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编辑观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图书编辑如何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编辑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这对于我们在当今市场经济情况下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编辑观念,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树立策划的观念
编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编辑的策划工作,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最集中的体现。
编辑策划虽然早已是一种编辑工作方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作用和意义真正地显示了出来。编辑以前只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加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突破了这一模式,编辑从传统的束缚中摆脱了出来,强调市场和读者两个着眼点,清楚策划的受众和对象。编辑策划这种新理念已成为编辑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策划作为一种观念,一种行动,贯穿于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具有全面性、整体性的特点。编辑策划有着不同的环节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工、作用和目的,而这些不同环节又互为条件、互相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策划工作大体上以编辑个体策划为基础。编辑人员根据自己的策划能力,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的社会条件出发,通过编辑个体的社会关系结合成一个社会网络,由此进行图书的策划活动。
因此,编辑人员要经常深入社会、广交朋友、参加各种有关的社会活动,了解各方面的动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研究市场、体察图书市场的变化,掌握图书发行的反馈信息,做“全程策划型”编辑,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精品意识的观念
在出版业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版物这一具有特殊性能的商品,愈来愈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出精品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和读者的迫切需求。要出精品并非易事,首要问题便是真正转变观念,强化编辑人员的精品意识。
出精品不但需要选题精,还要内容精、编审精、校对精、形式精、印制精。选题精包括选题富有新意,角度新,立意新,观点新,或虽是老选题、重印出版物,但确定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深受读者欢迎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兼备的好出版物。内容精是指出版物不仅要选题好,选择的作者水平及知识面也要好,要求高水平的作者写出优质的书稿。编审精就是说有了好的选题和书稿,还必须有优秀的编辑人员。任何书稿都需要经过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编者要提炼主题,把原稿的内核与灵魂提炼出来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提炼语言,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还要推敲书名及提示语,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使出版物有强烈的感染力。校对精是因为校对是保证出精品的一道重要工序。要保证校对精,必须重视校对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校核制度,把握好源头,堵住差错漏洞,把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形式精是指图书的封面、版式设计及开本尺寸。出版物采用什么样的外观形式能够不落俗套、独树一帜,给人以美感,主要取决于美编人员的设计思想和创新意识,这就特别需要注意应针对不同的原稿内容、不同的读者群而决定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达到为内容服务的目的。印制精是指精品出版物除了选题、内容、编辑、校对、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开本尺寸几方面需要注重外,还需要注重图书的用纸及印刷厂的选定。印制精美与之匹配,才不会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和效果。
出版社多出精品出版物,才能扩大社会影响力,成为知名出版社。对于编辑人员而言,努力地多出精品,树立精品意识,就是一种主人翁观念,也是一种创新观念。
三、牢记读者的观念
读者是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真正归属,编辑要改变过去那种我出什么,读者就看什么的旧观念,要关心市场,关心读者,树立读者至上观念,才能求得发展。
编辑的读者观念包括典型读者观念、读者调查观念和读者反馈观念。所谓典型读者观念,就是一个出版社拥有的具有代表特征的读者形象。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读者个体,而是在大量读者中概括出来的虚拟的读者形象,他代表着目标读者的基本定位。准确把握读者定位,明确自己的读者群,设计自己的典型读者,从而强化编读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增强对该读者的服务意识。所谓读者调查观念,就是对读者阶层、读者数量及阅读目的、阅读倾向、阅读期望、阅读习惯、实际需要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的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其目的就是摸清读者情况,精确读者定位,进而调整编辑人员的读者调查意识。编辑通过读者调查,全面了解读者对出版物的综合评价,随时在编辑工作中渗透读者意见,并在出版的整体设计和具体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体现,缩短编辑人员与读者间在价值取向上的距离,力争在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上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把编辑的主体与读者思想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编辑人员要督促自己时时处处把读者的所思所想放到应有的位置,并在日常选题、选稿、编辑中予以重视。所谓读者反馈是与读者调查紧密相关的。编辑人员只有注重读者反馈的信息,才能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找到编辑过程中的偏差,以修正具体的编辑或出版方案,力求达到编辑系统运行的最优化。
编辑工作其实就是为读者量体裁衣:读者调查是“量体”,读者反馈是“尺码”,而典型读者就是编辑心中的模特。读者意识的强化不会消磨编辑人员自身的个性与能动性,恰恰相反,编辑心中有读者,是编辑劳动的客观需要,是编辑意识增强的一个重要表征。
四、具备职业敏感观念
图书编辑的职业敏感概括起来是对图书市场信息的敏感、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敏感、对文字及出版规范的敏感。图书编辑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职业敏感性,才能策划出好的选题,才能编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
对市场信息的高度敏感,是找到好选题的重要依据。图书市场信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编辑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工作,不断摸索并逐渐掌握市场变化的内在规律,在众多信息中分析、掌握其特点,做出正确的综合分析判断,找到适合市场的好选题。
编辑工作的对象具有常新性,要求编辑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新知识、新观念应相当敏感,关注国家实施的新政策、新法规,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学术论点等方面的信息。对文字的敏感表现在对文字的正确使用、科学名词术语的规范把握等等方面。
总之,一个图书编辑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常新的知识、敏感的科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蕴育自身的职业敏感性。
五、塑造编辑形象的观念
编辑形象包括出版理念、编辑宗旨、编辑精神、编辑风格以及编辑管理运作模式、编辑出版营销方式、出版社名称、社徽、出版物标志等。编辑形象能够增强出版社竞争力和效益。
所谓“熟悉产生信任、信任生成品牌”。良好的编辑形象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导购作用。基于这一理念,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布老虎”丛书,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九头鸟”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都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出版形象。编辑形象的创建,还可以通过科学地进行CI策划,将出版机构的文化理念凝炼成为一个概念,并设计独特的视觉标志,同时采取积极的公关策划,建立一个以形象增效益,以效益促形象的良好的循环系统。
出版理念不仅是出版社的特色,而且在树立编辑形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能够为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还能为出版社积累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经济效益。编辑人员要有自己的文化理想、出版理念、也要有自己的文化体验、职业理解和实际操作层面的趣味和风格,做到工作严谨、细致、稳健、慎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辜负读者,为繁荣出版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重庆出版社编辑,编辑有著名作家贾平凹《朋友》、陈忠实《吟诵关中》、中科院研究员林永匡《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等作品数十部,编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鲁班经》等)。
相关热词搜索:树立正确 观念 编辑 树立正确的编辑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观念演讲稿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