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喝彩 [在采访路上为祖国喝彩!]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我短短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最难忘的采访经历莫过于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四川地震灾区行。在那里,我和同事在最艰难的山路上跋涉,多次面对失去家园的孩子而忍受内心的煎熬。但同时,艰苦的采访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到今天,回顾那些透着汗水和泪水的新闻稿件,我仿佛又一次听到“中国加油”的呐喊声,看到那一张张温和而坚毅的脸庞,心中也不由再次升腾起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映秀的昨天今天明天
今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震中映秀镇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现场。当天,虽然我省多家媒体记者都在四川采访,但只有我和同事项春雷费尽周折,进入映秀镇采访。清晨,我们就从成都出发,到都江堰后换乘当地出租车。但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因故不放行,我们只能走老路。但老路也有限度放行,出租车过不去,于是只能弃车步行。一边走,一边看车就拦,搭了职工接送车、小面包、当地人私家车等顺风车,才一波三折地抵达了映秀。
与平时在安徽本地的采访比起来,这样的“折腾”已是少见。但与去年我和同事安雨进入映秀采访的过程相比,这种周折简直算不了什么。2008年5月16日,地震后的第四天,映秀仍是“孤岛”。我和安雨凌晨5点就从成都出发,在水库边徘徊许久,才坐上冲锋舟,伴着山顶大石坠落击打水面的声声巨响,抵达距离映秀最近的小镇。前方已没有路,只有部队刚刚挖出来的悬崖边的小径。我们就这样在岷江和峭壁之间跋涉,爬过碎石堆和泥泞地,成为最早一批抵达映秀采访的安徽记者。
到了新闻现场,那些过程中的艰难早已丢到九霄云外。看着地震划下的巨大的创痕,看着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记者的天性被满目的新闻素材激发到最大程度。我们当天采写了《记者徒步挺进映秀镇》再现映秀的震伤,采写 《“安徽勇士”40小时生死救援》展示令人感动的救援场景。而在一年后,一篇 《本报记者再访映秀镇》,描述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映秀镇重获新生的故事。映秀,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个地标,在那里悲伤和感动并存。希望有一天,我能再回映秀,见证映秀的成长,共和国的成长,还有一个年轻记者的成长。
爱心涌动地震灾区
今年在映秀镇,一位姓马的居民告诉我,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映秀镇不可能恢复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说,现在映秀镇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其中也包括安徽籍的老师,“政府帮我们重建房子,让我们不受风吹雨淋;他们帮我们建心灵的房子,让我们的心有地方依靠。”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走在映秀镇的小道上,看着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的身影,一种祖国大家庭的感觉从未有过地浓烈。
回想起一年前在地震灾区的经历,那些从四面八方日夜兼程赶来的志愿者的身影,也还历历在目。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内,我看到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援队的11位白衣天使。他们从合肥出发,直接奔去了灾情最严重的北川,在夜幕中靠一个小手电摸进了满是断墙碎石的北川县城,冒险抬出了一位伤员。随后,他们一直坚守在九州体育馆这座最大的灾民安置点,废寝忘食地为灾民清洗伤口、恢复治疗。有的医生告别了有孕在身的妻子和即将高考的孩子,甘愿离家千里,和灾民同甘共苦。
也是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外,有一对安徽母子日复一日地做着看似单调的工作,去几百米远的地方打水,用来制备消毒液。但他们乐此不疲。母亲章兰英说,她正好来绵阳看读大学的孩子,不料遇到地震,好在母子平安。安徽家人希望母子俩赶紧回来,但看着电视上那些失去家园的灾民,看着温总理的眼泪,和那些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生死救援场景,让她坚定了要留下来尽一份力的决心。虽然只是打水这项工作,但章兰英感到很充实,“都是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什么好说的。”
