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斯诺与朱德在延安:海伦 斯诺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1937年4月21日,北平火车站徐徐开出一趟去往西安的列车。一个年轻的美国女性坐在列车头等车厢里,随身携带着一口硕大的柳条箱。 这位女士长得美丽动人,格外引人注目。一路上,她时不时地念叨着半生不熟的中文: “总司令”、“政治思想”、“希望你努力”……似乎在借学中文来打发旅途的枯燥。
  这位女士就是海伦?斯诺,埃德加?斯诺的妻子。而那些她一路念叨的中文词汇,是她为这趟旅行精心挑选的,必须尽快牢记。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这些特殊词汇将派上大用场。
  海伦要去的目的地是延安。
  几乎无人不知,埃德加?斯诺写了一本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埃德加?斯诺其实从未到过延安。他到的是保安(今志丹县),距延安尚有几小时的车程。 真正到达延安并记录了延安人的,是埃德加?斯诺的妻子海伦?斯诺。
  在海伦此行去延安几个月前,她的丈夫埃德加?斯诺刚刚结束了对红色政权的采访,从保安归来。回家后他滔滔不绝地给海伦讲他的陕北见闻,说个没完没了。海伦也很兴奋。在埃德加?斯诺出发前,她就曾坚定地支持他去看一看“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丈夫满载而归后,她将丈夫凌乱的笔记读了一遍又一遍,并用打字机将其完整地打了出来,在每张照片的背后都加注了说明。埃德加?斯诺从陕北归来时,带回一顶灰色的旧军帽,上面缀着一颗褪了色的红星。海伦对这顶红军军帽满心喜爱,埃德加?斯诺慷慨地表示可以送给她,但海伦拒绝了:“我不要你的帽子,我自己找毛泽东要。”
  当海伦得知1937年5月初中国共产党将有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时,她知道机会来了――将会有很多中共的重要人物聚集延安。她决定在丈夫的西行之后,自己再续上一次。
  1937年4月23日,火车载着海伦开进了西安车站。4月底的西安,细雨霏霏。透过雨雾,能望见围绕西安的古城墙。1937年4月30日,海伦一路颠簸到达三源,如愿踏上了进入红区之路。
  海伦从三原经云阳到达了延安。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和朱德就来到她居住的院子里,欢迎她的到来。海伦在回忆录里这样记述她见到两位革命领袖时的印象:“朱德双手插在袖筒里,谦逊地坐在破旧的桌子后面,他的平头上依然戴着帽子。而毛泽东把他的椅子拉离桌旁,摘下他柔软的红星帽,让浓密得令人吃惊的黑发滑落到耳旁。”
  随后的几天里,海伦忙得不可开交,大部分时间用来结识各式各样的人。一次又一次热情的握手,把手都握肿了。1937年那个炎热多雨的夏天,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海伦约见了很多人,提出了成千个问题。因为要记录的东西太多,以致她的手患上了永久性痉挛。全部采访结束时,采访笔记多达二十七本。除了访问毛泽东和朱德外,海伦还采访过彭德怀、徐向前、萧克、贺龙、罗炳辉、项英、王震等十多位红军将领。在战事频仍、居无定所的岁月里,红军将领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从容地书写或记录些什么。海伦的采访,恰好弥补了我军早期高级领导人疏于笔录的空白。
  1937年6月间,海伦托人将十四本采访笔记和她拍的二十多个照片胶卷从延安带回北平,交给埃德加?斯诺。当时正赶上《西行漫记》处于收尾阶段,有关朱德的第一手材料和十一张照片及时地补充到书中。其中这批胶卷中就有她与朱德在窑洞前的合影照――照片上,她终于如愿以偿戴上了缀着红星的红军军帽。
  1937年秋天,海伦?斯诺结束了红区之行,在西安登上了开往北平的火车。

相关热词搜索:海伦 延安 斯诺 海伦?斯诺与朱德在延安 斯诺与海伦 海伦·斯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