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情绪智力理论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群际情绪借用社会认同方法,采用集体自我的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源点,认知评价、情绪、行为倾向是群际理论的三件套;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群际情绪取决于群体认同水平;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群际情绪有助于激发和调节群内、群际态度和行为。新近的研究也为群际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群际情绪理论为消解偏见和改善群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框架。
  关键词 社会认同;群际关系;认知评价;群际情绪:集体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群际关系中人们对外群体的负面反应经常裹挟着情绪反应,但时至今日,情绪在群际关系中的角色极少被关注,社会认知的传统方法,以个体为中心,依托认知者的信念、评价的心理表征、刻板印象、态度等概念研究群际关系,但这种方法确很少关注情绪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从社会认同的角度,通过知觉过程的“类化”(categorization)机制,探讨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但Tajfel也承认,群体认同对其成员有情感意义,情绪在实际研究文献中相对被忽视。近年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ckie等整合情绪评价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提出群际情绪理论(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IET),给予群际关系研究一种新的视角,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群际情绪理论进行阐述。
  
  1 群际情绪理论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指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为自我心理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群际情绪理论通过社会认同产生的情绪来理解和改善群际关系,群体成员看待与群体有关事件的不同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群际情绪,群际情绪随时间沉积,最终成为群体成员的一部分,一旦激活,具体的群际情绪就会指向和调节具体的群际行为,群际情绪理论对情绪理论和群际关系有着新的启示,群际情绪理论为消解偏见和改善群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框架。
  
  1.1 基本观点
  群际情绪理论(intergroup emotion theory,IET),吸收了社会认同的方法(social identityapproach)和情绪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ies ofemotion),指出当自我分类和社会认同出现时,基于内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比较评价,人们从群体的视角评价所发生的一切,群际情绪理论假设情绪是群际或群体现象,认知、情感、个人和群际现象是一个整合的有机体,群际情绪可以调节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当个体认同某一群体时,内群体变为自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社会和情绪意义。那么评价与内群体有关的事物都会带有情绪的色彩,好像这些事情是发生在个人身上一样,把情绪从个人水平拓展到群体水平(Smith & Henry,1996;张嫡,冯江平,王二平,2009)。其主要假设是:(1)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会评价和解释与他们群体相关的事件;(2)群体评价产生指向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群体情绪;(3)反过来,群体情绪又作为刺激条件,激发指向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行为(Garcia-Prieto & Scherer,2006)。
  
  
  
