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新时期 试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典型报道这种新闻报道形式,在我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典型报道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文体形式在我们的新闻事业中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回顾了典型报道的源起和发展过程、分析典型报道的困境,进而总结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的新策略。
  【关键词】典型报道 困境 策略 创新
  
  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消息,是对某一具体部门或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作的比较全面或系统的报道的一种消息。其作用是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①但是,有很多人甚至是很多学者都对典型报道存在着误解。
  有些学者只从典型报道产生以及被赋予的特殊政治使命角度考虑,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应该“淡化典型报道”,甚至认为典型报道会“逐渐消亡”,没有研究的意义了。其实不仅仅是在过去,就算是现在,各种各样的典型报道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研究典型报道的发展之前回顾一下典型报道的源起是很有必要了。
  一、典型报道的历史
  追根溯源,典型报道的概念发源于19世纪。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前不久,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就提出“公开的报道方法,把枯燥的、死板的官僚主义的工作报告变成生动活泼的榜样――坏的使人厌恶,好的让人羡慕。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个别的示范意义,比如说,某个生产组示范的意义,必然是极其有限的。”②“在政权转归无产阶级掌握以后,在剥夺了剥夺者以后,情形就根本改变了,榜样的力量――如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的那样――第一次有可能发挥出来。”③就这样,在列宁的新闻思想的指导下,前苏联的新闻媒体开展了广泛而长久的典型报道,如对英雄人物卓娅、舒拉等的报道就是这样。
  而在中国,典型报道是特殊政治环境下的一种产物。有的学者将典型报道的发展总结为这样的轨迹:“上个世纪50年代是萌芽成长期,60年代至80年代是成熟繁盛期,80年代中后期至今则一直处在相对低潮、修正期。”④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关于劳动模范吴满有的报道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篇典型报道。在这次报道中,《解放日报》报道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登上了头版头条。“这篇典型报道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产生的,作为社会主义新闻的重要特征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典型报道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⑤
  1943年,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兴起,《解放日报》开始大力宣传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方针,宣传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共发表典型报道性文章3000多篇。可以说,这一系列报道掀起了中国典型报道的第一个高潮。建国以后,更多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来,如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英雄、“保家卫国”的英雄黄继光、罗盛教等。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典型报道”;1968年,他又提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国家把经济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重要成就推广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于是便推出了鞍钢、王崇伦、耿长锁等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上世纪60年代初,典型报道已经走向成熟,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至今还为世人所称颂的先进典型。上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又相继推出了徐洪刚、李素丽、孔繁森、洪战辉、任长霞等先进典型。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经成为了每年的惯例,也开创了典型报道的全新形式。可以说,典型报道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始终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
  二、典型报道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可以说,从典型报道的产生发展至今,这种报道形式一直是主流媒体的强项。但是,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等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军突起,典型报道的数量日益减少了,甚至有学者认为,典型报道陷入了低谷,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消失。典型报道也从新闻工作的中心逐渐走向边缘。
  “典型报道边缘化现象的出现与时代变迁、观念多元、文化嬗变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该种报道形式自身的局限性不适应现代新闻规律的发展。”⑥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的典型报道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使命,当然也具有那一时期的局限性,导致其在新时期不能满足新闻工作的需求,使得中国的典型报道从产生就具有自身的不足,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播模式越来越让受众觉得反感。“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传统的典型报道缺乏对受众的考虑,由社会权威机构认定谁是榜样,一味的追求宣传人物。”⑦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反馈越发畅通,传播者就越要考虑受众的认可和接受,那么,如果典型报道再继续坚持以前那种单一方向的传播方式必然会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排斥,典型报道也必然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和社会意义。
  第二,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公式化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单一的叙事视角,还是公式化的讲述方式都会引起读者的厌烦。只有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可以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典型才能与广大受众产生心理共鸣,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典型报道只有突破传统模式、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要求,才能体现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⑧
  第三,报道人物失实现象严重,人物过于“假、大、空”。典型报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努力把做报道的任务扮成集所有优良品质于一身的“高、大、全”形象,为的就是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在现代信息畅通的社会,那些“高、大、全”的形象只会让人觉得虚假,受众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
  总之,典型报道先天就是有缺陷的,在满足了特殊环境下的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当今时代的不适应,从而导致了今天低谷现象的出现。但是,事物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典型报道也应该适当地进行改进,以走近读者的心灵、感染他们的生活。
  三、新时期典型报道的策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典型报道要想变得更有意义、更能吸引受众,就要敢于改变,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但是,改变也不能是盲目的,社会环境不断转变,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信息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只有新的策略能带来新的发展。新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创新。决定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就是对报道对象的选择,这也要创新,如果报道对象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给受众一些新鲜感,典型报道就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在语言、叙事视角、角度选择等方面有所创新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当然,在新媒体涌现的今天,典型报道也要借助新媒体产生更大的宣传效果,达到以点带面的最终目标。
  第二,贴近受众。随着民生新闻等新闻形式被广大受众所追捧,媒体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由媒体的行为决定,更重要的是受众的反应,这就对典型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道中的人物或是事件最好就是普通受众所熟悉的,这样才能感动他们。“新闻媒介在着眼于推出富有崇高性和理想色彩、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典型的同时,把目光更多投向普通人的生活空间,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自身的命运和价值”⑨,这样才能在亲民的同时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共鸣。
  第三,立体呈现。在早期的典型报道中,受众所看到的只是媒体塑造出来的概念化甚至公式化的人物,而受众更想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一个典型报道的成功案例――从2002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自开办以来就拥有广泛的受众,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它善于用典型的点滴生活细节去感动普通的受众,立体的呈现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第四,人文关怀。《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记者说过:“上个世纪末的新闻报道主要是从宏观上关注社会变革,本世纪更多地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上个世纪是政治的,本世纪更是社会的;上个世纪提供认识,本世纪则更提供认识的基础。”这种根本的变化,使得原本那些只关注生硬的国家大事的新闻,也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而典型报道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并用这种变化来改变自己,着眼于培养受众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典型报道作为在我国新闻事业上留下光辉一页的新闻报道形式,因为其产生的特殊时期和环境而具有先天的缺点和局限,但这不能磨灭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和普遍道德约束中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典型报道陈旧模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它在现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出现了边缘化的低潮趋势,但是,只要报道者能够勇于摒弃陈旧的模式和报道方法,运用全新的策略进行改革和提高,典型报道就还能继续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并能更加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272015.htm
  ②③列宁:《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0
  ④叶芳,《开创“后典型报道”》[J].《新视角》,2006(11)
  ⑤史倩,《典型报道的创新策略》[J].《新闻采编》,2010(3)
  ⑥⑦李明娟,《论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发展》[J].《东南传播》,2009(4)
  ⑧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革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
  ⑨吉永成,《典型报道的贴近策略》[J].《中国记者》,2007(7)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新时期 试论 典型 试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 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趋势 试论新形势下的典型报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