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感恩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佛教的感恩篇一:居士天地-感恩佛法 感恩师父
感恩佛法 感恩师父
文/安阳史居士
2014年12月2日下午,我亲爱的母亲离开了人世,悲恸的心情慢慢平复之后,静下心来回想母亲生前的学佛历程以及和母亲与恒传师父的缘分,不禁有感而发,寄去拙作一篇,请师父帮忙修改然后刊登在《缘苑圆》上,一是,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二是,让更多的人坚定学佛的信念!
母亲2003年接触佛法,2005年皈依。自皈依后,母亲便不间断地参加各种放生活动,并发心助印经书及诸如《醒世良言》、《玉历宝钞》等善书,期望把能够让他人受益的知识传播给有缘人。
2009年母亲偶然得到一本《缘苑圆》,看完之后心生欢喜并成为中心会员,由此也开始助印《缘苑圆》。每期刊物寄来,母亲都如获至宝捧在手里认真阅读,一方面提高对佛法的认识,增加佛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能够看到恒传师父的弘法活动,这样感觉师父就在身边。
2010年9月4日是母亲最难忘的日子——恒传师父来安阳弘法。师父在安阳,母亲很高兴,便提出想请师父到家里坐坐的想法。没想到,师父痛快地答应了。师父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进门师父就帮助母亲整理佛龛,擦拭供桌,给家里洒净并为全家做加持,最后和全家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我们一直留存着。
2011年4月21日、23日,母亲有幸和再次来安阳弘法的师父一起吃饭。饭桌上,师父和大家唠家常,在唠家常的过程中穿插佛法知识,把佛法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大家,让人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且收获了不少佛学知识,并把这些应用于生活。后来,师父调任新郑观音寺做住持,并承担着观音寺的筹建修复工作,师父变得更忙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样母亲与师父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但每期《缘苑圆》一寄来,母亲看到书上师父的照片,就不住念叨:师父太累了,比以前消瘦了,真让人心疼啊!
今年的九月底,母亲被查出肺癌晚期,基于年龄和病情的考虑,只能采取中医保守治疗。母亲非常想见师父,为了能让母亲再见师父一面,我向中心询问师父的时间安排,得知十一国庆节期间,寺院举行七天的“堕胎、保胎、祛病”大法会,师父在寺院主法,所以时间只能等法会结束之后再说。没想到,10月14日早晨,我们接到了师父的电话,一句简单的“我在观音寺等你们”令我泪如雨下,我感觉这是佛菩萨再一次加持!
来到观音寺的当天下午,师父就安排给母亲做佛事,第二天又做一场,母亲说感觉好像卸掉了包袱,浑身轻松。在观音寺的几天时间里,认识了恒团、妙观、妙居等师父,他们都像自己的家里人一样亲切,来到观音寺真的像回家一样,这里所有的人、事、物让人感到心
情愉悦。观音寺的天空格外纯净,格外湛蓝,抬头仰望天空仿佛置身一方净土。
12月2日下午14点,母亲感到有点累,说想躺下睡会儿。弟弟就拉着母亲的手坐在母亲床前。过了一会儿,他出来说:妈妈走了。在床前看到母亲神态平静,安详,好像熟睡一般。我们悲恸难抑,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可是我们还要忍着悲恸,按照母亲生前的交代,给她盖上早已备好的陀罗尼被,我们做子女在她身边为她助念,念佛号,让母亲按她的心愿,安静地往生西方。傍晚灵车来时,帮忙抬母亲的人都感到奇怪,到此时母亲的手和身体是热乎乎的。按照风俗遗体存放五天,第五天火化。临火化前,我们和母亲做最后的告别,我摸了摸母亲的手和脸庞,仍是软软的,一点都不僵硬,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此时,我坚信母亲一定是去了她心中向往的乐土,种善因得善果!这是母亲行善修行的最好见证!最后,我们再一次按照母亲生前的安排,不再给她增加新的罪业,不再杀生,在酒店备下全素斋席酬谢亲朋好友,同时也增加大家对佛法的敬仰!
