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的表现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关于世界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对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传播离不开语言,而新闻语言更离不开人文性。媒体语言缺乏人文关怀,对大众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闻语言 人文性 缺失 对策
  
   语言能力作为人类特有的技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对知识的接触、记忆,还是思考问题,或是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需要用语言。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结构体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发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它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是语言使用者群体的文化、习俗、情趣等的反映。①
  媒体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对大众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直接引领着人们日常生活语言的潮流,所以对新闻语言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当今媒体中,媒体语言缺乏人文关怀是语言运用失当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媒体语言的情色化。如今各媒体为了生存,各种格调不高的广告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像“你今天有没有吃‘挑逗’”、“想拥有我吗?那就上吧”,把买房子的事情说成“房事”,把装修说成我们跟房子“有一腿”。②特别是网络媒体上这类语言更是无孔不入,已引起广大受众的强烈不满,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尴尬和不便,特别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其次是媒体语言的暴力化。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总能发现语言的暴力现象存在。③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后,暴力化的语言越来越大行其道。犯罪大多与暴力相关,犯罪新闻已经成为一些报纸增加发行量的法宝,众多研究显示:不但犯罪新闻在传媒的全部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大大超出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率,而且当实际犯罪率下降时,犯罪报道反而在上升。④娱乐新闻能给人们带来休闲和愉悦,于是一些媒体在娱乐新闻上大做文章,在提供娱乐信息之外,强化暴力色彩,一方面是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能满足某些人的发泄心理,但是这类新闻充斥媒体,容易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伤害,也可能诱导青少年犯罪。如对明星们的生活进行许多暴力化的渲染,今天是抑郁跳楼,被打毁容,明天是车祸身亡等等,不仅有失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对当事人本身的生活和身心也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语言的暴力化倾向还表现在语言歧视。如语言中的人格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户籍歧视等等,这些歧视性语言日积月累,形成了语言暴力,既对被歧视对象带来伤害,也容易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⑤像“小矮人”、“三陪女”、“乡下妹”、“劳改犯”等称呼,充满了歧视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第三是语言的低俗化。娱乐节目通俗而不能低俗,不应突破公众道德的底线,超越大众的接受心理。一些低俗化甚至的恶俗化的语言,如“凶案源于一夜风流”、“今天带你去沾点血”、“重庆少女仅着三角裤赤裸彩绘醉山城”等等,这些标题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恶俗之语。
  网络流行语的滥用,也是低俗化的一种表现。网络上流行语有时被我们在生活中应用,会觉得格外诙谐或者亲切,但是作为大众媒体的媒体语言是否适合采用这类的语言呢?网络语言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有一个甄选、规范、保留的过程。⑥一些都市报或娱乐报,采用一些不伤大雅的网络语言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风格严谨的媒体却不适宜采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否则就会显得低俗化。同时,“史上最……”、“都是××惹的祸”、“××并快乐着”等模式化的语句,在新闻标题中频频出现,使媒体语言缺乏生机。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还表现在缺乏文明性。交往中使用文明的礼貌用语是对人的尊重,新闻传播中使用恰当的语言是对受众的尊重。现在有些媒体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阅读趣味,刻意制造具有挑逗性的字眼来吸引受众,像把城市绿化说成给城市戴上“绿帽子”,把有了孩子说成出现了“第三者”等等,这种不文明的称呼有损媒体形象。另外还有缺乏亲和力,媒体的语言该用正式的规范的用语时就不能用类似娱乐搞笑性质的用语,如果用得不恰当,会给人当成笑柄,直接影响媒体的公众形象和信任感,像某地发生车祸,火车和卡车相撞,媒体在报道时说成是火车和卡车“亲密接触”,像对已经受了很大挫折的受害者用语十分生硬,甚至带有嘲讽,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表现出了一种非人道的倾向。⑦
  当今媒体语言表现出的这些不人文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是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既包括业务方面的素养,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素养,主要表现在缺乏人文关怀、责任心不强,知识面狭窄。⑧其次是媒介环境的变化。一些媒体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故意降低格调和品位,以迎合读者的趣味,大量使用情色化、暴力化、低俗化的语言。第三,与大众的文化意识有关。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过大,需要寻找排解的渠道,也给这些缺乏人文性的语言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危害,规范使用语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相关新闻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媒体要加大对其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站在受众的大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要仅为了少数人的欲望而丢失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要强调媒体职业精神,增强媒体自身素质,加强媒体的公信力建设。⑨其次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加强对公民道德观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人们对暴力语言的抵制心理,从根本上减少这种语言生存的土壤。
  总之,媒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由媒体提供的,因此信息的传播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媒体语言的影响。⑩由于媒体语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强等特点,因此其人文性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①王华杰,《论汉语言的人文性》,《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9页
  ②半岛新闻网,2006年6月4日
  ③康秀平,《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暴力》,《青年记者》,2007年12月上,55页
  ④《警惕新闻低俗化:报纸销量非要“建立在女人大腿上”么?》,2004-06-30,13:25,http://creative.省略
  ⑤杨豪,《新闻报道如何避免语言歧视》,人民网,2007年06月26日,17:03,http://media.省略
  ⑥《如何规范和筛选网络语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省略/wlcb/llyj/200905/t307437.htm
  ⑦《媒体语言须提升六个“度”》,网易,2009-05-26,16:43:26,http://news.省略/09/0526/16/5A8LTJPL00012QEA.html
  ⑧杨豪,《新闻报道如何避免语言歧视》,人民网,2007年06月26日17:03,http://media.省略
  ⑨张浩,《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探析》,《青年记者》,2008年5月中,58页
  ⑩李颖,《论媒体语言》,《枣庄学院报》,2006年12月23卷第6期,86页
  (作者:戴静静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张歌燕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对策 人文 缺乏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的表现及对策 语言的人文性 语文科人文性的表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