  1.2 群际情绪理论的基本过程
  Smith(1993)提出,群际情绪是认知-情绪-行为的三件套,依照他的观点,认知评估内群体,外群体关系的相关特征(不同的权利、地位、目标的不相容),会唤醒具体的群体情绪(害怕、厌恶等),结果激发指向外群体成员的具体行为倾向(躲避、反对等行为)。不同的群际情绪激发不同的群际行为倾向,群际愤怒预测伤害外群体的倾向;群际害怕情绪导致躲避外群体和支持内群体的倾向;集体内疚促使补偿受伤害外群体的倾向(Dumont,Yzerbyt,Wigboldus, & Gordijn,2003)。
  1.2.1 认知评价过程
  群际情绪理论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情绪评价理论认为,不同的认知评价(cognitiveappraisals)产生不同的情绪。认知评价是与具体情绪联系的认知结构。例如,当外群体被评价为对内群体产生威胁时,消极的群际情绪,比如愤怒和害怕就会产生。下面列举不同的认知评估类型。(1)一致性评估(consistency Apprais al),即评估情景是否和内群体的需求一致,情景和内群体需要一致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2)合理性评估(Legitimacy Appraisal),意指评估情景是否公平合理。(3)对象评价(AgencyAppraisal),即评估何人为情景负责,有三种对象水平:内群体负责、外群体负责、外部环境负责。(4)实力评估(strength Appraisal,),评估群体是否相信,他们在情景中可以获得利益。(5)确定评估(certaintyAppraisal),评估认知者对事件结果是否可以确定(Roseman,1984)。
  1.2.2 情绪过程
  群体水平情绪与个体水平情绪之间的区别是群际情绪理论的基本法则(Maekie,Silver, & Smith,2004),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当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凸显时,人们会根据他们的群体成员身份思考自己和他人。很多研究业已证明,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有重要的效应,人们会依据共识性的群体刻板印象感知自己、感知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对内群体产生更多的积极评价(Jetten,Spears, & Postmes,2004);去个性化过程,导致人们对与群体有关的境遇和事件产生情绪体验,即使这些事件于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Smith(1993)的研究证据表明,指向外群体的情绪包括群际敌对、群际威胁、群际厌恶、群际焦虑等。
  研究者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群际情绪,早先的群际情绪理论研究聚焦那些指向外群体的强烈情绪体验,比如害怕、愤怒。但是人们也会体验到普遍性或习惯性的情绪状态;习惯性的情绪指,不参照任何具体的事物和情景激发的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比如群际焦虑、群际沮丧、群际幸福等,更多的具有普遍性和弥散性的特点(seger,Smith,Kinias, & Mackie,2009)。Smith等人(2007)用正负情绪量表(PANAS)测量习惯性情绪(chronic emotions,),发现习惯性群际情绪比个体情绪能很好的预测群际态度和行为倾向,这为习惯性群际情绪的存在和意义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和支持。
  1.2.3 行为倾向过程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情绪与具体的行为倾向相关联,比如害怕的情绪包括,对内群体弱小的评估,导致内群体的躲避行为(即躲开外群体,避免接触)。反之,诸如愤怒的情绪包含对内群体强 势的评估,导致侵犯行为(即反对或攻击外群体)(Mackie,Devos, & Smith,2000);同时,对外群体的愤怒情绪调节对外群体的反对行为,当以下评估出现时,愤怒的情绪唤起:(1)低水平的一致性评估;(2)低水平的合理性评估;(3)外群体对内群体的遭遇负责;(4)高水平的实力评估;(5)高水平的预测性。同样,人们对外群体也会产生害怕的情绪体验,产生的条件是:(1)低水平的一致性;(2)低水平的合理性;(3)外群体负责;(4)低水平的实力;(5)低水平的预测性。害怕的情绪与躲避外群体的行为倾向相联系,因而,愤怒和害怕都是对负面情景的情绪反应。
  近来,Mackie等人(2000)的工作为刻板印象内容的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进一步阐述了群际情绪理论的三件套结构,并提供了佐证。例如,Fiske等(2002)的刻板印象内容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群际情绪反应是外群体热情程度(高一低)、外群体能力(高一低)四个水平交叉结合的结果,其结果反映了对群体目标相容性和群体实力差异的评估,具体而言,当外群体被看为高能力和低热情时(有钱人),会产生妒忌;外群体低能力和高热情时(穷人),产生同情;外群体高竞争力和高热情时(白领),产生羡慕,美国的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很少有群体被刻板地认为能力和热情都低。
  
  2 群际情绪的特征
  
  第一,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第二,群际情绪取决于群体认同水平;第三,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第四,群际情绪有助于激发和调节人际、群际态度和行为。
  
  2.1 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
  即使不考虑自己的个体身份或群体身份,由于人格的原因,有些人通常是乐天的,有些人是忧郁的,这使得个体水平的情绪和群际情绪有时相互重叠,难以厘清。很多群体事件,例如国家的胜利或国家的失败,在个体水平和群际水平人们的情绪体验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个体情绪和群际情绪时,如果他们的报告内容一致,则很难认定群际情绪的独特性。尽管两者存在相关,但群际情绪通常不同于个体情绪,比个体情绪更加可靠稳定,大量的证据表明,个体情绪与群际情绪的差别在于,人们对那些影响内群体其他成员的事件,也会产生群际情绪,即使这些事件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尤其在群体性事件中,有些内群体的旁观者也会在内群体认同的驱动下,受群际情绪的渲染(Mackie et al.,2004)。例如,即使不认识内群体成员,也会对内群体成员的遭遇产生愤怒反应,通过网络抨击外群体;个体也会对发生在自己出生以前的事件忏悔,例如,对自己国家曾经侵略的殖民地国家表现出内疚的情绪。总之,群际情绪和个体情绪相比,更加真实、客观,受情绪事实的社会结构驱动。
  
