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起步 十亩生态农场如何起步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在登上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领奖台的那一刻,我兴奋又忐忑。因为,自己实在没什么好炫耀的―半路起家、没进过高等学府、甚至至今没有正规的大学文凭,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只是做事更努力一些罢了。
  
  三十起步
  
  我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我和我的同龄人曾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成长之路,耽误了很多好时光。
  小时候,我就喜欢摄影,喜欢文学。但遗憾的是,我当过运动员,做过特种兵,却没进过高等学府,没机会听老师讲课,甚至至今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正规大学文凭。我想读大学的时候已经快25岁了。说实话,25岁才读书真的已经来不及了,但我没有放弃。1980年,我强烈要求退伍,就是想考大学。此后四年间,我坚持学完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课程。
  四年积累的最大收获是考进了江西电视台。1984年,江西电视台公开招聘25名记者、编辑,我恰好赶上了一次好机遇。当时我已近30岁,人说“三十而立”,而我是“三十起步”。2000人报名,我最后考进了前20名,开始走上新闻这条路。我告诉自己必须走好,一步一个脚印。
  从步入新闻圈到1999年,这15年内我做过记者、编辑、导演,一直在一线工作。干新闻要学习很多东西,新闻理论、摄影知识,还要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记者应该是百家,是杂家,在某一方面甚至是专家。电视记者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字记者,户外采访对人的意志和体力都是严峻考验,运动员和特种兵出身的我恰巧在这方面算是长项。这让我相信,人只要不虚度光阴,就一定有收获,回报只是时间问题。这不?虽然做了文字活儿,却连当运动员和特种兵的积累也派上用场了。这也成为我一生认定的真理。每次采访,每次出发,细到每一幅图片,小到每一个文字,我都认真对待。我相信,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不能急于求成。
  极地的光芒与荫翳
  1998年,我被选拔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随队记者,登上南极大陆采访,开创了江西新闻界极地采访的先河;2003年,我作为全国省级电视台中唯一入选的记者,加入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05年,我自己驾车完成了对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采访拍摄。
  这些经历看似辉煌,但其实我最明白其中的甘苦。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江西电视台获得两个去南极采访的名额,并在全台记者之间进行选拔。当过兵,时任体育记者的我听到消息后,心底的探险梦被唤醒了,并最终胜出。
  南极采访之后,我一直梦想能实现北极之行。我每年都会和国家科考队联系,并且收集了大量和北极有关的资料,还一遍遍梳理参加南极采访活动的经历,不断学习,时刻为北极之行准备着。终于,我于2003年成为全国省级电视台唯一入选的记者加入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队。那次,我一人携带重达100多公斤的设备和器材,从拍摄、口播、写稿到编辑全都一人担当,保暖服是不透风的,在如此负重的情况下行走,身体出了汗,又被吸干,吸干后又出汗,如此反复。写到这里,我不由想插入一句话。现在很多记者,会写的不会拍,会拍的不会写,或者不会编辑。但这些年,我养成一个习惯:自己拍摄、自己写文字、自己编辑。作为一个记者,练就单兵作战的能力很重要。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并且常常不以令人愉快的面目出现。而一个记者,就是一个战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要有钢铁般的意志。
  南极采访途经德雷克海峡,这是世界上最宽和最深的海峡,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达970公里,最大深度达5248米,被称为“杀人的海峡”。进入海峡之前,就有船员提醒我,经过风浪区时应尽量平躺在床上,不要走动。但是我想,这次去南极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有些画面捕捉不到,就永远消失了,因此积极拍摄每一个能够捕捉到的画面。四天里,呕吐的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船体一直颠簸,吃不下东西,只勉强吃了半个苹果,真是有生命极限的感觉。
  为了拍到更好看的画面,我在北极采访时曾11次登上直升机,是同行者中登机次数最多的记者。一次,直升机在空中突遇大雾,螺旋桨结冰,只好紧急迫降在冰面上。机上的3名科学家及2名飞行员都很沉着,我也没慌,而是用摄像机记录下生死时刻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面。而几乎同时,一位著名英国探险家的飞机在同一地点坠毁。
  面对多次伤害和死亡威胁,我挺过来了。我知道,极地探险必然和危险联在一起,既然选择去,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一道曾经的选择题
  
