005年度搜狐首届全球博客大赛最佳新人奖。妈妈在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仍不断地打来电话千叮万嘱,提醒他募集到的钱不可私自使用半分啊,一定要用到孩子们的身上。
寒假里,杨明把支教的生活写下来,发在一些杂志上,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几笔稿费。想到出来半年多了,尚没有探望过父母,他直接寄回了家。不久,妈妈又把钱退了回来,并寄来一大包学习用品,说:“那里的孩子们更需要。”
2006年4月,杨明精心策划了一个关爱失学儿童的计划。当得知初一(一班)的陈建林因家贫辍学务工了,杨明将他作为了首访对象。
在一个下雨的周五,杨明踏上了寻访之路。泥泞的道路,让他寸步难行,一不做二不休,他干脆脱下鞋子,赤脚踩进了三尺厚的泥浆。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杨明走过了15里的崎岖山路,总算找到了陈建林的妈妈。苦口婆心地劝了两小时,才让陈妈妈把他带到了陈建林务工的砖厂。知道有机会重新回到课堂,小建林的眼中放出了光芒。
杨明关爱失学儿童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4月29日下午,杨明租了一辆摩托车,驮着两个沉重的箱子直奔双河村小学,箱子里装的是他从浙江为学生带回的640本练习本。一路颠簸到学校门口,他全身早已湿透。顾不上休息,杨明找老师和学生帮忙,赶在放晚学前按每人四本分发给每一个学生。晚上,他到当地一个村干部家里投宿,第二天早上他徒步五个多小时才回到镇上。
5月3日,杨明去了玉皇小学,抓住课间操的时间,为120名学生发放练习本。学校为他组织了一场演出活动,看着孩子们为自己唱歌、跳舞,杨明十分感动。他说:“服务期满后,我想再多呆一年,争取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们相处。”
5月6日访失学少年陈琪瑞;5月7日再访陈建林母亲与继父……杨明在电脑里记下了一串串他寻访的足迹。
杨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还和另一名志愿者在平昌团县委网站里注册了一个助学基金会,2006年9月,这个助学基金会正式运转,更多山里孩子在基金的帮助下读上了书。
2006年7月,杨明最终还是按期返回了杭州,没有像先前说的再延期服务一年。由于他在收集失学儿童信息时,许多家长都找到他,恳请他的帮助,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件事促使杨明思考,怎样才能更好更多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回到东部去!”杨明有了一个明确的决定,“应该创下自己的实业,用更大的能力帮助贫困的孩子们……”像当初来时一样决然,杨明返回了杭州,加盟了朋友的公司。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杨明回到母校,动员校友们参加了他组建的一个西部支教志愿团。该团已于2006年秋天开始,数次奔赴了那个让他梦魂牵绕的地方――四川平昌。
相关热词搜索:之行 无悔 西部 杨明:西部之行是我无悔的选择 孙四孔为什么选择杨明 李博亮为什么帮杨明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