  2.2 群际情绪取决于群体认同水平
  社会认同使自我心理感染了群体的特点,包括情感意义。因而,群体认同程度高的人们比群体认同低的人们,群际情绪表现的会更强烈,这一效应对积极群际情绪(快乐、自豪)而言,尤为明显;但就消极情绪而言,则比较模糊,一方面,可能是认同程度越高,意味着越忠实于群体,即使群体成员产生消极情绪,比如害怕,恼怒,也不会脱离群体;然而认同程度越低,群体成员越容易脱离群体,这一过程造成,认同与消极群际情绪存在正相关的关系。Mackie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这一模式,在9?11事件结束后,他们发现认同“美国”这一群体的人们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对恐怖主义的袭击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研究也表明,那些对群体依恋程度高的被试报告更多的愤怒情绪。
  另一方面,高认同的群体成员,也许会重新评估群际情景避免体验消极的群际情绪,比如内疚,回忆他们国家的殖民历史,高认同的人们会理性地看待历史或合理化过去的历史以减小集体内疚。这一过程表明认同与和消极群际情绪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
  第三种可能在于,当人感到内疚、气馁、恼怒时,会降低认同的程度,认同与消极情绪之间也产生负相关。因而,群体认同和群际情绪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
  
  2.3 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
  群际情绪聚合了群体的典型情绪,这种聚合效应在群体认同高的人身上表现尤为强烈,以前的研究发现,当群体身份凸显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也会与群体典型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变得一致,尽管先前的研究并没有涉及情绪,有理由认为,同样的法则也适合情绪,其他一些研究,通过操纵被试的自我分类,测量群际情绪发现,把自己归类为受害者的被试体验到愤怒的情绪(Yzerbyt,Dumont,Gordijn, & Wigbooldus,2002)。群际情绪的弥散性使得人们很少作为独立的个体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以群体的典型成员身份思考问题,他们认为自己也具备群体的典型特征。
  
  2.4 群际情绪激发和调节群际态度、群际行为
  群际情绪具有调节个体关于内群体、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功能。例如,群际自豪感激发人们接近内群体成员,或提高内群体认同水平:然而,群际愤怒也许激发人们对外群体的攻击、反社会行为,抑或表现出强烈的内群体偏好,外群体偏见,遵循这一思路,Gordijn等人(2006)研究表明,群际情绪体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调节具体的行为倾向。其他的研究发现,愤怒是行为的有效动因,群际愤怒与群体行为高相关,群际愤怒增强了人们对抗或攻击、伤害外群体的欲望,表现为对外群体的直接行为冲突,或发动群体性事件,通过集体行为对抗政府来惠及内群体,把外群体排挤出利益之外(Leach,Iyer, & Pedersen,2006)。群际情绪不仅仅影响行为倾向,而且会在很长时间范围内影响人们的群际态度。Skitka等人(2004)发现,那些对9?11事件表现出害怕和愤怒情绪的人,在4个月后,对外群体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容忍。
  
  3 群际情绪的研究
  
  3.1 群际焦虑与群际判断
  群际焦虑被视为一种惯常性的群际情绪,是在群际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特别在以下群际接触情景下出现:(1)对群际接触情境的不确信;(2)对外群体的消极刻板期望;(3)担忧行为的不恰当和偏见出现时。群际焦虑的结果包括,避免与外群体接触、对外群体持怀疑态度、简化对外群体信息的加工、减少对外群体不一致信息的注意、自我忧虑提高、消极情绪反应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群际焦虑影响群际判断,恶化了人们对外群体的反应。可以认为,群际焦虑的唤醒,提高了对外群体威胁信息的注意或窄化了注意的范围,导致启发式的信息加工,被试很少注意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最终,增强了优势反应(Greenland & Brown,2000)。Forgas(2002)认为,群际焦虑在群际判断中时,具有判断信息的高通达性,在此条件下,因为群际焦虑的提高增强了 对外群体的反感,群际焦虑也就提高了群际偏见。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群际焦虑的情感一致效应(affect congruence effects of intergroup anxiety)是记忆驱动的,也就是说,通过激活效价一致信息,也就激活了消极内容的记忆,群际焦虑将增强偏见,影响群际判断。
  