母亲生前最崇拜和崇敬的就是师父,虽然她走了,但她心愿未了,我们会继续帮她助印《缘苑圆》,而今后,我们更会时刻以母亲为榜样,遵从师父的教诲,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更加坚定学佛的信心。再次说声:感谢师父对母亲生前的照顾,感恩佛法,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于玫居士女儿
佛教的感恩篇二:感恩佛法的存在
感恩佛法的存在
原文标题: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总有那么一天
来源:网络
曾读到过宗萨仁波切的一段话,内心深深感动:
“我想中国一定是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够出现像菩提达摩这种大师,能够把佛法带到中国来。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这些以往的大师们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努力,什么样艰苦的环境,才能够把佛法从印度带到中国来。然后他们在新来到的这个社会里,设下什么样的模范,所起的这种的领导作用,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慈悲。如果我们想到这些的话,我们就会同意,即便是每一个中国人把整个地球都用黄金铺满了,也没有办法报答他们的这种恩惠。
如果我们去任何一个大乘的寺庙或者是出家人那边,你都会看到,即便这个寺庙或者是出家人本身并不真的去修持,但是他们永远讲得出慈悲或者是慈悲的道理让别人知道,要怎么样对众生慈悲,要怎么样去救度众生这些道理,即或他们不修持,他们都会讲这些道理。所以你就知道呢,这边仍然有多么大的功德,才能让这么难得的一个教授仍然流传到今天。
像缅甸或者是泰国这些地方呢,上座部的教法在那边非常兴盛。他们所选择的这条修道的道路,实际上是他们所具有的功德所得到的。
如果我们在像泰国或者是缅甸这种国家,你在一个绿油油的稻田当中,看到一个穿着黄色僧袍的比丘走过去,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在现代那么长的时间下来,还有这样的比丘活在世界上,还可以呼吸,还可以走路,这对于我们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即便那个比丘晚上偷看电视,这都没关系,因为他所存在的形象的作用,我们能够看到他的形象,对我们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那个时候,你能够两手合掌,放在头上定礼呢,你一定会造成非常大的千百倍以上的功德。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净观非常强的人,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喜欢挑剔,疑心非常重的人,我很少会热泪盈眶,这种情况太少了。但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曼谷,美国大使馆外面,我在等美国的签证。那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因为我想排第一位。我很早就去了,结果六点钟的时候,看到有20个非常庄严的和尚走过来,我就想他们这些和尚来这边干吗,美国大使馆也是关着的。突然在这个时候,美国大使馆的
门开了,美国的大使出来,跪在地上,供养他们,我看到这一幕,热泪盈眶。我看到那一幕,我自己觉得有一点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在泰国的出家人,当他们接受人家供养的时候,无论跪下来供养的是美国的大使,或者是泰国的国王,泰国的出家人连看也不看一眼,从来也不会说谢谢,供养完就继续走他的路。他也不会说留下来问“你有没有名片啊,留下电话号码以后联络,好不好。”。这些和尚和西藏的出家人一比,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同样,在台湾,我也去过一些寺庙。我看到这些寺庙,有的也非常宏伟,非常大,寺庙里面有一尊非常高大的金身的佛像,那个寺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组织,里面点着香,放着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些我都没有什么感动。但是那边的出家人,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永远都是说,为所有的众生如何如何,讲非常慈悲的语言,这是非常难得的事。
有的时候,这种情况不太多,但是偶尔你假如去一些藏传佛教的大师那边,他会给你讲净观。也许讲的人本身也做不到,但是这没有关系,就算有这个名词存在,就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因为总有那么一天,这些穿着黄色的,在路上非常安详行走的比丘的形象再也看不到了。也许有一天呢,所谓为众生如何如何这个概念永远不存在了,也许有一天观所有的众生如同本尊的这种净观完全不存在了。当真的有那一天来了的时候,那真的是黑暗时期。