  先救人,还是先拍摄?这个曾经在新闻界沸沸扬扬的选择题,也是我遇到过的难题。
  凭心而论,采访是记者的天职,在关键时刻确实不忍放弃,那或许是一个漂亮的画面,或许是一个关键的细节,或许就是为片子添色的最关键元素。
  在北极采访的两个多月中,我独立拍摄了2000多分钟的影像资料和7000多张照片,并多次发回现场报道。但是非常遗憾,尽管我曾经一连守候4个昼夜,加起来仅睡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就搬把椅子坐在甲板上等,然而直到科考结束前一天,我还没有拍到北极熊。因为,在北极2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的北极熊仅3000多只,粗略一算,平均下来每700平方公里才有1只。北极熊虽然个头大,但毛色与冰雪相融,唯独鼻头是黑的,所以在船行进中很难发现。
  2003年9月3日凌晨,在北极科考结束的前一个夜晚,我拍摄完北极景色准备收机器时,3只北极熊意外地出现在20多米远的冰面上。当时“雪龙号”停在冰面上作业已经是第4天了,如此近距离看见北极熊,令人始料不及。我不由得心头一喜,天赐良机,马上架机拍摄。没想到,我拍完一个画面,抬头一看,北极熊直奔离船200多米外的帐篷去了,想到两小时前还有海洋组的2位队员在帐篷里测数据,我放弃拍摄,一边快速跑回船舱,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大家快起来,有北极熊!”
  摄像机被固定了,北极熊“逃”不出画面,只不过比较小罢了。 这当然是遗憾,但我想和最可宝贵的生命相比又算什么呢?
  
  做好采访的秘诀
  
  有不少人说,你老郑的朋友圈子很有意思,各个层次的人都有,甚至常有一些山民、渔民来访。其实,做好采访的秘诀可能就是交好朋友。
  江西的婺源,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每年四月,声音动听、羽毛艳丽的黄喉噪眉就会来到这里,在四个月的繁殖期之后神秘离开―这是一种已经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近百年的极其珍稀的鸟类,地球上仅存150多只。
  怀着一份物种再现带来的惊喜,我想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稀世之鸟黄喉噪眉不为人知的生息繁衍过程。然而,要想在这么大的地方找到何其艰难。
  摄制组在原野上进行着艰难地搜索,不时穿越当地农民的田埂。有一次,我们不小心踩坏了农民的几棵小豆苗。尽管对方表示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赔偿了20元钱给他。当时,这位农民非常感动,就这样,我们交上了朋友。很快,这个事情非常自然地在当地传开了,所有的农民在得知这个事件之后,都把我们摄制组当作了朋友,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提供各种这种小鸟(他们当时并不知道黄喉噪眉)的信息,在各个乡村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联系网。最终,我们在婺源中云镇一位农民朋友家中的小树上找到了一个完好的黄喉噪眉鸟巢。
  可以与黄喉噪眉的珍稀相媲美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每年十月,世界98%的白鹤都会不远万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到我们江西的鄱阳湖度过漫长的冬天。白鹤成为了我们江西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多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记者都想方设法想到鄱阳湖中拍摄这些珍贵而濒危精灵,然而,白鹤生性机警,胆怯怕人,往往是摄影者还在数百米以外,它就飞得无影无踪,所以,许多白鹤的资料往往因为拍摄距离太远和冬季天气的原因而导致效果不大理想。
  在寻找白鹤的过程中,我遇到了鄱阳湖中的渔民兄弟。他们以湖为家,全部家当都在一艘渔船上,过着清贫的生活。或许,是我们携带的设备吸引了他们好奇的目光,或许,在这茫茫的湖面上,他们很少遇到外人―几次促膝长谈之后,我们渐渐成为了朋友。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惊喜地发现,其实,和白鹤靠的最近的,是这些外界根本没有留意的渔民们。就这样,从渔民朋友那里,我们取得了候鸟分布的第一手资料。
  拍摄白鹤的过程依旧充满艰辛,那片无法行走的沼泽地是我们最难以跨越的。一次次的失败,迫使我们摄制组想出了一个在沼泽地推船过去的方案。在一天凌晨,我们从宿营的渔船上动身,登上了一艘小小的捕鱼船,而几个渔民朋友则在沼泽中一步步地推动捕鱼船前进。这是一种谁都没有想到过的拍摄方法,靠着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行船方式,我们摄制组终于接近到离那群美丽的精灵一百多米的地方……当国际鹤类基金组织专家们看到这组画面时,他们激动不已地说,这是目前为止他们见过的世界上最好的白鹤画面。(作者是江西电视台记者,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关热词搜索:起步 三十起步 半坡起步三十秒 半坡起步三十公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