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社会慈善 隋唐时期的社会概况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隋唐时期无疑是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国力的强盛,为中国社会慈善活动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隋唐时期中国的社会慈善活动,不仅表现于物质的丰富性,更由于佛教等宗教组织的极大发展,广泛地影响于民间,使社会的慈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政府的仓廪制度是官方进行社会慈善活动最重要的形式。例如,汉代建立了“常平仓”,而在隋唐时期,则有著名的“义仓”。据《隋书?长孙平传》记载:“平(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间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也就是在每年秋季粮食收获时,根据民间的贫富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相应数量的粮食,存储在地方的粮仓,以备荒年赈济使用。“常平仓”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平抑粮价的一种方式,尽管客观上产生了慈善的效果,但更是一种政府的经济活动;而“义仓”则不同,它有完备的粮食入库、储存、管理和赈济制度,“义仓”的粮食只是用于荒年救灾,此外不能转移他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义仓”是政府组织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慈善。在唐代前期,国力鼎盛,“义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料记载,从唐太宗大兴“义仓”开始,到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天下‘义仓’无虑六千三百七十余石”,所储存的粮食量约占全国总藏谷量的40%。
不过,正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所展现的那样,在中国古代,由政府组织的慈善事业一直都是与执政者密切相关的,所谓“人亡则政息”。尤其是中唐之后,由于“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义仓”也就基本废弛。
此外,隋唐时期,政府还有很多恤老、慈幼、施药等慈善事业方面的举措,这些都是延续前朝的“仁政”惯例。如唐代对于养老问题,制定了法律上和礼仪上的规定,组织一些尊老敬老的礼仪或慈善活动,为老人提供救助,在社会上倡导敬老的风气;在灾荒期间,官方出资为饥民赎子,等等。但是这些措施,始终没有促进民间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官方的观点始终停留在官方慈善与民间慈善对立的立场。他们并不认为民间的社会慈善活动是对官方救助的补充,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表现了“仁政”的不足,是与政府争夺民心,是对政府的一种威胁。
与此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团体却始终延续着社会慈善的传统,而且越是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这些宗教团体进行的社会慈善活动越多,毕竟出家人是“方外之人”,对于世俗政治的威胁要小得多。
隋唐是佛教的鼎盛期,佛教各宗派不但在组织上,而且在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所以延续了其一贯的以慈善活动来诠释教理、吸收信徒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对于促进民间慈善之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隋唐之际,佛教寺院开始在院内建立起拥有固定场所、固定功能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
悲田是佛教用语。佛教徒为修习慈悲心而行布施,有五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悲田”,即对于贫穷、孤老甚至动物的布施。唐代的悲田养病坊,实际上是佛教寺院设立的收容穷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的慈善机构。和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孤独园相比,悲田养病坊的组织机构更为完善,维持的时间也更加长。
之所以说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因为悲田养病坊最早完全是由佛教寺院独立设立、经营的。宋代胡三省说,“时病坊分置于诸寺,以悲田养病本于释教也”。当时经营悲田养病坊的主体是寺院,运营经费也是由寺院化缘筹措。据《太平广记》记载,唐代陕州龙光寺内的悲田养病坊,“远近道俗,归者如云”,“常养病者数百人”,而寺院的僧人则四处化缘乞食供养之。
但是,在武则天主政时期,由于她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对悲田养病坊大力加以扶持,这样悲田养病坊逐渐被官方化,最后演变成为一个官办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被去掉了悲田二字,改为“养病坊”,养病坊的经费来源则完全依赖官方,主管人员也由官府委派的官吏担任,佛教寺院遂逐渐丧失了管理权。
佛教在隋唐时期开展社会慈善活动,极大影响了民间的慈善风气。除救灾济贫、施药治病等传统形式之外,佛教有很多慈善形式。例如,佛教寺院有接纳十方僧众的制度,后来逐渐扩及民间,经常收容过往的旅客在寺中寄宿。由于佛教寺院遍及各地,所以成为接待远程行客处所。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朝廷甚至下诏说:“其有山谷险难,道途危苦,赢车重负,须暂憩留,亦任因依旧基,却置兰若。”也就是在一些道路艰险的地方修建寺院,以便往来客人寄宿。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当时的情况是:“常有饭粥,不论僧俗来集,便僧房宿。有饭即与,无饭不与,不防僧俗赴宿。”此外,还有所谓的“义井”,也就是供公众汲用的水井;“义渡”,也就是建造方便路人的桥梁等等。这些慈善活动的目的,是“取施无求报”――不要求回报的施予,完全消除了地域、对象的差别,为当时的民间社会慈善活动增添了新的内涵。
相关热词搜索:隋唐 慈善 时期 隋唐时期的社会慈善 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阶段特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