这个词,空性,也许有一天它再也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实际上非常幸运,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修持,但是至少我们在讲,在谈论它。”
有人曾经问我,作为一个和尚,你是否皈依僧。我想说,当我在街头看到穿着红色的、黄色的、或灰色僧衣的出家僧人时,我们会相对合掌,在互相微笑的时候,我的心里会涌过一股暖流。有一次,我在巴士上,看见一个藏传佛教的僧人,我在车上向他合掌,他看见了,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也向我合掌,脸上是那种单纯的令人想到西藏纯净蓝天般的微笑。我很长时间都不能忘记这微笑。我们属于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教法传承,但是一直上溯到佛陀时代,我们共同的导师都是释迦牟尼佛。即使我们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千山万水,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像久别的兄弟。我们甚至可以不用懂得彼此的语言,也不会障碍我们在心底的交流。透过这样的形象,这样亲切的微笑,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来自佛陀的清静力量,一如佛陀当年所受的启悟。走在街头,我无法判定一个行走着的出家人是持戒抑或破戒,但当他们汇入历史,汇入那不断的传承中,我知道,那就是我永远不变的背景。
当我手摸着袈裟时,我仍会感动。我不是一个好的僧人,过重的习气使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俗人。我的心理与行为,使我在身披袈裟时内心感到惭愧。但我知道,我的染污并不曾改变袈裟纯净的本质。它依然是清净的幢相,是正法的标志,即使只剩下一丝布条,我仍应顶受它。“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它曾披在如来的身上,曾披在迦叶尊者的身上,曾披在阿难尊者的身上,龙树、无著,都曾经顶受过它,为他增添荣耀。抚摩袈裟,想起这些逝去的大师,我仍然会流泪。
至今我还听见一些比丘在各种场合说法。不论他们行持与否,他们所说的法仍使我感动,即使是编出来的故事,我听了也会流泪。或许我过于感性,但这样的说法和故事使我内心柔软,感受到了来自慈悲的温暖。生活中有让自己感动的事总是一件好事,好过让自己的心变得麻木。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总感到很苦难。可是从我自身而言,自己觉得相对于我所犯下的过错,我感受的一切已经是在享受宽恕。有时候,我也会去给人讲法,当我兴高采烈的时候,我警告自己,其实我只有忏悔的份。
所以,对我来讲,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还能见到三宝形象,还能听到像宗萨上师、像我的老师这样的善知识所说的法,还有那些待我亲过兄弟的僧人朋友在身边,这是一个奇迹,绝对只能用奇迹来解释。也许,诸佛、菩萨与善知识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展现他们不舍任一有情的伟大慈悲吧!
所以,读到宗萨仁波切下面的这段话时,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有一天呢,我们将不再听到慈悲、智慧、修行这些话,看不见那些黄衣飘飘的僧人,也不再听见悦耳悠扬的诵经声了??
有一天呢,我们会与所有的善知识告别,直到他们消失在记忆的深处??有一天呢,我们不会再为佛法争论,不再批评别人的修行,因为这些概念已经都不再存在了??
因为总会有这一天吧,我们甚至都不会知道这样的生活其实是真的黑暗。想到那一天,我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开始原谅别人,也开始原谅自己。对于当下这一切,我真的充满感恩。
佛教的感恩篇三:感 谢( 学习佛法的感悟)
感 谢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因果;
佛说,凡事都有定数,不要强求。
而迷茫的我偶遇佛教的那一刹那,
仿佛远航的明灯明亮我黑暗的心田。
手捧经书,上师的教言印入我的眼帘;
耳听教证,堪布的开示充满我的心间。
一声声慈心指点,迷津顿悟;
一句句教导开示,慧眼光明。
曾经以为此生只能随波逐波,
谁曾料想奇遇佛法智慧无边。
重拾信心,参悟正直稳重,
良心正己,增加福报修行。
恪守戒律,虚心向人请教,
默默关怀,善良布施他人。
感谢与您的相遇,让佛法融入我的心田,
一如干涸的泉眼流入涓涓细流,
仿佛枯败的老树绽放嫩嫩枝牙。
让我终于睁开智慧的双眼,重修清净美好人生!
热点文章阅读