2008年5月14日到5月21日的八天里,我看到了太多的让人感动的救援情景,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同胞感到自豪。
废墟上盛开的人性之花
更让人动容的是那些废墟上的故事,很多人用鲜血甚至生命,演绎出最让人感动的旋律。在奔赴灾区的路上,我和同事就想着,要让读者们看到地震造成的创伤,要展现国人支援灾区的真情,更要通过我们的眼和耳,挖掘那些废墟上的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故事,让读者们通过这一篇篇报道,感受华夏儿女的力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们在汉旺镇的一所学校旁等候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亲眼见证一位废墟下的花季女孩用双腿换来新生;我们在北川县三层楼高的废墟堆上踮着脚走了一遍又一遍,为的是寻找废墟下生命的奇迹;我们和的哥、战士、老乡、志愿者等见到的每一个人交谈,为的是打听更多的好新闻好故事。
一位16岁的北川职中女学生含着泪向我讲述她们的逃生故事:最顶楼的女孩们用床单结绳,惊恐地从顶楼往下爬。这时,班主任杨老师出现在楼下,为她们鼓劲,为她们固定救命的床单,一个个接住她们。但杨老师为了救学生,失去了他的妻子。原来,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杨老师想到的是学生,于是他奔到学生楼前救援,而没有顾得上同样被压在废墟下的妻子。等到杨老师救完学生再奔向妻子,妻子虽然也被救出,但3小时后却因失血过多而身亡。如果早一点,如果杨老师第一时间就去救妻子,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成都市华西医院,我们看到了一对小姐妹。妹妹5岁,在地震中右手粉碎性骨折;姐姐10岁,双腿截肢,左眼失明,被压在废墟下100个小时。我们为她们的苦难含泪,更被她们求生的渴望打动。姐姐躺在床上说,我要活下去,长大当记者,报道救自己的叔叔。这样的话语从一个刚经历磨难的女孩嘴里说出来,真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最险的山谷开放最美的花
今年的5月份,我再次来到了四川灾区,看到了一些一年前还在灾难中苦苦挣扎的人,过上了新的生活。被合肥消防官兵从废墟中救出来的藏族女孩丹珠卓玛,现在已经基本走出了地震阴影,在阿坝的雪山、阳光下开启新的生活。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刘锐,也在合肥爱心的陪伴下再次站了起来……
这些新生的故事,就发生在昔日的废墟之上,让人不得不感慨,最美丽的兰花生长在深谷,恶劣的环境往往能催生最绚丽的花朵。两次四川地震灾区采访,让我看到了灾难是如何撕破家园,全国人民又是如何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的。采访中,很多人由衷的表达着对党和政府以及支援者的感激。北川县贯岭乡乡长杨顺清说,地震发生后,乡里人一下子无所适从了,仿佛身处孤岛。“是党和政府送来了食物和水,是志愿者们千里迢迢来帮我们打通道路,让我们深深感到,危难之处见真情。”
危难同样也考验着记者。特别是第一次在地震灾区采访的日子,是我记者生涯里采访环境最艰苦的一段经历。很多地方的路不通,只能靠步行,或者坐在摩托车上穿梭在满是大坑的路面。在北川和映秀,手机通讯几乎全部瘫痪,无法与外界联系,而余震随时发生,上游的堰塞湖也随时可能崩塌。吃的方面,我们决定不占用当地百姓的食粮,因此整天靠着干粮充饥,有一天只吃了一块压缩饼干。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考验着记者政治性、纪律性和业务能力。上文中提到的班主任杨老师,他坚守职责的精神在我心中刻有很深的印记。作为一位记者,理应像这位老师一样,哪怕环境再艰苦,也要坚守着岗位,呈现优秀的作品。幸运的是,我完成了这项特殊的任务,写出了至今仍值得一读的稿件。同样的,我也从四川地震灾区的废墟中,看到了英勇的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共和国的伟大,这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为祖国的新闻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
(该作品荣获全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征文作品一等奖)
相关热词搜索:喝彩 祖国 路上 在采访路上为祖国喝彩! 我为祖国喝彩作文400 成长路上我为祖国喝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