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中国参加圣路易斯世博会始末 圣路易斯世博会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上海成为了世界经贸的中心,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然而繁华深处,荣耀极点,又有多少人记得中国与世博会的最初过往?
清政府对“世博会”的态度变化
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组团赴会,是在1904年。
为纪念从法国购回圣路易斯安娜100周年,美国政府决定于1904年在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1902年夏天,美国方面派出公使巴礼德前往亚洲各地游说,除“表明本国赛会宗旨”外,最为重要的目的是邀请“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御临斯会”。
盛宣怀与刘坤一、张之洞共同接待了巴礼德,并安排巴氏觐见慈禧太后。慈禧虽然婉拒了美方希望她与皇帝亲自赴会的邀请,但表现出对此次世博会的极大热忱。
中美双方能迅速达成一致的背后,是满清政府对于世博会态度的转变。1866年法国巴黎的世博会向总理衙门发出邀请时,清政府仅仅以“晓谕商民”来搪塞;数年后的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清政府也并未真正重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大部分政府官员只是将其视为赛珍耀奇的无益之举。
然而,也就是那几十年间,中国人开始面对西方世界,希望为国家找到一条生存之路。在改革潮流中,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成为朝野共识,而世博会这样的商品赛会也被放到较为显著的位置加以讨论。世博会的形象正逐渐从“炫奇”、“赛珍”的舞台转变为“交流”和“商战”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都注意到了赛会对市场竞争和商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康有为、张之洞都提出过举办赛会的建议。民间舆论如《中外日报》、《大公报》等期刊报纸,也对赛会问题进行探讨。曾经跨出过国门的醇亲王载沣和庆亲王之子载振是赛会的积极支持者。
中国参会,还需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对慈禧太后的心理征服。她对洋人的态度产生了180度的转弯。慈禧没有放弃世博会这样一个“联络邦交”的大好机会。
此时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到世博会这一国际盛事中,已经是大势所趋。
高规格的官方参与
在参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过程中,清政府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莫大的诚意。
慈禧亲自出面解决参会经费,最终调拨了75万两库平银,是历年来为赛会拨款最多的一次。
慈禧还打破只在死后作像的传统风俗,允许画师凯瑟琳?卡尔为自己画像,并将之作为世博会的展品送往美国。慈禧的画像被安排在美术馆美国区内展示,观者如潮。博览会结束之后,捐赠给美国政府,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盛大典礼,亲受画像。这幅画像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至今。
清廷在赴会的代表团人选方面斟酌再三,最终派出了溥伦为正监督。溥伦是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嗣子载治的第四子。他高贵的皇家血统使得他在美国的活动受到极大的关注。
在美期间,溥伦的相貌打扮、个人喜好、言行起居,都成为当地媒体追逐的焦点。溥伦还参观考察了美国东西两岸的不少城市,如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纽约等。溥伦带给西方世界的,是一个谦和、热爱自己祖国、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具有新思想、立志图强的年轻贵族形象。他向媒体表达了学习英文的愿望;他尽情地享受西方美食;他甚至饶有兴味地参加了赛马活动,赢得了217美元。
溥伦还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专访,诚挚地表达了中国要向西方学习、振兴国脉的决心。他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于沉重的历史负担,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对美国的普及教育制度表达了钦羡之情,希望有机会能够有更多时间进行详细学习。他指出,尽管此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主要是针对有钱阶层,普通的民众,尤其是女子,在教育方面仍然是缺失的。溥伦坚定地表示,回国后,将立刻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这篇专访被刊登在1904年6月4日的《纽约时报》上,题为《溥伦王子将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纽约时报》评价溥伦为清皇室中“最为民主的成员”。