  3.2 群际情绪与群际幸灾乐祸
  通过社会比较产生的群体自卑感,导致内群体产生痛苦的群际情绪反应。类似于羞愧、挫折(Tiedens & Leach,2004),这种情绪引领着个体贬损、对抗那些优势群体,意图改变自己群体的命运。但是因为社会现实约束了朝向优势群体的恶意群集行为,所以弱势群体采用“替代性”的群际恶意(intergroup malevolence),即群际幸灾乐祸(intergroup schadenfreude) (Leach, Spears,Branscombe, & Doosje,2003)。基于群际情绪理论群际幸灾乐祸是指,在群际比较的条件下,由于弱势群体产生的群际自卑情绪伤痛,弱势外群体对那些已经成功的优势外群体的失败,表现出高兴的情绪。
  相比群际情绪强调内群体低劣感产生的情绪伤痛在群际幸灾乐祸中作用,群际幸灾乐祸研究则认为:(1)对外群体成功的情绪反应,比如妒忌、不合理性的愤怒(illegitimacy-based anger)、厌恶性的愤怒(dislike-based anger];会在外群体失败时,这些情绪转变为幸灾乐祸。(2)其他的幸灾乐祸研究关注外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对外群体偏见的解释,比如社会地位、刻板印象等等。基于以上有关群际幸灾乐祸研究的解释,Leach和Spears(2008)提出了解释群际幸灾乐祸的综合性模型(如图2所示)。
  这一模型认为对外群体成功的愤怒能解释外群体失败时的幸灾乐祸,其中对外群体成功的厌恶、外群体成功的不合理是导致幸灾乐祸的基础,存在以下关系:第一条路径,先前对外群体的厌→对外群体的愤怒→幸灾乐祸:第二条路径,外群体的不合理成功→对外群体成功的愤怒→幸灾乐祸(Leach,2008);第三条路径,自卑的伤痛→对外群体成功的愤怒→幸灾乐祸,内群体自卑的伤痛为群际幸灾乐祸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解释,强调内群体自卑的情绪伤痛致使内群体对成功外群体的失败感到高兴。
  
  3.3 从短暂性的群际情绪到习惯性的群际情绪:情绪普遍化的过程
  习惯性群际情绪包括对社会群体和群体成员持久和稳定的情绪反应。例如,污名群体诱发消极的情绪反应,受人尊重的群体诱发积极的情绪反应:群际之间权利和实力的差异、刻板印象、先前群际接触的不愉快记忆都能催化了习惯性群际情绪的产生。相反,短暂性的群际情绪涉及具体的情景和短暂的情绪状态,只有在具体的群际背景和具体的外群体成员时出现时,才会体验到。
  对不同群体持有的习惯性群际情绪,为理解短暂性群际情绪的提供了一个参照,即习惯性群际情绪影响或抑制短暂性群际情绪的反应,短暂群际情绪的不断重复最终会发展成为习惯性群际情绪,例如,我们也许对某些群体产生羡慕或厌恶,这是因为我们以前听到、看到、遇到这一群体成员的信息并伴随羡慕或厌恶的情绪体验。smim(1993)早就预见到短暂群际情绪和习惯性群际情绪之间的动态关系,他认为,群际之间的差异显著使得人们把外群体看作是同质的,随之认知者会对外群体成员以同样的方式反应。但是,人们对单个的外群体成员的情绪反应和对外群体的情绪反应有质和量的差别,这种分离意味着(1)与具体的外群体成员接触产生的短暂性和情景性的积极情绪能抵御先前对外群体的消极情绪;(2)短暂性的群际情绪能逐渐改变。因而,短暂性群际情绪和习惯性的群际情绪之间的潜在分离关系,对于群际接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因为,传统的群际接触理论着重强调,把刻板不一致信息或对具体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评价普遍化到对整个外群体的判断,试图改变群际关系。通过短暂性群际情绪和习惯性群际情绪之间的效应,可以使群际接触效果更加有效(Pettigrew & Tropp,2000)。
  
