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意识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近些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推出以关心民众、贴近百姓为出发点的社会新闻,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一时赞誉之声四起。可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报纸在报道社会新闻时过分强调吸引读者眼球,提高阅读率,以致充满“星、腥、性”,对某些偶然事件大肆渲染,没有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背景,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使社会新闻走向低俗化。为了避免有生命力的社会新闻走入这样的误区,笔者以为当下社会新闻有必要重塑人文精神,在报道中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关怀。
  【关键词】报纸 社会新闻 人文关怀
  
  一、社会新闻呼唤人文关怀
  
  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直观地讲,社会新闻是揭示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的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教育、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新闻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呼唤与响应。在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又是接受的主体,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所以,受读者欢迎的社会新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人文关怀下的社会新闻有利于构建健康的价值观。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他认为,受众获取新闻是为了得到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显然,后者对受众心理的作用更持久、体验更深刻。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处于彷徨、困惑境遇中的受众往往渴望从传媒的人文关怀中寻找心理安慰。而社会新闻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很大,如果站在公正、平等、探究的角度展现或分析社会事件和现象,紧紧围绕新闻中“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既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物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同时又考虑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心理和价值判断,就能获得受众的共鸣。这样,潜移默化中,媒体就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传递。
  (二)人文关怀下的社会新闻有利于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近年来,各类都市报发展迅速,这些晨报、晚报类的媒体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新闻,因此对社会新闻的价值定位、报道模式影响着这些媒体的生死存亡。如果一份报纸片面地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性甚至煽情,那只会让社会新闻的路越走越低俗、越走越狭隘,迟早会被渴望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受众所唾弃,从而影响媒体的发展;如果一份报纸能在一些市井新闻中注入人文理念,关注其背后全面而深厚的人文因素,探索新闻事件所引发的问题和带给人们的启示,进而给新闻事件当事人和受众有益的行动指南,并推动问题的解决。那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它的新闻报道就能受到受众的青睐,公信力自然而然也就树立起来了。《南方周末》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出色。在一篇“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的报道中,它没有抓住发廊女卖淫、被杀、案件侦破等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细节不放,而是以该女被杀一事和遗物中的日记作为新闻线索,对她的家庭、同事尤其是她的丈夫进行了深入采访,详细报道了她贫困的家庭生活,她和丈夫在兰州打工期间的辛酸经历以及被杀后其丈夫遭受的打击,通过生活细节和人物对话还原了一位情感丰富、有追求、善良、坚强的发廊女形象。报道独辟蹊径,把“发廊女被杀”这一社会事件提升到对人物精神追求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使新闻超越了感性层面,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也为《南方周末》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
  (三)人文关怀下的社会新闻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文化建设的目的,并不只是局限在国民的读书识字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全民族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种长期的文化濡染过程,新闻传媒正适应了这一要求,具有其它文化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表现在,人文关怀下的社会新闻不仅可以拓宽信息的覆盖面,增加信息量,还能含而不露、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同时,完成了教化过程。另一方面,从新闻传媒形成合力的角度看,人文关怀下的社会新闻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也将为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构建
  
  既然社会新闻需要人文关怀,社会新闻采编人员就应该在新闻采写、编排中有意识全方位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坚持平民视角,关注弱势群体,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长期以来,公众人物成了媒体舞台上的主角,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感所行被一些媒体忽略了。在信息传播日趋大众化、平民化的今天,这种对大众的冷漠态度需要改变了。媒体若想真正做到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与“草根”最近距离的社会新闻就应该担起这个重任,关心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疾苦,更多地去关注弱者和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下岗职工、失业者、乡村教师、残障人群、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城市边缘人群等,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救济和关爱。还以《南方周末》那篇“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报道为例,该篇报道选取了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发廊女作为报道对象,对她的悲惨遭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记述。记者以平民化的视角和冷静的态度,描述了她走向卖淫道路的无奈和对幸福家庭的向往,让公众明白了即使是一名卖淫女,背后也有故事,也值得去感动,激发了受众的同情心理。同时,《南方周末》在版面安排上也体现了其关注弱势群体的理念,在头版等重要版面发表有关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报道,并配发评论《消除苟丽式悲剧靠什么》,把苟丽的个人悲剧同大部分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引用专家分析,提出“要消灭苟丽式的悲剧,得从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分配公正着手”的论断,是对报道所引发出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从宏观上展示出了报纸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着眼于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彰显人性美。
  人文视野下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还要关注新闻背景以及新闻事件背后的人――人的内心、人的情感以及人的精神追求。以社会新闻中占很大比重的突发社会新闻为例,当面对地震、洪水、爆炸、大火等天灾人祸时,新闻记者不应过分渲染灾难的惨状及细节,而应该充当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家属的角色,在探求事实真相的过程中,让受难者及家属体会到尊重和爱护,让读者感受到无私、坚强等人性光辉。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轮船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沉没后,许多记者对这起海难作了报道,其中有一个记者写的是在轮船即将倾覆的时刻,几位男士是怎样把生的希望留给一名女幸存者的悲情故事。报道让读者深刻体味到危难中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好情怀。这虽然是一起对“天灾人祸”的报道,却因处理得当,使受众避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三)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要维护报道对象的尊严,规避报道对象的隐私。
  人文关怀要求记者在新闻采写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设身处地为报道对象和受众着想。采访时,不应挖掘被采访者的隐私;编辑在编排时,对标题、图片的处理要尽量避免煽情和庸俗化,不以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为目的,不发表带有褒贬和违背道义、法律的评论,把对报道对象的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中。
  《重庆晚报》曾经报道了一个8岁的小女孩企图投毒杀死外婆的新闻,但该报道没有大篇幅地描述故事情节,纠缠于事件本身,而是深入挖掘小女孩因为缺少关爱而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探讨了对此类儿童如何保护、教育等问题。报道出来后,小女孩被外地一个家庭收养,不仅学习成绩优良,身心也得到健康成长。这样的一篇报道对当事者和读者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南方周末》“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中,编排人员对照片的处理独具匠心。将苟丽的日记、心型图案和苟丽的肖像融合在一起,并对日记和肖像作了遮蔽处理,既保留了新闻元素,又规避了报道对象的隐私。虽然这是一篇涉及卖淫女被杀的报道,但是报道的图片和文字中没有杀人和性交易的细节,新闻中所有人物都是化名,将从事性交易的苟丽称为“发廊女”,在采访苟丽的丈夫时没有刻意要求他透露难言之隐。这篇新闻在许多细节方面都彰显了人文关怀意识。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曾说到:“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胡总书记的这段话不仅提醒媒体在新闻采编时要有人文关怀精神,以人为本,把社会新闻做得不仅有意思更要有意义,更提醒我们新闻采编一线人员要提高认识,把构建社会新闻中的人文关怀作为自己工作的追求。■
  
  参考文献
  ①张玉,《新闻传播应注重人文关怀》,《中国广播》,2005年第5期
  ②雷刚、张真真,《灾难报道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新闻前哨》,2005年第10期
  ③傅剑峰,《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南方周末》,2005年10月13日
  ④张志新、向新光,《论新闻的人文关怀》,《新闻业务研究》,2003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新闻 关怀 人文 报纸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意识 新闻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