美国辱华种种行径
清政府怀抱着满腔热情来到美国参与1904年世博会,美国却没有回报以相同的友善。恰恰相反,清政府眼中一件“内可维持商务,外可联络邦交”的好事,竟成为美国集中展现种种排华劣迹的舞台。
19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商人们陆续押运货物,启程赴美。不料轮船靠岸后,华商们不仅受到非法审问和盘查,还常常被美国海关以证明不全为理由阻止登岸。而即便顺利登岸,也要受到多达61款特殊条令的限制,这些特殊条款的实施,完全针对中国,并不适用于其他与会各国。
中国国家馆的建设也举步维艰、处处碰壁。该馆构件多在国内生产,然后运至美国拼装,原定由中方代表团从国内带来的工人承担拼装工作。美方以违反“禁止华工条例”为借口,不准中国馆开工,双方僵持了5个月,中方只能出资把工人们遣散回国。美国工党还不允许中国人使用中国产的油漆,直到中方雇用美国工人、使用美国建筑原料,中国国家馆才开始建造。
这一切,都让中方人员,尤其是那些与美国曾有关联的中国官员痛心不已。代表团的副监督黄开甲便是其中一位。作为晚清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黄开甲曾在耶鲁大学就读。美国是黄开甲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可惜,数年后,曾经给他留下美好记忆的美利坚,却以种种排华政策给予他迎头痛击。
黄开甲的震惊和愤怒溢于言表。他于1904年1月在《北美评论》中撰文,批评美方对华人的态度,但他的严厉声明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主。中国代表团中那些“洋大人”,论地位只是翻译官,但在实际上却操控着赛场布置、货品选择、运输报关等博览会事务的真正实权。身为副监督的黄开甲,根本无权过问参展赛品的情况。
宠辱交加的最终呈现
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如期开幕,展期长达7个月,总计60个国家参与。
由黄开甲负责监督、英国两位建筑师合作设计的中国国家馆,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庭院式建筑,由牌坊、门楼、八角亭、水池以及一座五开间的厅堂共同组成。这座花费了12万美元的中国国家馆,在当时颇受参展观众的欢迎,当地的西方媒体称它为“本届博览会上最漂亮的东方建筑典范”。
然而那也恐怕是中国在该届世博会上的唯一“亮点”。就在那个世博会场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不仅被时人斥为“国耻”,后世也一直为国人所诟病。
其中最为著名的事件是,世博会游戏园中出现了一名侍茶的中国小脚妇女。这位小脚妇女与来自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巨人、来自非洲的侏儒、来自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等被安排在一处,供游客观赏猎奇。此事引发了中国留美学生以及当地华人华侨的强烈抗议,消息传到国内,也引起舆论哗然,大呼此为“我国体上之奇大丑,种族上之大污点”。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海关陈列品上。在杂艺院尾部有一个名为“中国人类馆”的所在,内有一组泥塑人偶:小脚妇人数个;和尚一;老爷一(面黑黄,吸鸦片者);兵丁一(绿营式);蛮苗七;小城隍庙一座;小县衙一座(内贮各种酷刑);小木人数百个(皆泥工、苦作、肩挑、贸易、娼妓、囚犯、乞丐、洋烟鬼等类);小草舍十余间(皆民间旱涝疫病、困苦颠连之现象);枷号一方;杀人刀数柄;洋烟枪十余支;洋烟灯数具;杀人小照数方。正监督溥伦曾下令关闭这个展馆,不许游人进入。然而负责此展的“洋大人”巴士博却公然阳奉阴违,表面上将这个地方改作自己的办公场地,实际上却照样允许游人参观。
“窄小之弓鞋、黑狱之烟具”出现在博览会上,引起华人的愤慨,然而,蜂拥而至的游客也显示,小脚妇人,城隍土地,烟枪刑具,或许正代表着西方人心中神秘而落后的东方形象。
100多年已经过去,我们发现,中国首次世博之行,不能仅仅用“草率”或者“荒唐”这样的词语概括。从积极的方面说,这次“赛会”带给了整个晚清社会以震动,使国人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愁眉苦脸、委曲求全的清廷代表团之后,站立着一个积贫积弱、工商业滞后、只能忍受洋人公然羞辱,而无法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老朽中国。
相关热词搜索:世博会 始末 年中 1904年中国参加圣路易斯世博会始末 中国参加第一届世博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