  3.4群际情绪趋同(intregroup emotionsConvergence)的心理机制
  
  对情绪趋同的不同解释,主要有三种机制被提出。第一是情绪感染机制(emotional contagionmechanism),意指人们的情绪反应受到群体互动中内群体成员情绪反应的影响,这一机制更适合群体成员面对面的互动情景。例如,当群体的主要成员或典型性成员出现在媒体中,那么大部分的内群体成员易受典型性成员的情绪感染。多数人会效仿他们的情绪。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类似于社会泄愤事件。它有几个特点,第一它发生得特别偶然,没有一般的上访或者行政诉讼的过程:第二最关键的问题是它没有明确的组织者,绝大多数参加的人没有实际的利益关系,主要是路见不平和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以发泄情绪为主。第二个机制是,遵守内群体规范机制(conformity toingroup norms mechanism),即人们为了遵守内群体的规范,会出现群际情绪趋同。因为当人们认同某一群体和群体成员的身份在具体情景下凸显时,人们倾向于遵守群体规范,或者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与典型成员的行为和态度愈加相似,同样的过程也会出现在群际情绪领域。当然。遵守内群体规范并不仅仅意味着是一个外在的过程,而是群体规范内化的过程(被群体成员视为按照合理和正确方式去行动和感知)。第三种机制,对与群体相关的典型事件的共同反应(sharedreactions to salient group-relevant objects orevents:),即思考和评价某一群体成员的典型性的群体活动,会产生共同的情绪反应。通常,这三种机制是群际情绪趋同的主要原因,三者的相对重要性随群体类型和具体的情景变化(smith,Seger, & Mackie,2007)。
  
  4 群际情绪研究的策略
  
  群际情绪的测量选用那些具有现实的、有心理意义的效标群体(比如性别、政党、国家群体)作为被试,这种设计选择的权衡是基于,因为不能精确地证明,认知是通过直接感知单个外群体成员的情绪,还是参考外群体对群体事件的期望评估,抑或外群体情绪评估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对情绪的测量是个难题,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自我报告为主,自我报告和问卷调查也许存在偏差,或者因为群体成员并没有用他们真实的情感去感知外群体,或者在问卷中他们不希望透露这些群际情绪,或者内群体成员夸大了外群体成员的负面情绪,或者外群体成员过低的报告了他们自己的负面群际情绪。因而,严格意义上讲。 不能推论这些数据实际反映了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真实情绪的感知。尽管如此,不得不强调,很多情绪的研究文献都基于,自我报告的情绪是有效的这一假设,尽管很多研究者希望,生理或脑成像的方法也许能够替代自我报告的方法,目前,正如Barrett(2004)所言,现在没有对主观内部事件的客观的、外部的有效测量手段。如果要知道是否人们具有这些情绪,不得不询问他们。所以现存评估群际偏见的研究涉及同样的局限性。而未来的研究除了问卷调查、自我报告的方法以外,需要在行为数据基础上,结合脑成像数据、生理指标数据、结合实验室研究和观察研究,多角度的测量群际情绪,以寻求汇聚性的证据。
  
  5 评价与展望
  
  理论上而言,群际情绪理论为我们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和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提供了一种微观基础。对于群际偏见从何而来,以及群际偏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变化等问题,理性选择理论并不能提供很好的回答,而群际情绪变量的引入,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社会现象,与自我分类和社会认同相联系,而不是个体现象;第二,群际情绪超越了对外群体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这样单一的笼统结论,关注内-外群体的不同情绪反应,引发了对传统群际偏见概念的重新审视。
  就实践而言,群际情绪是大规模社会认同调节过程的功能,影响了人们对自我与他人、集体关系的思考方式。最后,群际情绪与行为倾向相关,特别与集体行为相关。因而,群际情绪是人们参与政治运动、社会运动、罢工、游行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的主要原因,反过来,群际情绪也是大规模社会改变的主要原因。它成为群际竞争、冲突的根源之一。其次,情绪又是群体维持内群体认同、凝聚力以及团结的根本动力,就如羞辱情绪使得穆斯林世界更为团结一样。如此,情绪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维系群体内的认同与团结,即使消极情绪也具有这种战略作用。
  群际情绪理论为解释群际偏见、群际冲突;为调查群际现象发生的条件;为理解群际现象的心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下,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群体性事件和群际冲突,为研究如何消除群体性事件到积极的作用,将对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群体性事件增多,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群际情绪理论的观点进行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情绪 理论 研究 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 群际接触理论 群际接触的例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